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4分,共7分)
三、辨析改错题(每空1分,共8分)
四、史料解析题(24题6分,25题6分,26题7分,27题6分,共25分)
五、活动探究题(28题6分,29题7分,30题7分,共20分)
2017 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1. 在中华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C.庄子 B.老子 D.孟子 【答案】 A 【考点】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本题以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为切入点,考查孔子。 【解答】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 D.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③④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②迁都长安 ③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④改用汉族姓氏 A.①②④ 【答案】 C 【考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解答】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③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 服饰,④改用汉族姓氏。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不是 ②长安。 故选 C。 D.唐玄宗时 C.唐太宗时 B.隋炀帝时 3. 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科举制正式形成于( ) A.隋文帝时 【答案】 B 【考点】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有关内容。识记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
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C.北宋 D.南宋 B.南朝 4.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唐朝 【答案】 D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中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 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 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5. 雍正五年,清朝始置“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清政府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哪一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C.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驻藏大臣 D.安置土尔扈特部 ) 【答案】 B 【考点】 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 本题以雍正五年,淸朝始置“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为依 托,考查设置驻藏大臣。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727 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 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 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 故选 B。 6.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 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 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答案】 B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 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史实。 【解答】 年 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 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年 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 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 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黄 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 海制海权, 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标志着 洋务运动破产。日军攻陷威海后,叫嚣要进攻北京。清政府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 臣,赴日本求和。 年 月,中国战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 辱国的《马关条约》。所以 正确, 错误。 7.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考点】 《辛丑条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 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赔款白银 亿两。《南京条约》 赔款 万银元,《马关条约》赔款白银 亿两。 ) B.强渡大渡河 8.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 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 动是( A.四渡赤水 【答案】 A 【考点】 红军长征 【解析】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解答】 1935 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 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 故选 A。 ) B.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9.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 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答案】 A 【考点】 台儿庄战役 【解析】 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 【解答】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1938 年春,在日军进攻 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国 民党取得抗战以来正面场的重大胜利。 故选 A。 10. 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 )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答案】 B 【考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析】 本题以 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为依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 【解答】 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刘邓大 军挺进大别山。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 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 进攻的序幕。
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 11. 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答案】 C 【考点】 “一五”计划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 【解答】 到 1957 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3 年底,鞍山 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 1956 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 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 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 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故选 C。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B.中共十三大 12.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答案】 B 【考点】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 【解答】 1987 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故选 B。 13. 年 月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 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 周年。 年来,香港经 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考点】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方针。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 一步巩固,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了伟大祖 国的坚强后盾,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14. 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 及的是( A.种姓制度 C.分封制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D.《汉谟拉比法典》 ) 【答案】 B 【考点】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解答】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故选 B。 ) D.法国 B.英国 C.西班牙 15.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 A.葡萄牙 【答案】 A 【考点】 三角贸易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 【解答】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故选 A。 16.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期写下了这
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开罗宣言》的发表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答案】 C 【考点】 《共产党宣言》 【解析】 本题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为切入点,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 知识。 【解答】 据所学知,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 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 19 世纪 60 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 17. 国南北战争、俄国 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解决的危机分别是( A.黑人奴隶制、农奴制、幕府统治 B.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C.农奴制、英国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D.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幕府统治 【答案】 A 【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 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解决的危机。 【解答】 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就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采用的是奴隶制,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于是产生了矛盾,内战爆发;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 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 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19 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 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南北战争、俄国 1861 年 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解决的危机分别是黑人奴隶制、农奴制、幕府统治。 故选 A。 18. 贝多芬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所写的,也是他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 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A.《维也纳森林序曲》 C.《春之声》 B.《英雄交响曲》 D.《蓝色多瑙河》 )
【答案】 B 【考点】 近代文学艺术 【解析】 本题考查了《英雄交响曲》。 【解答】 贝多芬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所写的,也是他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 的交响乐作品是《英雄交响曲》。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代表作是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 曲》,完成于 1804 年,是他应法国驻维也那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而写的,它是贝多芬第一 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这首交 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故选 B。 19. 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 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A.维也纳体系 C.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答案】 B 【考点】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知识点。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结合所学知识:通 过巴黎和会,列强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凡尔赛体系。通过华盛 顿会议,列强确立了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 议,列强就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故选 B。 B.计算机 D.生物工程 C.航天技术 20.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了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方面成就( ) A.原子能 【答案】 C 【考点】 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技术成就 【解析】 本题以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切入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领域。 【解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