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28 分。1-8 题为单选选择题,每题 2 分;9-12 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 多项选择题漏选得 2 分,错选不得分。请把正确答案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2 分)物理学习过程中,下列估测不合理的是( A.即将升入高中的你质量约为 60kg B.额定功率为 150W 的电冰箱每天的正常工作的耗电量约为 3.6 度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 ) 考点:质量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电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 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该选项数据合理,不符合题意; B、电冰箱是间歇式工作的家用电器,压缩机并不是不停地工作,因此它每天的耗电 量很小,大约 0.5 度左右,该选项数据不合理,符合题意; C、经验证明,不高于 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该选项数据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该选项数据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中特别注意 B 选项,按照电功的计算公式 W=Pt 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是要考虑 电冰箱的实际工作情况,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2.(2 分)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 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 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 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雪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符合题意.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饮料罐液化形 成的小水珠,液化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深秋室外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出热量.不符 合题意. D、冬天,千里冰封指水凝固成冰,凝固是放出热量的;万里雪飘,下雪是水蒸气直 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凝华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首先判断判断现在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物态变化定义判断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 化,属于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3.(2 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340m/s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超声波能用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考点:声与能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专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温度升高,声速变大. (3)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 (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A、声波不是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音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该选项说法 不正确;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声音遇到山谷被反射回来的现象,说明的是回声,该 选项说法不正确; D、超声波能用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现象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4.(2 分)下列各项措施中,用来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为了防止传动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B.黑板上的粉笔字不容易擦干净时,双手用力按黑板擦擦黑板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在汽车轮胎上装防滑链 )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在压力一 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 接触面脱离. 解答:解:A、为了防止传动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这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 摩擦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双手用力按黑板擦把黑板擦干净,增大了压力,增大了摩擦,故该选项不符合题 意;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故该选 项符合题意; D、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该选项不 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 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5.(2 分)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 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瓶起子 镊子 钢丝钳子 剪纸剪刀 考点:杠杆的分类. 专题:简单机械.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 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瓶起子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钢丝钳子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剪纸剪刀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B. 点评: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 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6.(2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 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自 a 向 b 移动的过程中( ) A.小灯泡亮度变暗 B.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不变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 V1 测灯泡 L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 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 P=UI 可知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和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利用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 的大小判断灯泡亮暗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 比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进一步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 V1 测灯泡 L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自 a 向 b 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 阻变小, ∵I= ,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大,故 B 正确; ∵P=U,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 D 不正确; 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故 A 不正确;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中电阻的阻值, ∴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变小,故 C 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关键是电路串并联的辨别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要注意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阻 值.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7.(2 分)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 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考点: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压强;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A、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 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C、知道压力和受力面积,利用 p= 求压强; D、一个大气压可以支持 76cm 高的水银柱,相当于 10m 高的水柱. 解答:解: 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 A 错误; B、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对细沙的压力越小,桌腿下 陷越浅,故 B 错误; 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利用公式 p= 可估测大 气压强的值,故 C 正确; 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不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因为一个大气压相当 于 10m 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压强计算、托里拆利实验,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8.(2 分)小亮踢足球,球离开脚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 足球离开脚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足球受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上升过程中,小亮对足球做功 C.下落过程中,足球机械能总量增大 D.下落过程中,足球重力势能增大 ) 考点:重力的方向;功的计算;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1)不计 空气阻力,球离开脚之后,只受到重力作用,根据重力方向进行判断.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 能越大. (3)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 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不计空气阻力,球离开脚之后,球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选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项正确,符合题意. B、球在上升过程中,球离开脚之后,球不再受脚的作用力,脚对篮球不做功,球上 升是依靠惯性完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计空气阻力,足球机械能总量不变,选项 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球在下落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选项不正确,不符 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通过踢足球球考查了重力势能、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等,体现了物理和体育活动 的密切关系. 9.(3 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 考点:漫反射;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发射的色光决定,黄花只反射黄光. C、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 光叫色光的三基色, D、彩虹的成因是由于光的色散. 