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江苏无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其中(3)(4)两题还需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10 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2)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黄河远上白云间,
(4)竹外桃花三两枝,
。(王之涣《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七律·长征》)
(7)李商隐《无题》诗中的“
,
”,以
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感人。
2.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1) xuàn
丽 (2)chóu
怅 (3)言简意 gāi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
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 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欠,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妹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崩:古代称皇帝死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D.欲报.之于陛下也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报:报答
秋:秋天
懈:松懈
)
A.《汤姆,索亚历险记》“铁钳甲虫戏弄小狗”的故事中,汤姆觉得去教堂做礼拜若能
碰到点新鲜事儿还是挺有趣的。
B.《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
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
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
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D.《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
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 分)
当下宋江看视 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A 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
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
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A 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
选文中 A 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哪些思想性格?
二、阅读与赏析(45 分)
(一)(14 分)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
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
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
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
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
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蹦迪,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
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
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
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接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
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有删改)
【注】①抚按:官职名。
7.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3 分)(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B.苛政猛于.虎也
D.达于.汉阴
)
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
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
蝗灾。
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
祀。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立捕治.之:
(2)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3)御史以闻.:
(4)明年卒.: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幼学执敏置诸狱。(2 分)
(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2 分)
(二)(4 分)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
种名贵的熏香。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 分)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 分)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 分)
(三)(9 分)
黑白双风暴
①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
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明被迫沦落他乡。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改造
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②19 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能发展西部又能解
决饭碗的聪明之举。1860-1890 年,90 万平方公里处女地被开垦。孰料过度垦牧造成大面积
沙化,20 世纪 30 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1932 年爆发 14 次,1933 年达 38 次,1934 年春
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扫荡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国小麦减产 1/3。1935 年,震惊
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 2400 公里、南
北宽 1440 公里、高约 3 公里的“黑龙”,3 天中横扫了美国 2/3 的地区,把 3 亿吨肥沃的
地表土送进了大西洋。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 万农民逃
离西部地区。当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苏联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教训。从 1954 年开始,为“让荒地服务于社会主义”,
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 年之内开垦了约 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
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 2/3。但植被和表土结构被破坏的结果是:1960 年 3 月和 4 月两次出现
了大面积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 20 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
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尘雾迷漫。
④比黑风暴波及更广、持续更长且已覆水难收的是同时发生并绵延至今的白风暴。前苏
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
源——阿姆河调水灌溉 10 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带来了一
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 年间湖岸
线后退 10 至 20 公里,成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
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 60%的新垦区,使其成
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2.阅读第②段,请简要概括美国黑风暴具有哪些特点?(每点不超过 6 个字)(3 分)
13.通读全文,请简要说明第④段中“创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义。(3 分)
14.第④段画线句中“永久性”一词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3 分)
(四)(18 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
天天黑之后,我 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
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
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
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
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
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
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
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
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
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
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
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
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
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
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
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⑩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
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⑥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巳司空见惯,所以没
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⑩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
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
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
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⑩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⑥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
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⑩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
一般井然有序。
⑥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⑩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
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⑩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巳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④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
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⑨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
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
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
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
痛与希望……
(有删改)
15.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 。(3
分)
①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④
16.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17.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8.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⑩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4 分)
19.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3
分)
三、表达与交流(60 分)
20.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
是人生必修课”为题写一篇文
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 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7 年江苏无锡中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1.(1)思而不学则殆 (2)天街小雨润如酥 (3)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
(4)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5)山重水复疑无路 (6)万水千山只等闲
(7)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1)绚 (2)惆 (3)赅
3.D
4.B
5.D
6.武松不爱钱财、不恋权贵、看破红尘。
7.A
8.C
9.(1)惩治,治罪 (2)皆,都 (3)使……听到 (4)死
10.(1)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安置在监狱中。 (2)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
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
]
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
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
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12.爆发次数多(爆发频繁)、涉及范围广、破坏力强(危害大)。
13.指人为地、大规模地过度改变自己生态环境的行为,含有否定意味。
14.“永久性”表示永远长久,该句表明了被白风暴毁灭的新垦区成为生命的禁区,突
出了白风暴危害的严重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
捞月亮;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16.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
的情节作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
对比)。
17.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
爱。
18.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
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
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
事物。
19.“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
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
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20.范文:
改变自己是人生必修课
曾几何时,我为自己的平庸与碌碌无为而愤恨过,为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懊恼过。
总觉得自己无论是相貌还是学识均不如别人。越是这样想我就越泄气。更可悲的是我陷入了
迷途,我开始刻意的伪装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生怕被别人发现。我愧疚,我苦恼,我恨
自己太没用,这一切的一切将我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无意中,一段话让我有所感悟。茉莉木兰香气袭人,但不够艳丽。牡丹雍容华贵,却少
了些馨香。而玫瑰虽色香俱全,却又浑身是刺。对呀,我为什么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
呢?为什么总喜欢拿自己的缺点去比人家的优点,拿自己的劣势去比人家的优势呢。如果说
熊猫因为温驯而被人瞧不起,就变得同老虎一样凶残,羊因为善良而被视为傻,就变得同狼
一样凶狠,那多可怕呀。玫瑰削去刺。牡丹有了馨香,这样千篇一律又有何意义呢?
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要设法去弥补。当不满足于现状时,就要用行动去改变自己。
是啊,我有太多的希望要去拥抱,有太多的追求要去实现。一个人只有不断审视自己,不断
矫正自己,不断鞭策自己,才能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而今,我切切实实意识到,作为男子汉,应该顶天立地。要顶天立地,就要从小事做起。
现在理想与危机同在,信念与逆境共存。既然有了前行的理想,就应敢于挑战自己,在人生
的征途中要做一名刀枪不入的勇士。尽管目前我的成绩依然没有很大提高,但我一直在努力,
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撒下希望的种子,用奋斗扎下牢实的根,用热情浇灌理想之花,不求
硕果累累,但求青春无悔。
因为生命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的,人生的意义是由崎岖通向平坦的,水若停滞,即失其
纯洁。心不活动,精气力销,人就应该这样,在平凡中不断追求卓越,在成长中不断超越自
我,在生命的征途中不断铸就辉煌。今日不留余力,明天就不会遗憾。滚滚长江水,漫漫人
生路。走在茫茫天地间,天在我头顶,地在我脚下,朝着前方顶风而行,风雨兼程。每一次
改变总会伴随着痛苦,如蝴蝶破茧,如雄鹰折翅,而痛苦过后则是生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