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说明:1、全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为 50 分钟 2、答卷 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 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 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许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 入的“英雄”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 官的是( )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3、19 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 “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 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的“治世”史实(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 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6、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 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 ) A、邓世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 7、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宗采取的措施 是( )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8、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9、有一部译著,它以“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 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此书的译著者是( )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梁启超 10、某条约内容中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内居 住。此“内容”出自( ) A、《南京条约》 B、《九国公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1945 年 8 月 15 日,延安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是庆祝( )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双十协定》签定 D、日本无条件投降 12、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图一 黄埔军校 图二 南昌起义 图三 重庆谈判 图四 大决战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毛泽东思想形成 13、1951 年,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20 世纪 60 年代初,废除农奴制;今天,她更加繁荣富 庶。“她”是( ) A、新疆 B、广西 C、西藏 D、宁夏 1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15、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农民致富和 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八六三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 要为了( ) A、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温饱问题 B、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新技术 C、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D、研制“两弹一星”,增强国防实力 17、“An eye for an eye and tooch for a tooc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18、有人说,17 世纪末以来,英国国王就被套上了“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 是指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19、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姓名”一栏的赶写 姓名 国籍 法国 称谓 名言 启蒙思想家 教皇是“两啼脚的禽兽”;教士是“文明的恶棍” A、但丁 B、达·芬奇 C、伏尔泰 D、达尔文
20、19 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 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向“西 洋各文明各国”学习的内容是( ) ①天皇制度 ②科技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战争中诞生的美国,又不断通过战争“受益”,有一次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展的障碍。为其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战争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右图为《1913 年和 1937 年各国工业总产 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20 世纪 30 年 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推动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13年 1937年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苏联 其它 23、1941 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 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①德国突袭苏联 ②珍珠港事件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卢沟桥事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冷战”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25、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一次公开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 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 ①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③“两极”格局仍然存在 ④俄 美两国存在分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 小题 13 分,27 小题 12 分,共 25 分。) 26、材料分析题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中华民族 复兴之基,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重大的历史事件。总会让人从中获得启示, 并汲取前进的力量。 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 新中国。 会议上讲话》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5 周年 材料三: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放词 材料四:辛亥革命和我们党的诞生这两大历史事件,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百年来救亡 图存,强国富民的壮丽画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方向,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刘新如《辛亥革命 100 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 年的历史昭示》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 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起止的标志性事件。 (2 分)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 议为开端?(2 分)中国开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2
分) (4)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读读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2 分) 27、材料分析题 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 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科技革命发展的历程。 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1846 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 4400 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 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 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材料二: 图一 白炽灯 图二 电话机 材料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 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科技革命 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1 分)英 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 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发现的新能源是什么?(2 分)从此,人类社会开始
进入什么新时代(1 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 分)并依据上 述材料指出这场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3 分)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2 分)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5:DDABA 6~10:CAACD 11~15:DBCCD 16~20:BBBCC 21~25:BDABA 二、综合题 26、 (1)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 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翻身当了国家主人等。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 (4)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复兴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 27、 (1)蒸汽机做动力。利用火车、汽船等新的交通工具远行,人们的出行更快捷,更远了。 (2)发现的新能源是电能。“电气化时代” (3)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特点:一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 财富的过程;二是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三是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素。 (4)科技进步能大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能改变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科技进步能改变各国的经济结构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等等。(言这有 理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