解答: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故 A 正确; B、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黄光被黄花反射了,而太阳光 中的其它色光都被黄花给吸收了;故 B 错误; C、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 C 错误; D、“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的水后,空中有大量 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故 D 正确. 故选 A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所 决定的等知识点,注意的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3 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下列做法 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线可以防止触电 B.使用测电笔时,手按住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 C.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零线与电灯之间 D.发现家用电器或导线失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火 )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要保持绝缘部分干 燥,避免电线与其它金属物体接触;一旦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 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开关必 须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答:解:A、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线可以防止触电,故 A 正确; B、使用测电笔时,手按住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故 B 正确; C、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线与电灯之间,故 C 错误; D、发现家用电器或导线失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火,故 D 正确. 故选 ABD. 点评: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本题来源于日常生活的 常见现象和行为,在考查安全用电的原则中,实现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11.(3 分)下列有关的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 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面的压 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连通器原理;功的原理.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A、压强大小跟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回答. B、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 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C、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越长越省力的原理. D、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人坐在马鞍型的自行车坐垫上,压力一定,受力面积增大,减小了车垫对臀 部的压强,臀部感到比较舒服.故 A 错误; 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故 B 正确; 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故 C 正确; D、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 衡力.故 D 错误. 故选 B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连通器原理、斜面应用、平衡力的判断的 了解与掌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 程的指导思想. 12.(3 分)下列四个图中,电阻 R0 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图中 能测出 Rx 阻值的是( A. B. ) C.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欧姆定律. 分析:由欧姆定律可得,要想测出 Rx 的阻值应先得出 Rx 两端的电压及通过 Rx 的电流,则分 别分析各选项可得出符合条件的电路图. 解答:解:A、断开 S 时,由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通过 R0 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 压;闭合 S,则 Rx 与 R0 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通过 Rx 的电流,则由欧姆 定律可求得 Rx 的阻值,故 A 正确; B、当开关接 1 时,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此时可以测出 R0 两端电压,但接 下来把开关接到 2 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此时就变得相反了,测不出 RX 的电压,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就无法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求出 RX 的阻值了;故 B 错误; C、电流表 A1 可以直接测量 R0 的电流,R0 是定值电阻,根据 U0=I0R0 求出电压,电流表 A2 可以直接测量 Rx 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得 UX=U0,由欧姆定律可求得 Rx 的阻值;故 C 正确; D、闭合 S1、S2 时,Rx 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断开 S1,闭合 S2 时,电压表测 量 R0 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求通过 Rx 的电流,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求出 Rx 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 Rx 的阻值;故正确; 故选 A、C、D. 点评: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为欧姆定律的使用,只需能求得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 流即可由欧姆定律求得电阻的阻值.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3.(3 分)“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 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琴声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 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 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 播; (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 弱. 解答:解:(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 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 (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声源处.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防止噪声的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14.(3 分)2013 年 5 月 10 日,世园会正式开园.园内绿树成荫、花香扑鼻,让人流连忘返.“树 荫”说明光在空气中中沿 直线传播 .“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湖 面上,划船的游客在向后划水时,船向前行,说明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 传播;力作用的相互性;分子的运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子热运动、内能;运动和力. 分析:(1)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2)我们闻到周围物体的气味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1)“树荫”是树在阳光下的影子,说明光在空气中中沿直线传播; (2)“花香扑鼻”,是香气分子运动到了我们身边,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 结果. (3)湖面上,划船的游客在向后划水时,船向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无规则运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扩散、光的直线传播、物体间力的作用等知识,内容较多,但都不复 杂,要认真分析. 15.(3 分)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在交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但折射角总大于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达到 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 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射 ,只有反射了.这种反射叫全反射.光纤通信就是利用激光在光纤内壁不断 反射 (填 “反射”或“折射”)而实现的.激光和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都是 电磁波 ,只 是它们的波长和频率不同.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①要发生光的全反射,必须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②光纤通信是通过激光在光纤内不断反射向前传播,从而传递信息的; ③激光和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都是电磁波. 解答:解:①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继续增大,大于临界角时,便没有折射,只有 反射了,这种反射叫全反射; ②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向前传播的; ③激光和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都是电磁波,只是它们的波长和频率不同.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电磁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全反射现象的原理、光纤通信以及电磁波在信息通信中的应用. 16.(5 分)物体的质量是 3.6kg,体积为 4dm3,把物体投入水中,当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是 36 ( N.把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 32 N 、 、g=10N/kg).在某次军演中,中 国海军舰艇组成一字型舰艇编队正在同速前进(如图所示).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 其余舰艇是 静止 的.中国海军舰艇采用前后编队形式,而不采用“并排”航行,是因为 当两船并排高速行驶时,两船之间物体流速 大 ,压强 小 ,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浮力. 分析: ①已知物体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其密度,将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比较,得到物 体静止在水中的位置,然后选择漂浮法或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②已知物体密度和酒精密度关系,可以确定物体静止在酒精中的位置,利用阿基 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③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的位置是否变化; ④流体中,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 解: ①物体的密度为ρ= = =0.9×103kg/m3<ρ水=1.0×103kg/m3, ∴物体漂浮静止在水面上, ∴受到的浮力为 F 浮=G=mg=3.6kg×10N/kg=36N; ②∵ρ物=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物体静止时浸没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受到的浮力为 F 浮′=ρ酒精 gV 排=0.8×103kg/m3×10N/kg×4×10﹣3m3=32N; ③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其余舰艇的位置是不变的,即都是静止状态;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