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1.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 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 ) A.李冰 C.李春 B.李世民 D. 李纲 2.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 “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 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 ) A.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我国人民影响深远 B.倡导改革和法治的法家思想符合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大势 C.墨子因为提倡“兼爱”“非攻”而被世人所敬仰 D.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依然被当代国人所推崇 3.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一观点 的史实有( ) ①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②清朝册 封达赖、班禅 ③1727 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⑤清政府确立 “金瓶掣签”制度 ⑥土尔雇特部回归祖国 ⑦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 A.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⑧⑦ B.①②③⑤⑦ D.②③④⑥⑦ 4.“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 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 A.《窦娥冤》 C.《西游记》 B.《三国演义》 D.《红楼梦》 5.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 ) 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1860·北京/1900·北京/1937·南京)
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 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6.以下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有( ) A.①③④ C.②⑤⑥ B.③④⑥ D.①②⑤ 7.小轩去某纪念馆参观,看见镌刻在纪念馆门柱上的对联,“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 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据此判断该纪念馆应该是( ) A.北伐战争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 C.红军长征纪念馆 D.淮海战役纪念馆 8.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重庆谈判 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③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④北平和平解放 A.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9.面对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国提出了什么计划? ( ) A. 863 计划 B.“一五”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两弹一星”计划 10.从 2014 年开始,我国把每年 12 月 13 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其历史依据是( ) A.唐山大地震 C.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D.火烧圆明园 11.以下对右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2.大河流域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 A.古印度文明 C.古中国文明 B.古埃及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3.以下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丝绸之路的开辟 ④玄奖西行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③④ 14.以下对右图建筑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15.小强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发现中美两国都与 7、8 两个数字有缘,于是他摘录了这样四 条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中美两国都经过 8 年民族独立战争,赶走了侵略者(殖民者)
B.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 C.中国共产党成立、美国独立的时间都在 7 月 D.中共领导南昌起义、美国颁布 1787 年宪法的时间都包含 7、8 两个数字 16.17 世纪 40 年代以后,正当中国满清王朝代替明朝时,在大洋彼岸的英国新的社会制 度取代了旧制度,标志英国新制度确立的事件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发表 17.2014 年 6 月 6 日,法国、俄罗斯、美国等 19 国的政要和 1800 名老兵齐聚法国,参加 某历史事件 70 周年纪念活动,他们纪念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70 年前曾开辟欧洲第二战 场的( ) A.凡尔登战役 C.诺曼底登陆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8.如果有一天我们能以超光速穿越到 81 年前的美国,如果你是刚当选的美国第 32 届总 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对眼前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 家庭的积蓄毁于一旦、大批公民面临失业等严峻问题,你会选择哪一种经得起历史检 验的政策?( ) A.利用价格、金融、贩济、补贴等调控手段全面干预经济,发展恢复经济 B.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把发展恢复经济的任务完全交给市场 C.模仿发动 “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利用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危机 D.模仿俄国,动员工人和士兵发动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 19.成立于 1922 年的苏联只存在了 69 年,就于 1991 年解体,其缔造者和“终结者”分 别是( ) A.斯大林 赫鲁晓夫 B.列宁 戈尔巴乔夫 C. 列宁 勃列日涅夫 D.斯大林 普京 20.有人用“巨人林立”来概括当今世界局势,美国是指手画脚的霸道巨人,欧洲是齐心 协力的兄弟巨人,日本是蠢蠢欲动的独角巨人,俄罗斯是元气未伤的北方巨人,中国
是迅速崛起的东方巨人。这是针对什么世界局势作出的概括和解读?( )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文化多元化 C.世界政治民主化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与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2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制度之创新,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如秦国商鞅、北魏孝文帝、清末谭嗣同,改革的 步伐都迈得异常艰难,不仅遭到旧贵族的重重阻挠,有的改革家还付出了生命的代 价……改革家虽然殒命,但改革遗留下的成果却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三 近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 西洋文明共进退。——(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 年) (1)据材料一,列举一种秦创建的政治制度。(1 分) (2)据材料二,你认为一名改革家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请写出两条。(2 分) (3)据材料三,为了“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日本实行了什么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3 分) 22.(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距“1894 年中日事件”120 年后的 2014 年 4 月 21 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其中供奉着近 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包括二战时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战 犯。 材料二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 14、15 世纪中国人已经发现并命名钓鱼 岛以来,有 9 项证据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然而,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制 造事端,妄图将钓鱼岛据为己有,中日关系降至冰点,面临严峻考验。 材料三 2014 年 3 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时说:“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
