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立德树人 明礼至善 【答案】略 【解析】试题分析: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正楷字书写,书写要 规范、工整、美观,笔顺正确,间架结构合理。不写繁体字。 2.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岿.然(kuī) 束.缚(sù) 戏虐.(xuè) 心有余悸.(jì) B. 蛰.伏(zhé) 摇曳.(yè) 滂.沱(páng) 相题.并论(tí) C. 暴燥.(zào) 嗫嚅.(rú) 应.酬(yìng) 浮想联翩.(piān) D. 蹩.脚(bié) 狡黠.(xiá) 恫.吓(dòng) 韬.光养晦(tā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束”应读作“shù”。B“滂”应读“pāng”,“相题并论”应写作“相提并论”。 C“暴燥”应写作“暴躁”。故选:D。 3.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尽管萍水相逢....,我们却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发现了共同的爱好。 B.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 有的人明明看到花圃里有“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返顾....地走进去拍照。 D. 路上,黑森森的林木都好像活着的魔鬼向你袭来,使你毛骨悚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萍水相逢,意思是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使用正确。 B 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D 毛骨悚然: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用来形容十分恐惧。使用正确。C 句中“义无反顾”是褒义词, 义: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义:道义。反顾:回头看。 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退缩,不符合“明明看到花圃里有‘禁止入内’的牌子”的语境。
4. 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6 月 10 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B. 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C. 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D. 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识判断。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 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 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5. 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 百善孝为先。孝心、孝道、孝敬、孝顺……一个“孝”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亲敬长,就是 多一些努力,全力实现长辈的期待;就是多一些感恩,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就是多一些理解, (2). 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 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所仿写内容要与“孝”有关,陈述“孝” 的表现,要与例句一样,由两个句子构成,并且使三组句子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 6. 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画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该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 够分享鲁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B. 《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简·爱,她和罗切期特之间的经历一波三折。当她再次回到 桑菲尔德庄园时,罗切斯待已双耳失聪,双腿残疾,但简·爱依然爱他。 C. 《童年》中的外祖母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有光辉的艺术形象之一,她无私的爱温暖了阿廖沙的心灵。 D.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恩必报、有仇必复,曾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
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朝花夕拾》《简·爱》《童年》《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的了 解。B 项,“双耳失聪”表述错误,应是“双目失明”。 7. 古诗文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⑵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⑷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⑸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传神地表达出激愤和抑郁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学而不思则罔 (2).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 (3)瀚海阑干 百丈冰 (4). (4)江春入旧年 (5). (5)征蓬出汉塞, (6). 归雁入胡天。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和理解性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1)至(4)小题都 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5)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稍大,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 默写时注意。小题(1)注意“罔 ”的写法。小题(2)注意“庇”“俱”的写法。小题(3)注意“瀚海”“阑 干”的写法。小题(5)注意“蓬”“雁”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 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8. 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国家危亡之时,起兵勤王抗元。 B. 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地揭示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C. 颈联巧借地名写出了诗人昔日的惶恐和今日的零丁之感。 D.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失败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 项“表达了诗人舍对故园的思念之情”错误,诗中并无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属于无中
生有。《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 1279 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 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9.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开幕前,习近平主席和京总统应邀观看中俄少年冰球友谊赛。开球前,球员互向 对方国家领导人赠送球衣。假如你是中国球员代表,你会向普京总统说些什么呢? 【答案】示例:尊敬的总统先生,您好!我很荣幸地代表中国球员向您赠送球衣,请您收下,祝福中俄友 谊长存,谢谢您!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材料,根据要求,要注意称呼,礼貌用语得体。 说明事由,语言流畅,没有错别字,言之有理,表达清楚即可。 10.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一个名叫特奥的意大利机器人和一位中国少年辆琴手在幕后弹奏同一首肖邦的钢琴曲,让 听众和钢琴演奏家郎朗辨別哪个是机器人,哪个是真人。弹奏结来后,观众有不同猜测,最后请郎朗辨认。 郎朗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主持人问他:“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他说:“真人选手弹奏时有一个音符 弹错了,而机器人的演奏是完美的。” 【材料二】如今,人工智能已走进很多中小学的课堂。专家表示,信息化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进行的一 场革命。“智慧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程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预习、自学、复习,多样化课程设置使学生各取所需。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无法比 拟的。 【材料三】1957 年,关国科学家司马贺曾预言 10 年内计算机下棋将击败人类。到 1997 年,国际象棋 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输给了 IBM 的计箕机“深蓝”,标志着国际象棋领域被杌器攻陷,尽管比预计时间 晚了 30 年。2016 年 3 月 9 日,谷歌人工智能系统 AlphaGo,在深奥的围棋棋盘上把世界棋冠军李世石逼到 投子认输,以总比分 4:1 战胜李世石。一些人开始恐慌,害怕拥有人工智能后,一日三餐,甚至连起床、 上床都是它们帮我们完成。这样下去,在它们眼里,人类将一无是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力活动。阅读上述材料,写出三条关于“人 工智能”的探究结果。 【答案】(1)人工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准确率更高(完美)。(2)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教学。(3)人工智 能的快速发展使一些人恐慌开始(担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来探究问题的能力,要对三则材料中的核心信息加以概括。由材料
