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宁夏中卫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宁夏中卫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2 分) 1.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A.辽宁省、山东省 B.辽宁省、天津市 C.河北省、天津省 D.山东省、江苏省 2.如图为我国沿 32°N 的地形剖面图,此图主要反映了我国东西方向的( ) ) A.地形特征 B.地势特征 C.经度范围 D.海陆位置 3.下列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从左到右,一次对应的城市是( ) A.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B.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C.哈尔滨、武汉、广州、北京 D.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4.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 A.珠江、长江 B.黄河、松花江 C.珠江、黑龙江 D.长江、塔里木河 5.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 是( ) )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6.上周末,银川市的王师傅在家收到从昆明网购来的一箱新鲜荔枝,你认为送达这箱荔枝 的最佳联运方式是( A.铁路、公路运输 B.内河、公路运输 C.航空、公路运输 D.航空、铁路运输 )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8 分) 7.阅读下面的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内容要求: 世界主要国家陆地与海岸线位次比较表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陆地 海岸线 面积(km2) 位次 长度(km) 位次 1710 997 960 937 851 768 297 1 2 3 4 5 6 7 约 40000 约 20000 约 18000 22680 约 7400 20125 6083 1 4 5 2 6 3 7 ( 1)在我国 14 个陆上邻国中,领土与我国接壤里程较长的两个国家是蒙古和 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2)“世界主要国家陆地和海岸线居世界位次”表明,我国 既是世界上的 国,有利于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发展陆路国际贸易,也是 发挥 (3)按照低、中、高纬度地带划分(<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为高纬),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 充足. 运输运载量大、运费低的优势,发展远洋国际贸易. 纬度地带,四季分明;少部分地区处在低纬度地带, ; 和 . 大 大国,有利于充分 8.读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要求: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们共同的地区优势是都靠近 ;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 级阶梯,它 .
(2)图中丙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是 沿岸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3)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 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原则,该地区主要适宜发展 是 势条件之一. ;同时,应用先进的 ,由于长江丰富的流量和较长的汛期,对 和 便捷的 运输条件. 和丘陵为主,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 培育优良品种,也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 业,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2 分) 1.【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 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 18000 多千米,我国临海的省区有 14 个,自北向南依次 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 广西. 其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辽宁省、山东省;依据题意. 故选:A. 2.【考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 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 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解答】解: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据图可知,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状分布,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 故选:B. 3.【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 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 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①冬季气温最低,所示的是哈尔滨,图②冬季气温较低,所示的 是北京,图③冬季气温较高,所示的是武汉,图④冬季气温最高,所示的是广州,四个城市 由高纬到低纬依次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4.【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 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 河流进入枯水期.
【解答】解: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如珠江、长江等,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 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如黄河、松花江、黑龙江等,流 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故选:B. 5.【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 尘暴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边疆地区,东北平 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解答】解:西北地区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严寒.所以, 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 是西北地区. 故选:D. 6.【考点】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 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解答】 解:人们出行大多希望尽快到达,所以远距离出行多乘飞机或者乘火车,近距离 多乘汽车.有时为了欣赏河流两岸的风景,也有专门乘旅游船的.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 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 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 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所 以送达这箱荔枝的最佳联运方式是航空、公路运输. 故选:C.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8 分) 7.【考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 2 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14 个,分别是:朝鲜、 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 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 斯坦、印度、尼 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 18000 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 球;从 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 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 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 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解:读图及表格可知: (1)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 2 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14 个;我国海岸线长约 18000 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其中领土与我国接壤里程较长的两个国家是蒙 古和俄罗斯;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 (2)从“世界主要国家陆地和海岸线居世界位次”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的陆地大国, 有利于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发展陆路国际贸易,我国也是海洋大国,有利于充分发挥海洋 运输运载量大、运费低的优势,发展远洋国际贸易. (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 地区.可判定,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地带,四季分明;少部分地区处在低纬度地带, 热量充足. 故答案为:(1)俄罗斯;朝鲜;越南;(2)陆地;海洋;海洋;(3)中;热量.
8.【考点】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京津唐、 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 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 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解答】解:(1)读图可知,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都分 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靠近交通港口,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煤铁海盐等资源; (2)丙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其中上海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的核心,南京和杭州分别是其北翼中心和南翼中心城市;上海也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最 大的港口.由于长江丰富的流量和较长的汛期,对沿岸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 便捷的内河运输条件. (3)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按照因地 制宜的原则,该地区主要适宜发展种植业,同时,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也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 条件之一. 故答案为: (1)三;交通港口;煤铁等资源;(2)上海;水源;内河;(3)平原;种植;湿润、半湿 润的平原;生物技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