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 不是 1914,2014 更不是 1894。” (1)材料一中的“1894 年中日事件”指什么?结果如何?用一句话概括 “1894 年 中日事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4 分) (2)结合材料一、二,造成材料二中“中日关系降至冰点”的原因是什么?(3 分) (3)(1 分)靖国神社问题关乎中日关系冷暖,安倍参拜靖安神社的实质是 A.祭拜二战中战死的日本军人 B.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C.否认、美化侵略历史 D.巩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 (4)据材料三,英德为了争夺霸权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战后召开的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哪两个损害中国利益的条约?(3 分) (5)材料三中王毅为什么说“2014 更不是 1894”?(2 分) 23.(12 分)人类社会从分散逐步走向整体,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 史大幕……从那时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大国崛起》) 材料二 读右图 材料三 1405 年,郑和率领 27000 多人, 乘坐 200 多艘海船,驶向洪涛接天的大 海……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四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内的对外贸 易联系,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前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最终 确立,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材料五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既相互竞争,更相互依赖。比如美国波音公 司,总部设在美国,发动机由英国制造,尾翼由中国的工厂制造。 (1)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1 分) (2)材料二图示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在给非洲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
发展,拓展了全球市场。请写出这一历史现象的名称。(2 分) (3)据材料三,写出一项支撑郑和西洋的技术条件。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2 分) (4)据材料四,从动力(或能源)、交通、通讯三方面各举一项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在加强世界联系、促进全球化方面的科技成果。(3 分) (5)在西方大规模开展前两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却是怎样一种状况?请简练概括。(2 分) (6)(2 分)据材料五,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 界经济事务,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有①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积极 倡导亚太地区经济合作②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对外国进口货物设置关税壁垒 ④“中国制造”遍及全球各地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9 分)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思想禁锢阻碍社会发展。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 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1 分)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 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写出两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3 分)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 14-16 世纪及 18 世纪的两次思 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 运动的代表人物(举一位即可)。(2 分) (4)【近代中国的理性曙光】20 世纪初,中国的有志之士在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下, 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残余。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前期的主要的阵地是 什么,后期主要宣传什么思想?(2 分) (5)【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 展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改革开放……有人说,“没有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没有十一 届三中全会。”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简练概括一二。(1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A (2)D (3)B (4)D (5)C (6)D (7)C (8)B (9)A (10)B (11)C (12)D (13)A (14)C (15)B (16)A (17)C (18)A (19)B (20)D 二、材料分析与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21.(6 分)(1)秦国创立县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或具体写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1 分)(只要写出县制、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中的其中一种即可给 分) (2)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破旧立新的创新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毅 力;敢于坚持真理的信念;改革必胜的信心(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的信心);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等等。(2 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有 其它回答,只要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要体现进取、创新、责任感、毅力、信念、信 心、爱国、奉献、牺牲等体现优秀品质的关键词) (3)明治维新(1 分)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 为资本主义国家(或走上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2 分)(写出一层给 1 分,写出其中两层即可给 2 分) 22.(13 分)(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1 分) 结果:中国战败(或日本战胜)(1 分) 签 订《马关条约》(1 分)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 分)(若回答 “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也可给 1 分) (2)原因:日本政府和右翼分子不愿正视侵略历史(1 分),参拜靖国神社(1 分), 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或制造领土纷争)(1 分),造成了“中日关系降至冰点” (紧扣划线部分,意思相近即可采点给分) (3)C(1 分) (4)萨拉热窝事件(1 分) 凡尔赛和约(1 分) 《九国公约》(1 分) (5)今天的中国不是 1894 年甲午战争时期腐败无能、积贫积弱的清政府,2014 年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