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天津武清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天津武清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规律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2.小亮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求知内驱力 D.附属的内驱力 3.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学环 境中的社会环境因素?( ) A.社会文化背景 B.座位的排列 C.师生关系 D.校风 4.教学中,王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精力不集中,于是突然加重语气、提高声调,学生立刻打 起了精神。王老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学习兴趣 D.学习动机 5.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 ) A.中心效应 B.晕轮效应 C.天花板效应 D.刻板印象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7.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8.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 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 A.桑代克 B.夸美纽斯 C.斯金纳 D.布鲁纳 9.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 ) A.移情 B.强化 C.赞同 D.期望 10.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法,如补充细节、举 出例子,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1.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12.相对而言,更擅长于抽象与数学推理的学习者是属于( ) A.主观型 B.幻想型 C.感觉型 D.直觉型 13.写作构思的技能、速算技能属于( ) A.心智技能 B.操作技能 C.逻辑技能 D.识记技能 14.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15.刘老师对教学勤恳认真,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的讲满整节课,可是教学效果一直不理 想,刘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 )
A.教学方式 B.教学态度 C.教学手段 D.教学组织形式 16.学习“面积=长*宽”这是一种( ) A.连锁学习 B.辨别学习 C.信号学习 D.规则学习 17.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米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 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8.( )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学关系 D.师生关系 19.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小红花、小奖励等作为强化物,这种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叫( )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控制法 D.代币奖励法 20.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国外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21.学生在解答数学试题的过程中,对题目进行浏览、选择解题策略、对完成情况进行监 控,主要采用的是( ) A.认知策略 B.复核策略 C.管理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2.地理老师讲“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通常比使用纯白图片好,这主要体现了知 觉的(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23.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从事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 在( ) A.较低的水平 B.较高的水平 C.非常低的水平 D.中等水平 24.对于努力学习,有些学生是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有浓厚的兴趣,还有些学生只是为了获得 教师和家长的赞赏 ,这说明动机具有( )。 A.激活功能 B.调节功能 C.维持功能 D.指向功能 25.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若学生能掌握( )的测验内容,便算达到对本单元 的掌握学习水平。如果在测验中发现学生在解题中存在共同问题,教师就对全班学生进行 补充及指导。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26.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A.3-6 个组块 B.5-9 个组块 C.6-8 个组块 D.7 个组块 27.提到“王朝”会想到“马汉”,这属于( ) A.因果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接近联想 28.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 )相联系的情感。 A.环境需要 B.生理需要 C.社会需要 D.物质需要 29.教师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葬、谦让和傲慢,这属于刺激(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30.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下列哪项不属于“三结合”教育? (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31.小明经过思考后能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与日期匹配起来,按知识分类的类型,小明掌握 了哪种知识?( ) A.时间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符号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3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 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 点,完善机制,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以下( )不属于所提工程。 A.终身教育一体化工程 B.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C.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D.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3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十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34.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A.作为评选先进和优秀教师的依据 B.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奖励的依据 C.作为约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工具 D.内化为教师的道德品质 3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 A.发展基础教育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 开审理的年龄是( )。 A.14 周岁以下 B.14 周岁以上不满 16 周岁 C.16 周岁以上不满 17 周岁 D.18 周岁以下 37.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捐资赞助 D.税收 38.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 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是下面哪种论的观点?( ) A.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 39.下列哪项不属于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 A.总是感到不安 危险 B.一贯猜疑偏执 C.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D.习惯性夸大潜在 40.学生小明渴望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希望逐渐成为自已所崇拜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 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 A.审美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1.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的身心发展现律?( ) A.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B.身心发展的平衡性 C.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D.身心发展的阶段 性 42.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
A.间接性和整合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概括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43.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4.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A.班主任工作 B.心理辅导活动 C.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4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少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D.全面贯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部分 判断题 46.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 A.正确 B.错误 4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白我强化。( ) A.正确 B.错误 48.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皮亚杰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 ) A.正确 B.错误
49.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 A.正确 B.错误 50.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直线关系,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A.正确 B.错误 51.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 A.正确 B.错误 5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的道德达到他律。( ) A.正确 B.错误 53.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 途径。() A.正确 B.错误 54.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 才的培养。( ) A.正确 B.错误 55.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 A.正确 B.错误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