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安徽宿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 17 小题,满分 4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2 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
符合题意)
1. 小明为病愈康复期的奶奶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A. 凉拌西红柿
B. 清蒸鱼
C. 紫菜汤
D. 米饭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西红柿是蔬菜,富含维生素。
B. 鱼是肉类,富含蛋白质。
C. 紫菜中碘元素较多,富含无机盐。
D. 米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B。
2. 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键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
食安全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 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
害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正确。
B.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可以减少水与土壤污染,防治病虫害,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正确。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助于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环境,正确。
D. 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很多难以使用蒸煮等方法除去,错误。
故选:D。
3. 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
B. Al2O3 中 Al 为+2 价
C. 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错误。
B.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氧化铝中氧元素为-2 价,所以铝元素为+3 价,
错误。
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硬铝是铝的合金,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正
确。
D. 地壳中含量前 5 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所以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错误。
故选:C。
4. 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 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含有 O2
C. 属于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B. 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详解】A. 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不含氧气。错误。
B. 物质由元素组成,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正确。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荷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不是
氧化物。错误。
D. 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1):(14×1):(16×2),碳元
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选:B。
5. 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
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玻璃棒
B. 酒精灯
C. 漏斗
D. 试管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需要计算、称量(使用托盘天平、药匙)、
量取(使用量筒、胶头滴管)、溶解(使用烧杯、玻璃棒)。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进行溶解(使用烧杯、玻璃棒)、过滤(使用铁架台、烧杯、
漏斗’玻璃棒)、蒸发(使用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玻璃棒)。
所以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 A。
6.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B
C
D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
发生了乳化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 K2CO3) K2CO3 属于复合肥料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 pH>7
B. B
C. C
D.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小油滴除
去,发生了乳化,正确。
B. 通入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C. 碳酸钾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错误。
D.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是因为食醋 pH<7,呈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
镁等反应。错误。
故选:A。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7.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B.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
质
C.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H +O =H O
2
D. 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
供保障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淡蓝色。错误。
B.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错误。
C. 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H +O
点燃
2
2H O
2
。
错误。
D. 可燃气体不纯与空气混合燃烧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
障,正确。
故选:D。
8. 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 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
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 X 的化学式为 CH2O
C. CO2 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 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
反应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效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X 的化学式为 C2H4O2,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2 合成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且含
有氢元素,因此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 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下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项
A
B
C
D
物质 生石灰和苛性钠 活性炭和碳酸钠
苛性钠和碳酸钠
铁粉和铝粉
类别 碱
含碳化合物
盐
金属单质
成分
生石灰、苛性钠、铝粉、活性炭、还原铁粉、碳
酸钠
A. A
【答案】D
【解析】
B. B
C. C
D. D
【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
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可选用排除法进行快速排除,即只要发现一种物质不符合排列要
求,即可排除该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是混合物,它是将木炭精加工后制得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碳酸钠是由钠
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含碳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碳酸钠是由金属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
盐,故选项错误;
D、铁粉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铝粉是由铝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
属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C.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钙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错误。
B. 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
阻止铝和空气接触进一步被腐蚀,所以铝在空气中抗腐蚀。错误。
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均为碱性,均能使酚酞变红。正确。
D. 锌活动性比氢强,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铜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稀硫酸反应。错
误。
故选:C。
11. 2021 年 12 月 9 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
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B
C
D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
颜料溶于水形成溶液
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大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 CO2 气体
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 B
C. C
D.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水的形状发生改变,但依然是液态。
错误。
B.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颜料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是溶液。正确。
C. 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所以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
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 CO2 气体,正确。
D. 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是因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带有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人的鼻子,
使人闻到了气味。正确。
故选:A。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2. 已知 KNO3 在 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
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 中 KNO3 的质量分数为 10.0%
B. Ⅱ中溶液是 30℃时 KNO3 的不饱和
溶液
C. Ⅱ中 KNO3 的质量分数是 I 中的 2 倍
D. Ⅲ中有 KNO3 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 I 中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
5g
50g 5g
100% 9.1%
。错误。
B. Ⅱ中溶剂质量为 50g。3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45.8g,则该温度 50g 水中最多溶解 22.9g
硝酸钾达到饱和,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质量为 5g+5g=10,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C. Ⅱ中 KNO3 的质量分数为
5g 5g
5g 5g 50g
100 16.7%
,不是 I 中的 2 倍,错误。
D.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则 50g 水中最多溶解 15.8g 硝酸钾,而加入硝酸钾的
质量为 10g,能全部溶解,不会有晶体析出。错误。
故选:B。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8 分)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
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温度等
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温度为 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
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
(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 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
C. 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
D. 水蒸气冷凝为水流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4)图中 a 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1)塑料
(2)2H2O2=2H2O+O2↑
(3)B
(4)形成的水滴粒径大于 10 微米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文中“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
属等材料表面”中涉及到的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小问 2 详解】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分解 为水和氧气,所以不稳定。化学方程式为 2
2H O =2H O+O 。
2
2
2
【小问 3 详解】
A.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有新
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B. 从“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则
说明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可能是混合物,含有水和过氧化氢。错误。
C. 水蒸气冷凝可能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无污染,所以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正确。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