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广西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A 卷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 80 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_________。 2. 东汉班固在《_________》中已明确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转注、假借” 之造字法。 3.可以克服编年体“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和纪传体“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 缺点的记述体裁为_________体。 4. 中国历史的准确纪年,是从_________共和元年即公元前 841 年开始的。 5.唐初的诗歌风格受到了梁代“_________诗”的影响。 6.《诗经》中有篇目无文辞的是“_________”。 7.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拥有《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蛙》等作品的第一 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是_________。 8. 淮阳太昊陵为历朝历代的太昊_________专祀地。 9. 秦王嬴政改“封建制”为_________。 10. 世界三大男高音指的是帕瓦罗蒂、_________和卡雷拉斯。 11.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 12.历史上所谓的“三王”一般是指:夏禹王、商与_________。 13. 杭州 G20 峰会以“构建_________、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 14. 京剧流派“梅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15.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_________》。 16. 到了我国_________时期,茶已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 17. 2017 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城市是_________。 18. _________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19. “康梁变法”又称为_________。 20.南渊清安、高向玄理等仿照中国井田制度实行班田制,促成了日本 的 。 21.乾隆帝书房“三希堂”中珍藏的三件稀世珍宝分别是______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 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 22.清代吴敬梓的小说《__________》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23.“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是小说《________》中的回目。 24. 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文化。 25. 2017 年 9 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__________举行。 26. 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包括__________、曲阜孔庙、嵩山中岳庙。 27. 朱熹提出了六条读书原则:“居敬持志”、“循序渐进”、“__________”、“虚心涵咏”、“切 记体察”、“着紧用力”。 28. 成语“鸡鸣狗盗”出自__________及其门客之间的故事。 29. 1912 年元旦,__________宣告成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到此结束。 30. 文化适应的过程包括蜜月期、__________、恢复期、适应期。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伊朗和伊拉克的穆斯林主要以逊尼派为主。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唐代欧阳询的《醉翁亭记》。 3. 最能反映父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的“龙山文化”。 4. 中国八大菜系中的江苏菜,主要指淮扬菜。 5. 科举制度始创于唐代贞观年间。 6. “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莫尔的名言。 7. 左宗棠在虎门将鸦片全部销毁,并禁绝英商再度输入鸦片。 8. 秦代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9. 在东汉时期,就已有专门主管水利工程的官员和机构。 10. 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带有宗教色彩,而中国的姓氏则主要是宗法色彩。 11. 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 12. 以李鸿章为首,开展一个国力自强的运动,其主要内容为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购买枪炮机 器,在国内设立工厂,开发矿山等,史称“洋务运动”。 1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体现了儒家思想。 14.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5. 洪秀全占领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 )。 D.阳关三叠 B. 恒山 C. 泰山 D. 衡山 B.荆州 C.西安 D.开封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5 分) 1. “五岳”中的“南岳”指的是( )。 A. 华山 2. 下列选项中不是古琴名曲的是( A.梅花三弄 B.空山鸟语 C.胡笳十八拍 3. ( )不是“七大古都”之一。 A.洛阳 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出自托尔斯泰的( )。A.《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B.《复活》 C.《红与黑》 D.《安娜•卡列尼娜》 5.印度的两大史诗分别是()与《罗摩衍那》。 A.《沙恭达罗》 B.《鸠摩罗出世》 6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是由( A.蓝、黄、黑、红、紫 C.蓝、黄、黑、绿、红 7.“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是《红楼 梦》 中( A.贾元春 8.下列( A. 贤良方正 )五种颜色组成。 B.蓝、黄、白、红、黑 C.蓝、绿、褐、黑、红 C.《云使》 D.《摩诃婆罗多》 )项不是汉代察举的科目。 )的判词。 B.孝廉 C.易经 D.秀才 B.王熙凤 C.妙玉 D.林黛玉 C.刀削面 B.老友粉 9.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不属于广西“名特小吃”的是( )。 A.螺蛳粉 D.龟苓膏 10.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源于( )。 A.淝水之战 B. 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 长平之战 11.“三星高照”作为我国古代的祝福用语,其中“三星”是指哪三星( )。 A.福星、禄星、寿星 C.启明星、智多星、北斗星 1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B.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 D.金星、火星、水星 )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B.宋之问 B.王符 C.王充 D.董仲舒 B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D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A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C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13.最早明确提倡人为声律的文学家是( )。 A.沈约 C.庾信 D.沈佺期 14. 《论衡》是汉代思想家( )批判谶纬学说的作品。 A.班固 15.不属于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的是( )。 A.拉美特利 B.康德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16.“道法自然”是( )的观点。 A.老子 B.荀子 C.韩非子 17.道教一般把位于陕西省周至县( )当作最早的道观,它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地”。 A.太清宫 18.“知行合一”是( )提出的主张。 A.朱熹 19.清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认定中俄边境,平顶准格尔部、和硕 特部和回部,把( A.新疆 青海 蒙古 西藏 C.云南 新疆 青海 蒙古 20.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以( A.黄巢 )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B.