logo资料库

200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哲学的特点即它与其他具体科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A.它在对象方面探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B.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 C.它是社会知识的理论体系 D.它是科学之科学的理论体系 E.它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理论体系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 A.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问题 B.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与客观必然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D.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问题 E.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坚持运动发展的观点,后者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B.前者坚持存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后者则坚持思维、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前者认为事物内在矛盾性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后者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D.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E.前者是一元论,后者是二元论的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反映的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事物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E.认识的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范畴,就是 A.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范畴 B.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 C.等同于运动变化 D.物质运动的形式 E.全部抛弃旧形式 6.在把握矛盾范畴的辨证含义时 A.首先必须注意辨证矛盾就是逻辑矛盾 B.首先必须注意区分辨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C.承认辨证矛盾和允许逻辑矛盾是完全不同的 D.承认辨证矛盾和允许逻辑矛盾是完全相同的 E.辩证法就是揭露和克服思维中或叙述中的逻辑矛盾的方法 7.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以下内容: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E.为群众做主
8.认识论中,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一是主张信念和信仰到现实 B.一是主张情感和意志到理智 C.一是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D.一是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E.一是主张科学与逻辑到实践 9.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 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这说明认识的辨证过程就是 A.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 多样化原则 C.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运动过程。 E.真理与价值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10.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是“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所 依赖的最基本的社会条件是: A.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B.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制约作用 C.必须有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即必须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整个社会制度实行 完全的变革 D.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 E.智力因素的改变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 6 分,共 30 分) 11.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合。
12.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13.物质生产实践是根本的实践形式。 14.地理环境决定论。 15.真理的客观性意味着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6.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17.简述任何思维方法都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18.如何理解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 四、材料分析题(30 分) 材料 1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 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 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 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 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日报》(2005 年 06 月 27 日第一版) 材料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 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 “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人民网》2006 年 03 月 17 日 10:25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9.上述材料中蕴含了唯物史观的哪些原理?(不少于 3 个。15 分) 20.请简要叙述其中一个原理的基本内容。(15 分) 五、小论文(40 分)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小论文。 题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