一“真人选手弹奏时有一个音符弹错了,而机器人的演奏是完美的”可以得出探究结果:人工智能(机器 人)演奏的准确率更高(完美)。根据材料二“信息化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进行的一场革命”“学生可以自主 选择预习、自学、复习,多样化课程设置使学生各取所需。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可以得出探究 结果: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教学。根据材料三“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输给了 IBM 的计箕机‘深 蓝’”“谷歌人工智能系统 AlphaGo,在深奥的围棋棋盘上把世界棋冠军李世石逼到投子认输”“一些人开 始恐慌”可以得出探究结果: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一些人恐慌开始(担忧)。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①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②之也。防民 之口,甚于防川;川雍③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④。 【注释】①弭(mǐ):消除。②鄣:阻塞。③壅(yōng):堵塞。④彘(zhì):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 县。 1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⑴时时面间.进 (____________) ⑵期年..之后 (____________) ⑶厉王虐. (____________) ⑷国人谤.王 (____________) 12. 选出下列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能谤讥于.市朝 受任于.败军之际 B. 门庭若市. C. 乃不敢言. 愿为市.鞍马 若无兴德之言. D. 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问今是.何世 13. 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⑵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4. 【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乙】文中召公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 句作答)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15. 【乙】文中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11. (1). 偶尔 (2). 满一年 (3). 暴虐(残暴) (4). 指责 12. A 13. (1)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来朝见齐国。 (2)国都的人没有感说话的,在路上碰见只用眼神示意。 14. (1). 防民之口, (2). 甚于防川 15. 参考示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 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注意本题中“间”“期”“谤” 都是古今异义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暴虐”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 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2. 试题分析: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于”“市”“言”“是”的几种意思用法,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 比较判断各字用法的不同,判断答案。A 句两个“于”皆为介词,在。B 集市/买。C 说/言论。D 代词,这/ 判断动词,是。所以选 A。 1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 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闻”“朝”“以”“目”, 翻译后要疏通句 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如“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注 意“皆朝于齐”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点睛: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 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 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14.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抓住其中召公的话“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 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从中提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即可。这个成语可理 解为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15.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所提问题“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示”一句,从“启示”这个点来分析, 处理问题时应有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给我们的启示不应该只是一
个广开言论这么简单;有句俗话叫只要有人就有是非,言论如水,多则必满,满则必溢,而因为有人就有 话,所以这满溢的过程又循循相息,更何况在 10 多亿人口的国度,不可能没有怨言;给民间永不干涸的言 论找到出口,从而变水患为水利才是这句古语的核心价值。 (一)译文: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 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 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 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 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二)译文: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 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巫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于是人 们都不敢随便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 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 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 去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牵手 雷抒雁 ⑴这一次,是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 ⑵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 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 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凿出来的作品。 ⑶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 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⑷“要喝水吗?”她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⑸A 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亲的手。母亲知道,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她已感到,生 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撤离。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 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
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⑹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干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 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他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⑺许多记忆一下子涌上她的心头。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 在自己手里。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 手指的门,直到她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 ⑻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 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手指好像 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在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神奇的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 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⑼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守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⑽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 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首先远去了。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 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子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 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 ⑾B 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 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 ⑿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选自《读者》2018 年第 8 期,有册改) 16. 文章线索有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 明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 一点点空隙。 18.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19. 选文第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 请结合语境分析 A、B 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