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6 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最近,一则关于环保人士在公路边拾到 30 年前生产的食品包装袋的报道,再次引起 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高度管制,以下垃圾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随地填埋 B.分类回收 C.焚烧发电 D.生物降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随地填埋,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等,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 错误。B、分类回收,可转化为有用资源、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故选项垃圾处理 方法正确。C、焚烧发电,能将垃圾转化为电能,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D、生 物降解,能减少环境污染,故选项垃圾处理方法正确。故选:A。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2.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加土壤颗粒 B.加水溶解 C.振荡试管 D.用玻 璃棒蘸取清液 【答案】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3.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 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 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碳原子的数目 C.氢元素的化合价 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B、根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错误;C、根据化合价原 则可知,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故选项正确;D、反应中,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4.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溶解度/克 13.3 31.6 40 63.9 60 110 ) 80 169 100 246 A.20℃时,100 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 克硝酸钾饱 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 63.9 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 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 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答案】D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 5.某同学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3 条铜的“旅行路线”, 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那么,每条路线中可能都 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条路线:铜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得到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发生复分解 反应得到硫酸铜,硫酸铜和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铜;第二条路线:铜和氧气发生化 合反应得到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第二条路
线:铜和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硝酸铜,硝酸铜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故选 C。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二、非选择题 6.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 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 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答案】上升 Ca(OH)2 【解析】 试题分析:水和生石灰混合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 有色液体柱将上升,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是:CaO+H2O═Ca(OH)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Ca(OH)2。 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7.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 气瓶里的水。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 有 。 (2)实验中可观察到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 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答案】 。 (1)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3Fe+2O2 Fe3O4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8.利用结构图对一些化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如图表示了一些概 念间的关系,试回答: (1)若图中 A、B、C 代表酸、碱、盐三类物质,则大圈可代表 。 (2)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 A、B、C 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 (写 出一个名称即可)。 【答案】(1)化合物(或纯净物) (2)凝固(或液化、凝华)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9.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 1 2 3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入到充满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 酒精灯加热 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中用酒精灯加热 铝箔不燃烧,溶化后也不滴下, 外面立即形成一层薄膜 试回答下列问题: 铝箔剧烈人少,发出耀眼白光 镁条剧烈燃烧,发 出耀眼白光 (1)进行 1、2 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 有 实验 步骤 现象 关。
(2)某同学分析 1、3 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 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 是 。 (3)在实验 1 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体铝依然没有 流出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 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 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 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 【答案】 (1)浓度 (2)只用镁、铝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品种类太少 (3)氧气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验 1、2 不同之处是氧气的浓度不同,所以进行 1、2 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 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填:浓度; (2)只用镁、铝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品种类太少,不能得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 的结论;故填:只用镁、铝做实验,选择的金属样品种类太少; (3)液态铝会迅速和氧气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不会流 出来。故填:氧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 10.网传,84 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这是真的吗?兴趣 小组同学决定查阅资料并开展相关的验证实验。 (1)查阅后获知:这是真的,同时了解到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 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 84 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下列 提供的仪器,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用接口处字 母填写)。 (3)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通入到装有几只蚱蜢的集气瓶中,并进行观察,他们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 。
(4)为了探究处理多余氯气的方法,取两个相同的装满氯气的软塑料瓶,分别标上 A 和 B,向 A 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 B 瓶中倒入等量的水,充分振荡后, 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效果更好。 【答案】 (2)ae (3)氯气有毒 (4)A 瓶比 B 瓶更瘪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碱的化学性质 11.亚铁离子具有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功效,而三价铁离子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还会对 肝脏产生危害,维生素 C 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如图是某种补贴药 物说明书的部分信息。 (1)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多吃哪一类食物: 。 (2)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说明亚铁离子具有 (选填“氧 化性”或“还原性”)。 (3)某成人按此说明书连续服药 20 天,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多少毫克? 【答案】 (1)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2)还原性 (3)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 3360mg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食品、药品与健 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2.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 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 (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 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 (2)另取废水样品少量,滴加适量 Ba(NO3)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 有的酸根离子是 。 (3)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中含有一种酸,为测定其所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 水 200 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 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 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答案】(1)红 (2)硫酸根离子 (3)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4.9%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