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09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考 生 须 知 2.本试卷共 6 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 个小题(共 50 分);第 二部分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 50 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 须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这一制度称为 A.分封制 C.宗法制 B.郡县制 D.禅让制 2.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始皇 3.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 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个栏目。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栏目,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美国军队 6.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 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 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一位学者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 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D. 卢沟桥事变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8.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在 A.井冈山 B.南昌 C.遵义 D.延安 9.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甲午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10.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奉行不结盟政策 11.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制度 12.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3.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十二铜表法》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14.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5.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 乐尔”号巡洋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这组镜头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640 年英国伦敦 C.1789 年法国巴黎 B.1775 年北美波士顿 D.1917 年俄国彼得格勒 16.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提出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7.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C.联合国作用得到加强 B.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D.多元文化的发展 18.中国古代农耕中使用的曲辕犁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19.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 A.景德镇 B.佛山镇 C.唐山 D.苏州 20.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1.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 A.上海 B.重庆 C.北京 D.武汉 22.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林则徐 魏 源 C.康有为 梁启超 B.曾国藩 李鸿章 D.张 謇 荣宗敬 23.中国近代,政府颁布 “断发易服” 法令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C.民国初期 24.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 C.冶金业 B.维新变法时期 D.抗战胜利后 B.交通运输业 D.机器制造业 25.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 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出现 C.工人运动高涨 B.洋务运动兴起 D.实业救国热潮 26.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宣传反映了 大跃进时期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C.农业科技的进步 B.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不切实际的浮夸行为 27.有一首歌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 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建立环渤海经济区 28.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汉铁路 D.京张铁路 29.17 世纪具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贸易强国是 A. 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3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 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铁路运输业 D.采矿业 31.下列四幅图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新发明新创造,其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 现的是 A.珍妮纺纱机 C.最早的火车机车 B.瓦特改良蒸汽机 D.最早的钨丝灯泡 32.1933 年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的是 A.华盛顿 B.林肯 C.胡佛 D.罗斯福 33.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多种所有制并存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34.20 世纪 50 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经济领域 C.文化领域 B.政治领域 D.军事领域 35.二战后,许多西方国家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其作用不包括... A. 缓和社会矛盾 C. 减少政府支出 B.扩大社会消费 D.扶助弱势群体 36.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以下思想观点,其中属于儒家的是 A.以法治国 C.福祸相依 B.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38.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荀况 D.陆九渊 39.传入欧洲并对世界近代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B.董仲舒 C.朱熹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40.研究商代的原始文献,需要释读的汉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 楷书 41.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42.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B.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43.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C.钱三强 A.侯德榜 B.钱学森 D.袁隆平 44.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5.15 世纪,人们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神学理论,倡导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46.印象派绘画代表作《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A.莫奈 B.塞尚 C.凡·高 D.毕加索 47.19 世纪,小说《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托尔斯泰 B.巴尔扎克 C.高尔基 D.雪莱 48.20 世纪初,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C.经典力学的创立 B.相对论的提出 D.原子能的应用 49. “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C.十四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 50.标志中国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一、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 的进步。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 17 分) 1.民主政治起源于古代希腊。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 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 主要特征是什么?(2 分) 2.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后,建立了新的国家体制,实践了三权分立的理念。观察下图, 简述美国 1787 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规定及其作用。(8 分)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
3.受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中国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辛亥革命时的《中华民 国国歌》中有这样的表述:“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 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意义?(7 分) 二、自古商业活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代以来,经济贸易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的巨 大力量。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 18 分) 1.中国西汉时期有人描述: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重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贱商,商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 分) 2.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商品大量输入欧洲,欧洲兴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18 世纪时一位英国外交官说:“整个欧洲都对中国着了迷。那里的宫殿里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 布,就像天朝的杂货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概括欧洲与世界各地 的贸易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8 分)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不仅使自己从中得益,而且也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结合 所学知识和下图中的信息,谈谈你的理解与认识。(6 分) 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从不同侧面呈现了时代的风貌,成为民族文化和世 界文化的瑰宝。回答以下问题。(本题共 15 分) 1.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写出你所知道的作品名称或名句,结合所学的 历史知识谈谈你的理解。(5 分) 示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北宋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可供欣赏的名画,也是研究宋代社会生 活的重要资料。结合所学和节选画面,说明它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哪些依据?(6 分) 3.北京奥运期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国粹艺术。选择下列一张图片,结合你所知道的历 史知识作一说明。(4 分) 图 1 图 2
2009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50 分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1 A 11 B 21 A 31 B 41 C 2 D 12 C 22 B 32 D 42 A 3 B 13 C 23 C 33 A 43 D 4 B 14 B 24 A 34 A 44 D 5 C 15 D 25 D 35 C 45 B 6 C 16 A 26 D 36 B 46 A 7 C 17 B 27 A 37 D 47 B 8 A 18 C 28 B 38 B 48 B 9 C 19 A 29 D 39 D 49 B 10 B 20 C 30 A 40 A 50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一、本题共 17 分 1.人民主权(权力属于全体公民)。(2 分) 2.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 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的出现。(8 分) 3.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7 分) 二、本题共 18 分 1.重农抑商。人们生活需要商业,抑商不能完全阻止商业发展。(其它言之成理的看 法亦可)(4 分)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发展起来,中国商品和清朝的盛世繁荣 引起欧洲的中国热。(4 分) 变化:世界各地的商品和财富大量流入欧洲。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联系,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4 分) 3.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国关税降低,市场开放程度更高,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 压力增大 。(6 分) 三、本题共 15 分 1.示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5 分) 2.画面呈现了街道、房屋、商店和人们不同的出行方式等直观的历史信息,这为研究 宋代城市建筑、交通运输、商业和市民生活提供了依据。(6 分) 3.(4 分) 图 1:京剧。清朝形成,是中国戏剧艺术的代表。 图 2:篆刻。始于秦汉,是汉字书法的艺术表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