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1. 古罗马的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三原则是:
A. 适用、经济、美观
B. 材料、结构、建造
C. 比例、尺度、柱式
D. 适用、坚固、美观
2. 建筑起源于原始人类为了避风雨防野兽而造的:
A. 房屋(building)
B. 遮蔽物(shelter)
C. 空间(space)
D. 洞穴(cave)
3. 下面哪个陈述最准确地表达 Architecture(建筑学)的含义?
A. form and function of building
B. science and art of building
C. art and style of building
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注:building—房
屋
science—科学 design—设计
form—形式
art—艺术
Function—功能
style—风格
construction—建
造
and—和
4. 通常所称学院派的建筑教育体系是指:
A. 巴黎美术学院体系
B. 鲍豪斯体系
C. 雅典学院体系
D. 莫斯科建筑学院体系
5. 帕第侬神庙ft花下的水平檐口:
A. 平直度很高,反映了古希腊精确的施工水平
B. 中间微微拱起,预留了将来沉降的余量
C. 中间微微拱起,利用透视规律,使其观看起来显得更高大
D. 中间微微下垂,利用透视规律,使其观看起来显得更高大
6.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达 138 米,是个体量巨大的建筑物,但看上去并不显得有那么巨
大,其原因在于:
A. 透视感造成的
B. 要看到全貌,需离得很远
C. 把通常的建筑构件和建筑元素同比地放大
D. 前面的广场太大,建筑物就显得小
7. 关于建筑中空间序列(space sequence),以下论述中,哪一个不属于其范畴?
A. 综合地运用对比、重复、过渡、引导第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吧建筑中各个空间组
1
织成一个有序的、有变化的、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
B. 建筑中各个空间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人在其间生活工作需要在一系列空间中活动
C. 人对建筑的观赏是一个有时间历程的运动过程,在这一点上建筑可以比拟于音乐
D. 某一形式的空间的重复或再现,不仅可以形成一定的韵律感,而且对于衬托主要空
间和突出重点、高潮也是有利的
8. 第 20 次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大会通过了:
A. 《北京宪章》
B. 《里约宣言》
C. 《雅典宪章》
D. 《巴塞隆那宣言》
9. 第 20 次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大会的主题是:
A.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B. 城市化中的建筑
C. 面向 21 世纪的建筑学
D. 全球化趋势下的建筑
10. 在公共建筑中,尽管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概括为:
A. 辅助使用部分、主要使用部分、设备空间部分
B. 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C. 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设备空间部分
D. 过渡空间部分、主要空间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11. 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空间形式,它们是:
A. 走廊、楼梯、电梯与自动扶梯
B. 门厅走道、楼梯、电梯
C. 水平交通、垂直箭筒、枢纽交通
D. 主要交通、次要交通、枢纽交通
12. 在功能分区和组织中,可以用“近”、“净”、“静”、“境”四个字素,表达其要求的是下述中
哪一类建筑?
A. 剧院
B. 旅馆
C. 医院
D. 学校
13. “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可以考虑分区入场,分区疏散”,“出入口可以考虑合
用”,“应采用平面的与立体的两种方式组织疏散”。以上有关人流疏散的描述是针对下列哪
一类建筑的?
A. 影剧院
B. 会堂
C. 体育场(馆)
D. 火车站
2
14. 在处理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时,常常会引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
则摒之,嘉则收之”,这些话出自于:
A. 计成的《说园》
B. 钱泳的《履园丛话》
C. 计成的《园治》
D. 钱泳的《说园》
15.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
利,无之以为用“。这段文字精辟地论述了空间与实体的辩证关系。此段文字出自于:
A. 《逍遥游》
B. 《道德经》
C. 《考工记》
D. 《吕氏春秋》
16. 下面三个建筑平面分别是:
A. 巴塞隆那博览会德国馆、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德国布莱梅福克博物馆
B. 巴塞隆那博览会德国馆、纽约世界博览会巴西馆、布鲁塞尔博览会芬兰馆
C. 格罗庇乌斯设计的巴塞隆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 凡 德罗设计的柏林现代艺术
馆、阿尔托设计的赫尔辛基博物馆
D. 密斯 凡 德罗设计的巴塞隆那博览会德国馆、尼迈亚设计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巴西
馆、阿尔托设计的赫尔辛基博物馆
17. 下列三个建筑分别是:
A.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墨西哥国会大厦、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
B. 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巴西利亚国会大厦、纽约联合国总部
C. 日本大阪市政厅、墨西哥国会大厦、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
D. 日本大阪市政厅、巴西利亚国会大厦、纽约联合国总部
18. 判别下图是哪类建筑
3
A. 交通建筑
B. 展览建筑
C. 体育建筑
D. 观演建筑
19. 按照我国的情况,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的层数分别是:
A. 1~2 层、3~7 层、8~12 层、12 层以上
B. 1~3 层、4~6 层、7~9 层、10 层以上
C.