广西 新疆 青海 蒙古 D.蒙古 新疆 蒙古 四川 B. 楼观台 C.白云观 D.李自成、张献忠 C.陈胜、吴广 B.洪秀全 B.周敦颐 D.永乐宫 C.陆九渊 D.王守仁 )为首。 D.孟子 21.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于今年 9 月 15 日一经 登场便再现“故宫跑”。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极少公开亮相的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的作者是()。 A. 张择端 B.吴道子 C.王希孟 D.赵 佶 22.()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A.《野草》B.《集外集》 C.《朝花夕拾》 D.《彷徨》 D.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 )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 清政府先后跟外国侵略者签订了( )。 B. 守岁 C. 贴春联、挂年画 D. 吃饺子 B.《逻辑学》 C.《论自由意志》 D.《忏悔录》 ( )既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各门科学的奠基人。 23.春节也叫“过年”,传说和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人们为春节所做的一些准备 和活动,据说也和驱赶这种怪兽有关。下列活动和“年”这种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 A. 放爆竹 24. A.柏拉图 25. A.《理想国》 26. A.《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 《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27. A.《任氏传》 28. A. 俄罗斯 B.南非 C.印度 D.阿根廷 29. A.黄色和蓝色 30. A.睡莲 B.百合 C.茉莉 D.兰花 C.黄色与红色 泰国人称之为“母亲之花”的是( )。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 )。 B.《莺莺传》 C.《离魂记》 D.《李娃传》 下列选项中不是“金砖五国”的是( )。 在中国人的颜色信仰中,自古以( B.青色和红色 D.红色与黑色 )为贵。
“上帝已死”是( )的第一篇宣言。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 ( )是法国小说家罗曼·罗兰的作品。 C.诗界革命 D.文界革命 )的名言。 31. A.五四文学革命 B.小说界革命 32. A.叔本华 B.弗洛伊德 C.尼采 D.斯宾塞 33.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包法利夫人》 C.《巴巴拉少校》 D.《悲惨世界》 34.( )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A.清明节 B.劳动节 35.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接受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为逐渐适应期,也被称为文 化()期。 A.关键 B.磨合 C.接受 D.调整 C.端午节 D.中秋节 贰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 30 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就汉语课型特点而言,___________课的主要特点是基础性和综合性。 2. 大脑左半球额叶下后部是语言表达的中枢,该区被称为___________区。 3. 第二语言习得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大量的___________输入。 4. 视听法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展示语言材料,受到完形心理学影响,强调完整地 感知事物,也被称为___________法。 5. 语法解决的是表达是否正确的问题,语用解决的是表达是否___________的问题。 6. 隐形偏误与显性偏误最大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是否违反句法规则。 7. 对母语非汉语学习者习得“了 1”“了 2”的研究属于中介语发展的_________研 究。 求。 8. 专用汉语,即专门用途汉语的出现,体现了学习者对___________汉语知识的需 9. 学习者通过原有的知识以及新获得的语言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或推理等活动以内 化规则,这类行为属于___________学习策略。 10.元语言功能指学习者运用语言来分析和描述语言,如“SVO”,这一功能主要关 注于对语言___________的思考。 五、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一种语言能力,也是一种交际能力。 2. 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也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对学习起决定性的影响。 3. 在第二语言领域,互动是语言教学的主流方式,与语言输入环境有着密切关联。 4. 东方国家的人较为含蓄委婉,因为他们生活在低语境的语言交际环境之中。 5. 一般而言,语言测试中的诊断测试又被称为学能测试或者性向测试。 6. 中国人认为西方人流行的 AA 制是他们过于精明,这属于文化过滤现象。 7. 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说和写的应用是检验假设的最好方式。 8. 二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规则感到模糊,不得不从已知语言素材中搜索,因此,常 常导致“形成系统中偏误”的产生。 9. 外国儿童来华生活一段时间后,大多能自然习得汉语,这是由于其语言参数值得 以重新设置的结果。 10. 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因此汉语教学中应该大量介 绍汉民族思维特点及其规律。 六、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我 国 第 一 个 从 事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的 专 门 机 构 叫 做 ( ) 。 A. B. 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五华书院
D. 内容 D. 话题 )之一。 D. 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专业汉语教材跟通用汉语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 )。 语音教学中为了区分送气和不送气音所采用的纸片吹气演示手段属于( )。 C. 暨南学堂 2.为 有 效 开 展 班 级 教 学 活 动 , 教 师 应 该 重 点 了 解 的 是 学 生 的()。 A. 母语背景 B. 性格特征 C. 个人喜好 D. 学习风格 3. A. 直观法 B. 夸张法 C. 展示法 D. 对比法 4. “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A. 方法 B. 目的 C. 技巧 5. A. 语音 B. 词汇 C. 语法 6. A. 语言 B. 文化 C. 心理 D. 人际 7.合法的外国人话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 简化 8.汉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 ()。 A. 文化知识 9.教师安排的以下教学活动中,体现“交际法”理念的是 ()。 A. 分角色朗读对话 C. 听指令完成句子 社会距离和( )距离是分析文化适应程度最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 B. 看图说话 D. 根据情境角色扮演 B. 交际意识 C. 文化意识 D. 国际视野 B. 异化 C. 繁化 D. 规则化 10.为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外籍人士在国际环境下社会生活及日常工作中实际运用汉语的能 力,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研发了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简称()。 A. HSK B. HSKK C. TEST D. GMAT 叁 材料分析与写作(共 40 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自己命题,写一篇 1000 字以上的论说文,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 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当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时,母语者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发 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谈话者的话语特征显示出一个意义协商 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为了避免交流困难,二是当困难出现时进行补救。为了适应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母语者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调整,当这种互动调整发生时, 习得是可能的,而且将促进习得过程。你如何评价这类现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