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 (绍兴-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取用液体 B.称量 NaCl 质量 C.闻气体的气味 D.读取液体体积 2.(绍兴-7)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研究气压与流速实验 B.米勒实验 C.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研究地球形状实验 3.(绍兴-8)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硝酸铵属于氮肥 B.“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 C.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 D.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4∶3 硝酸铵 化学式 NH4NO3 净 重 50Kg 含氮量 ≥28% 4.(绍兴-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NaNO3 KCl CO H2 杂质 Na2CO3 K2SO4 CO2 HCl 试剂和方法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5. (绍兴-15)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 A.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 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实验的误差造成 6.(绍兴-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量 AgNO3 和 Zn(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7.(绍兴-2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 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 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 ) 从 原 子 结 构 模 型 建 立 的 过 程 中 , 我 们 发 现 (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8.(绍兴-26)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 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 E 点可表示+2 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⑴A 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⑵请写出 B 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 ⑶已知 C 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 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9.(绍兴-28)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 为 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1)本流程中“浓缩”、“结晶”属于 (2)滤液 2 中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3)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氯化钡晶体产量的有 变化。 (填化学式)。 (选填序号)。 ①将毒重石进行粉碎 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③将滤液 2 通入到滤液 1 中 10.(绍兴-31)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 2ml 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 2ml 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 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 pH<7,试管①中溶液 pH>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 2ml,逐滴滴 加 Na2CO3 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 实验结论。 。
甲 乙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 。 认为没有 H2SO4,其理由是 推理 1:含有 Na2SO4、Na2CO3 和 NaOH 推理 2:含有 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 (选填“1”或“2”)。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11.(绍兴-34)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 ;在过滤操作中,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 (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 管、玻璃棒 样品 10 克 加入稀盐酸 50 克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滤渣 5 克 加入稀盐酸 50 克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滤渣 2.1 克 (2)小华取 10 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 B 装置质量增加 了 4.6 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 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 _。 甲 水 乙 丙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 20 克稀盐酸加入到 1.25 克样品中,生成的 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 CO2 的密度为 1.8 克/升,求 该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2.A 13.C 1.B 12.D 21.(1)A (2)换用低倍镜 3.D 14.A 4.A 15.B 5.B 6.B 7.A 8.D 9.B 10.D 11.D 16.C 17.C 18.D 19.A 20.C (2)受精卵 远 (2)A、B、D 22.视网膜 23.(1)乙 24.(1)传染性 25.(1)< (2) 变小 26.(1)单质 (2) FeO 27.96 右 28.(1)物理 29.(1)小球到达斜面的高度 (2)1 与 2 30.(1)设置对照组 (2)能 (2)BaCl2 (3)①②③ (3)长度、材料 (3)有无脊椎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变大[来源:学*科*网] (3)4Fe(OH)2+O2+ 2H2O=4Fe(OH)3 (3)微生物可能来自软木塞(加热时间不够长)(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4)会 31.(1)两者发生了反应 (2)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 2ml 稀硫酸做比对实验 (3)试管①溶液 pH 大于 7(H2SO4 已经反应完或试管③中滴入 Na2CO3 无气泡) (4) l 32.(1)6.50 ⑵如图 (3)①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33.(1)杀死容器内原有的微生物 (2)B (3)25℃—42℃ 8 34.(1)79%(1 分) B(2 分) (2)B 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带出的水蒸气或 HCl 气体 (3)生成 CO2 的 m=ρV=1.8 克/升×0.244 升≈0.44 克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 X,则 (1 分) (1 分) CaCO3+2HCl=CaCl2+CO2↑+H2O 44 100 X 100:44=X:0.44 克 X=1 克 0.44 克 CaCO3%=1 克/1.25 克=80%(1 分) (4)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Y,则 CaCO3+2HCl=CaCl2+CO2↑+H2O 73 100 5 克 50 克 Y 100:73==5 克:50 克 Y Y =7.3%(2 分) (l)R 总=_U/I=8V/0.1A=80Ω R0=80Ω—20Ω=60Ω (2)受到的压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短(2 分) (3)模拟电路最大载重时弹簧长度为 24 厘米,20Ω/40 厘米=R1/24 厘米 R1=12Ω I=UR=8V/(60Ω+12Ω)=0.11A(1 分)
故选 R3 电阻(1 分) 最大载重电流 I=U/R=8V/(5Ω+12Ω)=0.47A(1 分) (1)非特异性(2 分) (2)A、C(2 分) (3)c(1 分) (4)①P=UI=200Ah×380v/3.8h=20000W(2 分) ②v=54 千米/时=1 5 米/秒(1 分) 匀速行驶时 f=F=P /V=36000 瓦/l5 米/秒=2400 牛(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