D.
1~3 层、4~7 层、8~12 层、12 层以上
1~2 层、3~7 层、8~10 层、11 层以上
20. 判断下图是什么建筑
A. 幼儿园
B. 疗养院
C. 郊区联排住宅
D. 度假旅馆(客房部)
4
21. 国家科委和建设部推动的“2000 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是:
A. 建立小康住宅标准,建设小康住宅示范工程,推进我国城乡小康住宅建设
B. 为适应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确立小康型城乡住宅的模式
C. 为适应我国进入小康社会,通过示范小区的建设,推进小康型城乡住宅产业的发展
D. 以科技为先导,以示范小区为载体,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构建新一代住宅产业
22. 家庭人口结构中“主干户”是指:
A. 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B. 一对夫妻和一个子(或女)所组成的家庭
C. 一对夫妻和其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D. 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23. 住宅空间的合理分室包括:
Ⅰ.功能分室
Ⅱ. 生理分室
Ⅲ. 行为分室
A. Ⅰ、Ⅱ
B. Ⅰ、Ⅲ
C. Ⅱ、Ⅲ
D. Ⅰ、Ⅱ、Ⅲ
24.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按住宅的层数;或按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多
少米以上时必须设置电梯;以及每栋楼至少需要设置两步电梯的高层住宅的层数,此三
者应为:
A. 7 层及 7 层以上,17m,14 层及 14 层以上
B. 9 层及 9 层以上,22m,15 层及 15 层以上
C. 8 层及 8 层以上,19m,15 层及 15 层以上
D. 7 层及 7 层以上,16m,12 层及 12 层以上
25. 我国塔式高层住宅,T 形、Y 形、蝶形平面形式多用于和地区?而十字形、井字形、
风车形平面形式多用于何地区?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 北方,南方,日照
B. 北方,南方,通风
C. 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经济
D. 大城市,中小城市,结构技术
26. 工业化住宅方案设计中,解决多样化与规格化矛盾的基本方法是:
A. 模数制、系列构件和灵活装配的方法
B. 模数网络、模数构件和基本块组合的方法
C. 模数制、标准构件和构件组合的方法
D. 模数网络、系列构件和构件组合的方法
27. 下列著名公寓与设计者的对应关系哪一个是错误的?
A. 马赛公寓——勒 柯布西埃
B. 干城章嘉公寓——杨经文
5
C. 芝加哥湖滨公寓——密斯 凡 德罗
D. 米拉公寓——高迪
28. 关于室内设计含义的陈述,下列哪一条较为准确和全面?
A. 它包括装饰、家具、陈设等的设计和布置,以形成一定艺术风格的室内环境
B. 岁室内地面、墙壁、天花、门窗进行装修设计,对灯具、厨卫设备、家具、陈设等
进行选择和布置,既考虑实用,又考虑美观
C. 它是由室内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装修公司进行施工,不同于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专
业领域
D. 根据室内空间的实用性质和环境条件运用物质技术和艺术手段,一功能合理、舒适
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和审美要求为目的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设计
29. 在住宅室内设计时,为了增加局势的“宽敞感”问才去的下述措施中,哪条是没有效果
的?
A. 使人坐下后的视平线高度适当减低
B. 采用浅色和冷灰色调
C. 对室内空间按功能组团进行划分
D. 消弱主景墙面的“图形”性质,而增加其“底”(背景)性质
30. 按照人体测量学的原理,在楼梯设计中,下列陈述哪一个是不合适的?
