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2022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 案 第Ⅰ卷(客观题 共 46 分) 该部分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请你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向阳中学某历史研学小组计划暑假实地考察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的生活遗址。 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周口店遗址 C.河姆渡遗址 B.良渚遗址 D.元谋遗址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于研究半坡居民生 产生活状况的是 A. 打制石器 B. 碳化稻谷 C. 人面鱼纹彩陶盆 D.司(后)母戊鼎 3.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C.黄帝和蚩尤 B.尧和舜 D.炎帝和尧 4.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图中①②③处对应正确的是 A. 商朝、蜀、元朝 C.商朝、三国、蜀 B.蜀、商朝、三国 D.蜀、三国、宋朝 5.至今我国出土了大量有字甲骨,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 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 A. 内容丰富 C.年代最早 B. 造字成熟 D. 影响深远 6.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提出了“尊周室,攘夷狄”的口号。其目的是 A. 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维护周天子的利益 C. 为齐国争霸提供借口
D. 促进诸侯国友好往来 7.公元前 344 年,秦国政府下令统一度量衡,并颁布了度量衡标准器(如图)该文物可用 于研究 铜方量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牧野之战 8.下列文物或遗迹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半两钱 B.白马寺 C.五铢钱 D.云冈石窟 9.“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不能 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 述 A. 陈胜、吴广起义 C. 项羽起义 B. 国人暴动 D. 刘邦起义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车同轨,书同文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11.“光武中兴”盛世局面的开创者是 A.黄巢 C.刘秀 B.王莽 D.苻坚 12.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 20 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 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 官僚机构臃肿 B. 宦官把持朝政 C. 豪强地主横行 D. 外戚势力膨胀 13.造纸术一路西传,后又以机械化的面貌重归故里。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造纸术。751 年, 造纸术传入西亚,400 年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由此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A.2 世纪 C.11 世纪 B.7 世纪 D.12 世纪 14.2020 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无论在防治还是救治方面都发挥了 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早在东汉时期,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A.李冰 C.张仲景 B.华佗 D.李时珍 15.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诸葛亮——发明翻车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16.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孔明草船借箭”“周 瑜打黄盖”都是出自古代某部小说中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7.西晋时期,手握重兵的地方势力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A. 黄巾起义 C. 城濮之战 B. 长平之战 D. 八王之乱 18.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是 ①西汉 ②孙吴 ③西晋 ④东晋 A. ①② C. ②③ B. ①④ D. ②④ 19.丰富多样的历史素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是某老师备课中使用的部分素材。 由此推断,这位老师备课的主题是 A. 江南地区开发 C. 黄河流域发展 B. 西南地区开发 D. 西域地区发展 20.2021 年 4 月,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入选“2020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 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见下图),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华夏农耕文明 的体现。这表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状态是
A.战争 B.隔离 C.分裂 D.交融 21.某电视剧场景:颁令天下,30 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496 年,皇帝将拒不说汉 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该材料中的皇帝是指 A. 秦孝公 C. 王羲之 B. 北魏孝文帝 D. 梁武帝 22.《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 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这些谚语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①农作物种类单一 ②依据经验 ③遵循自然规律 ④讲究农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学生学习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骨针 B.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C.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D.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有《史记》一书 第Ⅱ卷(主观题 共 54 分) 24.(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材料一所示商路的开通与一位西汉历史人物“凿空”西域的举动密不可分,这位历史人物 是谁?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6 分) 材料二
A.石榴 B.核桃 C.漆器 D.蚕豆 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的哪些物品是沿着材料一所示商路传入中国的(写序 号)?(6 分) ⑶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材料一所示商路的历史作用。(3 分) 25.(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 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⑴材料一中提到的“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的大辩论”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这场“大辩论”反映出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局面的繁荣,历史上将这一繁荣局面称为什么?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6 分) 材料二 ⑵材料二所示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请写出该书的名称。(6 分) 孔子像
材料三 ①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 ②贯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③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⑶秦始皇曾采纳某学派的主张施政。材料三中的哪个主张就属于这一学派(写序号),并写 出其代表人物。(6 分) 26.(2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权力和义务角度,概述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 现了哪一政治制度?(6 分) 材料二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 ⑵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结构图补充完整(答案写在答题纸上)。(6 分) 材料三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 弟毕侯矣。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选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⑶材料三中提及的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6 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 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文化的 认同和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⑷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2 C 3 A 4 C 5 A 6 C 7 B 8 A 9 A 10 11 12 B C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 C B C D D A D B D B 24.(共 15 分) ⑴张骞(3 分)。丝绸之路(3 分)。 ⑵A、B、D(2 分一点,合计 6 分)。 ⑶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与文 化交流(3 分,意思相近即可)。 25.(共 18 分) ⑴春秋战国时期(3 分)。百家争鸣(3 分)。 ⑵“仁”(3 分)。《论语》(3 分)。 ⑶②(3 分),韩非(3 分). 26.(共 21 分) ⑴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人民的权力(2 分),诸侯需要向周天子纳贡,服从周王调兵, 镇守边疆,带兵作战(2 分)。 分封制(2 分) ⑵A:皇帝 B:丞相 C:地方政府 (一点 2 分,合计 6 分)。 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实行“推恩令”;(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一点 2 分, 合计 4 分,任意两点即可)。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 分) ⑷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3 分,意思相近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