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2.缩略语
3.测试概述
3.1. 网络结构
3.2. 测试场景
3.3. 测试工具
3.4. 系统基本配置
3.5. 测试条件说明
3.6. 测试其他约定
4.测试用例
4.1基本功能与配置测试
4.1.1 系统带宽与参数集
4.1.2 帧结构配置
4.1.2.12.5ms单周期帧结构配置
4.1.2.22ms单周期帧结构配置
4.1.2.32.5ms双周期帧结构配置
4.1.2.4URLLC帧结构配置
4.1.3 下行同步和小区搜索
4.1.4 SSB的配置与传输
4.1.5 PDCCH的配置(CORESET)
4.1.6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4.1.6.1下行PDSCH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4.1.6.2上行PUSCH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4.1.7 灵活调度
4.1.8 NSA上行功率控制
4.1.9 NSA终端自干扰解决方案
4.1.9.1 NSA终端上行交调影响及解决方案
4.1.9.2 NSA终端谐波影响及解决方案
4.1.10 URLLC业务和eMBB业务的复用功能测试
4.2吞吐量性能测试
4.2.1 单用户吞吐量
4.2.1.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
4.2.1.2单用户下行吞吐量
4.2.1.3单用户上行吞吐量
4.2.2 小区峰值吞吐量
4.2.3 小区平均吞吐量和小区边缘速率
4.3移动性功能测试
4.3.1 RRC_CONNECTED状态下移动性
4.3.1.1NR站内同频切换
4.3.1.2NR站间异频切换
4.3.1.3NR和LTE站间切换
4.3.2 RRC_INACTIVE状态下移动性
4.3.2.1相同RNA下NR小区间移动性
4.3.2.2不同RNA下NR小区间移动性
4.3.2.3INACTIVE状态下NR和LTE小区间移动性
4.3.3 RRC_IDLE状态下移动性
4.3.3.1相同TA下NR小区间移动性
相同TA下NR小区间移动性
4.3.3.2不同TA下NR小区间移动性
不同TA下NR小区间移动性
4.3.3.3IDLE状态下NR和LTE小区间移动性
4.3.4 基于SSB的小区级测量
4.3.5 基于CSI-RS的小区级测量
4.4时延测试
4.4.1 eMBB用户面时延测试
4.4.2 URLLC用户面时延及可靠性测试
4.4.3 三种RRC状态转换时延
4.5上行覆盖增强功能测试
4.5.1 低频上行共享
4.5.1.1低频上行共享载波的初始接入
4.5.1.2近点接入用户上行共享到低频段
4.5.1.3远点接入用户从上行共享载波回到高频载波
4.5.1.4在上行共享载波LTE用户与NR用户的资源共享
4.5.2 NR载波聚合
4.5.2.1用户主载波配置改变
4.5.2.2NR载波聚合用户和LTE用户的上行共享
4.6CU-DU分离测试
4.6.1 接口功能测试
4.6.1.1F1接口建立
4.6.1.2小区建立
4.6.1.3小区删除
4.6.2 基本业务流程测试
4.6.3 吞吐量性能测试
4.6.3.1单用户峰值吞吐量
4.6.3.2单用户下行吞吐量
4.6.3.3单用户上行吞吐量
4.6.3.4 小区峰值吞吐量
4.6.3.5 小区平均吞吐量和小区边缘速率
4.6.4 移动性测试
4.6.4.1基本移动性测试(同CU,同DU下)
4.6.4.2基本移动性测试(同CU,不同DU下)
4.6.4.3基本移动性测试(不同CU,不同DU下)
4.6.5 CU动态资源调度(根据用户数的资源的动态分配)
4.6.5.1站点处理数量变化导致资源动态调整
4.6.5.2话务量变化导致资源动态调整
4.7NSA场景测试
4.7.1 Option 3/3a/3x场景测试
4.7.1.1Option3/3a/3x辅站添加、删除测试
4.7.1.2Option3/3a/3x单用户峰值测试
4.7.1.3Option3/3a/3x小区峰值测试
4.7.1.4Option3/3a/3x NR小区间移动性测试(CU-DU合设)
4.7.1.5Option3/3a/3x NR小区间移动性测试(CU-DU分离)
4.7.1.6Option3/3a/3x LTE小区间移动性测试
4.7.2 Option 7/7a/7x场景测试
4.7.2.1Option7/7a/7x辅站添加、删除测试
4.7.2.2Option7/7a/7x单用户峰值测试
4.7.2.3Option7/7a/7x移动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