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 1.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 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 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C.群居生活出现 B.打制石器的使用 D.原始农业的兴起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 ) A.澄湖陶罐符号 B.甲骨文 C.利簋金文 D.居延汉简文字 3.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 “贵贱有序”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① 4.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 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 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5.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 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6.阅读右图《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
解读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7.1877~1889 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 上共同(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8.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9.20 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
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 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 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 10.1937 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 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 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11.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12.“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
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 关的史实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3.下表是一份新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 姓名 生卒年月 身份 荣誉 成就 评价 ▲ 1924~1986 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元勋”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A.王进喜 C.袁隆平 B.邓稼先 D.屠呦呦 14.1979 年 11 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 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 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15.“海峡浅浅,明月弯弯。-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 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 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 因是(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16.15~17 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史称“新航路开辟”。其中最著名的 航海家之一是哥伦布。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7.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2017 年 1 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 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中央集权 C.分权制衡 B.地方分权 D.联邦制 18.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C.罗伯斯庇尔 B.华盛顿 D.拿破仑 19.近代中国出版了西方的一部思想著作,并评论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 见, 其要旨在于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的劳工联合……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该著作是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 化
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 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 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 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2 1 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 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2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 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 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22.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 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滋味吧!”为改变这种情况, 苏俄开始实施( ) A.土地改革政策 C.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23.右图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 罗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B.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C.美苏争霸,美国仍然处于上风 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24.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 WTO 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 10000 次。 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 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加入 WTO 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25. ▲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78 年 12 月 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 的历史性决策。 26.14 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 ▲ 运动,是一场提倡人文主 义的思想文化运动。万 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英国科学家 ▲ (人名)的三大成就。 27.二战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 ▲ 联盟的建立。二战后,以美、苏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被称作 ▲ 。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6 分,第 30 题 7 分,共 20 分)。 28.(7 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 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 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 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 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 史十五讲》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 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 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 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一一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 目的。(2 分)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2 分) (3)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 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3 分) 29.(6 分)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必须 进行文化变革和革命运动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阅读下列材料: 材 料 一 本 志 同 人 本 来 无 罪 , 只 因 为 拥 护 那 德 莫 克 拉 西 ( Democracy ) 和 赛 因 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