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满分 50 分;与历史同考,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 合题意) 1.2018 年 3 月 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这表明( ) A.法律是维护我们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体现公平正义的是( )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B.公平的实现不受任何限制 C.公平正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D.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3.如图漫画内容说明( ) A.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B.承担责任就要获得回报 C.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D.不承担责任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4.童谣: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 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这首童谣告诉我们( ) A.在集体中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 B.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5.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当你参与公益活动时,都会有千万人与你同行。 下列选项不属于公益活动的有( ) A.在校认真学习,在家孝敬父母 B.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C.参加义务植树,保护生态环境 D.向所在地居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6.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告诉我们( )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为此正确的做法是( ) ①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下列选项体现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是 ( ) A.“礼之用,和为贵”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9.小康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 )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坚持和完善平均分配制度 ③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7 年 11 月 17 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 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黄大发等人,勉励他们再接再励,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 作出表率。全国精神文明表彰大会的召开说明( ) ①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②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④党和国家重视发展先进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如图漫画《选择》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人的实际需要 ②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③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④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学习是人类的基本能力,是人民生活生存的一种方式”,考试作为检测学习效果的一把 尺子,往往给人们造成焦虑。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 ) ①考试难度过大 ②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个人的实际能力 ③仅以考试成绩来判断个人价值 ④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学习兴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 4 分) 13.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请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有哪些?(4 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 12 分) 14.材料一:中国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 础,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材料二:2018 年 3 月 1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了庄严 而又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进行宪法宣誓。宣誓 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 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 努力奋斗!”这一誓词字字千钧,激荡在 13 亿中国人民心中。这庄严神圣的一刻,必将载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
(2)材料二体现教材中哪些知识点?(至少答 3 点,6 分)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至少答 2 点,4 分) 四、探究与实践题(共 10 分) 15.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践行 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主题?(2 分) (2)请你列举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至少答 4 点,4 分) (3)为建设美丽家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几点合理化建议?(至少答 2 点,4 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 合题意) 1.2018 年 3 月 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这表明( ) A.法律是维护我们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知识考点】法律的特征.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解答过程】题干中十三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属于立法活动, 说明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 意。 故选:B。
【总结归纳】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题意,明确主旨。 2.“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体现公平正义的是( )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B.公平的实现不受任何限制 C.公平正义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D.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考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思路分析】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 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 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解答过程】公平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公平,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 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以此分析选项可知,王子犯法与 庶民同罪,体现了法律明确人人平等,体现了公平正义,A 选项符合题意;B 选项公平总是 会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C 选 项公平正义掌握在多数人手中;D 选项消除城乡差别不现实,排除。 故选:A。 【总结归纳】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要了然于心。选择时要认真探究看题肢是否符合题意, 防止错选漏选。 3.如图漫画内容说明( ) A.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B.承担责任就要获得回报 C.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D.不承担责任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知识考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思路分析】该题考查责任与角色的关系;不同的场合,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身份不同、 责任不同。 【解答过程】漫画说明了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 责任,所以 C 是正确的选项。AD 不符合题意;B 绝对。
故选:C。 【总结归纳】仔细审题、紧扣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4.童谣: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 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这首童谣告诉我们( ) A.在集体中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 B.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D.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知识考点】在共建中尽责.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创建美好班集体,.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密切,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 有组织的整体。美好的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集体生活 能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创建美好班集体,需要大家共同开拓进取,在共建中尽责、 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承担责任。 【解答过程】童谣旨在强调集体与个人的密切关系,说明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 量,集体的力量源于成员的团结协作,所以,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各尽其能发挥所长,为集体作贡献,C 是正确的选项;ABD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总结归纳】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在共建中尽责,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 答。 5.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当你参与公益活动时,都会有千万人与你同行。 下列选项不属于公益活动的有( ) A.在校认真学习,在家孝敬父母 B.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C.参加义务植树,保护生态环境 D.向所在地居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知识考点】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思路分析】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负责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负责任是现代社会的需要,负责任的人应做到尽心尽力, 认真负责,不负责任,害人害己。 【解答过程】公益活动是从长远着手,出人、出物或出钱赞助和支持某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 共关系实务活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选项 BCD 中的行为是积极 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选项 A 属于承担自己责任的表现,不属于公益活 动。 故选:A。
【总结归纳】仔细审题,理解责任的内涵,结合题意和教材中的基础仔知识有助于解答本题。 6.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告诉我们( )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 我国的最基本国情。 【解答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未变,仍然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符合题意;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A 错误;我 国还未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排除;C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总结归纳】解答此题要抓住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判断,排除错误项与干扰项。 7.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为此正确的做法是( ) ①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考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解答过程】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①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④符合题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无关,③排除。 故选:B。 【总结归纳】正确解答此题要明确题目要求,排除干扰项。 8.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下列选项体现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是 ( )
A.“礼之用,和为贵”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知识考点】中华民族精神. 【思路分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 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 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解答过程】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选项 C 的含义是为国 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选项 ABD 不符题意, 分别涉及到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冒险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故选:C。 【总结归纳】认真审题,紧扣题意,联系生活,结合教材中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知识有助于 解答本题。 9.小康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 )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坚持和完善平均分配制度 ③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思路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理想承上启下的必经阶段。我们必须按照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共 同理想就将变成伟大的现实。 【解答过程】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 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不动摇;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 战略;弘扬民族精神;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