A. 楼梯栏杆的安全高度按男性身高幅度的上限来考虑
B. 楼梯踏步的高度按女性身高平均高度来考虑
C. 栏杆间距的净空尺寸按女性身高平均高度来考虑
D. 楼梯上方的净空高度按人体身高幅度的上限来考虑
31.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哪个朝代的家具被公认为水平最高?
A. 清朝
B. 明朝
C. 宋朝
D. 唐朝
32. 颜色的三属性是:
A. 色相、明度、彩度
B. 冷色、暖色、中性色
C. 亮度、纯度、对比度
D. 对比、调和、渐变
33. 在观看红色(墙面)一段时间后,在看白色墙面:
A. 会有段时间的红色感,这是“视(觉)惰性”的表现
B. 会有段时间的绿色感,这是视觉的“补色效应”
C. 短时间内感到白色墙面显得更白,这是视觉的“对比效应”
D. 短时间内感到白色墙面显得距离变近,因为红色有“收缩”感,而兰色有“扩张”
感
6
34. 内墙以大理石饰面或以木材饰面,给人的感觉差异主要是因为:
A. 两者的颜色不同
B. 两者的质感不同
C. 两者的品位不同
D. 两者的构造不同
35. 我国当前是处于城市化的何种阶段?
A. 程度很低的阶段
B. 稳定的阶段
C. 加速发展的阶段
D. 发展缓慢的阶段
36. “在拥挤的公交汽车上,陌生人可以贴身而立,但在大街上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段
陈述用以说明:
A.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际距离可以不同
B. 在不同的功能活动中,人际距离可以不同
C. 在不同的人群中,人际距离可以不同
D.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际距离可以不同
37. 美国景观建筑师奥姆斯特德 1858 年创造了“景观建筑师”(landscape architect)一
词,开创了“景观建筑学”(lanscape Architecture),他把传统园林学扩大到:
A. 城市景观设计和大地景观规划
B.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和国家公园规划
C. 城市公园系统设计和区域范围景观规划
D. 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8. 在一下关于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叙述中,哪一条是完全正确的?
A. 20 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它强调知觉的整体性,即“有组织的整体”
B. 1912 年由德国人Gestalt 创立,发展成为 20 世纪重要的心理学派,它强调知觉
觉得整体性,其“图底关系”,“群化原则”,“单纯化原则”已被引用到现代建筑构图理
论中
C. 20 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它强调知觉的整体性,即“有组织的整体”
D. 20 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发展成为 20 世纪重要的心理学派,它的生态知觉理论认
为, 知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感知觉是集体对环境进化适应的结果
39. 集合住宅设计不当,造成住户间“对视”,即一户可以看到另一户的居家生活,这个问题主要是:
A. 私密性丧尸(或不够)的问题
B. 两户间距离太近的问题
C. 噪音干扰的问题
D. 邻里交往的问题
40. 生态建筑的宗旨,通常有三大主题,下列陈述中哪一个不属于这个宗旨?
A. 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7
B. “以人为本”,满足人类的要求
C. 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D. 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融合
41. 1992 年 6 月在巴西找拉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02 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
加, 下列哪一个陈述不是该大会的内容?
A. 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B. 通过了《里约宣言》
C. 通过了《21 世纪议程》
D. 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
42. 下列关于城市热岛现象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 城市上空的大气逆温层会加剧热岛现象
B. 热岛现象一般白天比夜间严重
C. 大量的地面硬质铺装会加剧热岛现象
D. 地形条件会影响热岛现象
43. 通常说的四大环境污染是指:
A. 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物种绝灭
B. 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垃圾)、噪声
C. 沙尘暴、污水排放、废气排放、氟里昂泄露
D. 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化学污染、光污染
44.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passive solar building)是指:
A. 这种太阳能建筑不借用泵、风机来输运太阳能,不用光电转换系统把太阳能转换成
电能
B. 这种太阳能建筑是属于传统地使用太阳能的乡土建筑, 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C. 这种太阳能建筑是对太阳能的被动使用,即有太阳时有效,无太阳时(阴天、夜间)
无效
D. 这种太阳能建筑的设计者不具主动权,要依从居住者的要求
45. 下述能源类型中哪种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A. 地热能
B. 化石能
C. 太阳能
D. 生物能
46. “green architecture”(绿色建筑)是指:
A. 安全、健康的建筑
B. 环境绿化很好的建筑
C. 节约能源的建筑
D. 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