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满分 50 分;与历史同考,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
合题意)
1.2018 年 3 月 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这表明(
)
A.法律是维护我们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体现公平正义的是(
)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B.公平的实现不受任何限制
C.公平正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D.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3.如图漫画内容说明(
)
A.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B.承担责任就要获得回报
C.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D.不承担责任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4.童谣: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
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这首童谣告诉我们(
)
A.在集体中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
B.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5.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当你参与公益活动时,都会有千万人与你同行。
下列选项不属于公益活动的有(
)
A.在校认真学习,在家孝敬父母
B.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C.参加义务植树,保护生态环境
D.向所在地居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6.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告诉我们(
)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为此正确的做法是(
)
①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下列选项体现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是
(
)
A.“礼之用,和为贵”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9.小康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
)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坚持和完善平均分配制度
③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7 年 11 月 17 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
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黄大发等人,勉励他们再接再励,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
作出表率。全国精神文明表彰大会的召开说明(
)
①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②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④党和国家重视发展先进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如图漫画《选择》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人的实际需要
②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③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④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学习是人类的基本能力,是人民生活生存的一种方式”,考试作为检测学习效果的一把
尺子,往往给人们造成焦虑。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
)
①考试难度过大
②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个人的实际能力
③仅以考试成绩来判断个人价值
④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学习兴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 4 分)
13.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请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有哪些?(4 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 12 分)
14.材料一:中国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
础,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材料二:2018 年 3 月 1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了庄严
而又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进行宪法宣誓。宣誓
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
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
努力奋斗!”这一誓词字字千钧,激荡在 13 亿中国人民心中。这庄严神圣的一刻,必将载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
(2)材料二体现教材中哪些知识点?(至少答 3 点,6 分)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至少答 2 点,4 分)
四、探究与实践题(共 10 分)
15.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践行
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主题?(2 分)
(2)请你列举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至少答 4 点,4 分)
(3)为建设美丽家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几点合理化建议?(至少答 2 点,4 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
合题意)
1.2018 年 3 月 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这表明(
)
A.法律是维护我们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知识考点】法律的特征.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解答过程】题干中十三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属于立法活动,
说明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
意。
故选:B。
【总结归纳】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题意,明确主旨。
2.“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体现公平正义的是(
)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B.公平的实现不受任何限制
C.公平正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D.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考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思路分析】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
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
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解答过程】公平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公平,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
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以此分析选项可知,王子犯法与
庶民同罪,体现了法律明确人人平等,体现了公平正义,A 选项符合题意;B 选项公平总是
会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C 选
项公平正义掌握在多数人手中;D 选项消除城乡差别不现实,排除。
故选:A。
【总结归纳】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要了然于心。选择时要认真探究看题肢是否符合题意,
防止错选漏选。
3.如图漫画内容说明(
)
A.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B.承担责任就要获得回报
C.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D.不承担责任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知识考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思路分析】该题考查责任与角色的关系;不同的场合,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身份不同、
责任不同。
【解答过程】漫画说明了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
责任,所以 C 是正确的选项。AD 不符合题意;B 绝对。
故选:C。
【总结归纳】仔细审题、紧扣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4.童谣: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
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这首童谣告诉我们(
)
A.在集体中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
B.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知识考点】在共建中尽责.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创建美好班集体,.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密切,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
有组织的整体。美好的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集体生活
能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创建美好班集体,需要大家共同开拓进取,在共建中尽责、
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承担责任。
【解答过程】童谣旨在强调集体与个人的密切关系,说明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
量,集体的力量源于成员的团结协作,所以,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各尽其能发挥所长,为集体作贡献,C 是正确的选项;ABD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总结归纳】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在共建中尽责,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
答。
5.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当你参与公益活动时,都会有千万人与你同行。
下列选项不属于公益活动的有(
)
A.在校认真学习,在家孝敬父母
B.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C.参加义务植树,保护生态环境
D.向所在地居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知识考点】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思路分析】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负责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负责任是现代社会的需要,负责任的人应做到尽心尽力,
认真负责,不负责任,害人害己。
【解答过程】公益活动是从长远着手,出人、出物或出钱赞助和支持某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
共关系实务活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选项 BCD 中的行为是积极
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选项 A 属于承担自己责任的表现,不属于公益活
动。
故选:A。
【总结归纳】仔细审题,理解责任的内涵,结合题意和教材中的基础仔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
6.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告诉我们(
)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
我国的最基本国情。
【解答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未变,仍然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符合题意;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A 错误;我
国还未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排除;C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总结归纳】解答此题要抓住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判断,排除错误项与干扰项。
7.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为此正确的做法是(
)
①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考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解答过程】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①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④符合题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无关,③排除。
故选:B。
【总结归纳】正确解答此题要明确题目要求,排除干扰项。
8.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下列选项体现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是
(
)
A.“礼之用,和为贵”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知识考点】中华民族精神.
【思路分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
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
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解答过程】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选项 C 的含义是为国
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选项 ABD 不符题意,
分别涉及到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冒险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故选:C。
【总结归纳】认真审题,紧扣题意,联系生活,结合教材中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知识有助于
解答本题。
9.小康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
)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坚持和完善平均分配制度
③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思路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理想承上启下的必经阶段。我们必须按照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共
同理想就将变成伟大的现实。
【解答过程】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
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不动摇;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
战略;弘扬民族精神;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