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湖南高考文科政治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一小题 1 分,共 14 分)
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国两制、人民代表大会制
B.一国两制、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国两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民主专政
2.一个政党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该政党是否
A.取得执政党地位 B 代表先进生产方式
C.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D.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3.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由
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客观依据主要是各民族存在着
A.分布上的大杂居、小聚居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不同的经济利益 D.民族心理、语言、习俗的差异
4.1991 年 11 月 27 日,日本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审议“日本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
法案”,由于这一法案载有日本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内容,舆论大哗。一些在野党和群众团
体强烈反对,以致表决时,赞成与反对该法案的议员扭到一起,抢夺话筒,乱作一团。但
最后,该法案在众议院仍被强行通过了,舆论称之为“在撕打中通过的法案”。这说明
A.日本国民反对政府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
B.日本在野党反对政府涉足国际事务
C.日本议会被日本垄断资产阶级所控制
D.日本的民主具有无政府主义特点
5.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归根到底是由各国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B.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决定的
C.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决定的
6.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国家职能是为了
A.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B.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颠覆社会主义国家 D.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7.1988 年 10 月 19 日,美国总统选举前夕,传到纽约华尔街一则消息,《华盛顿邮报》
第二天要登载有关某一总统候选人私生活方面的隐私。如果刊登,总统选举会风云突变。
结果,美国资产阶级各大报纸(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都对这位总统候选人的私生活
讳莫如深,缄口不言,与此同时,对另一位总统候选人的生活隐私却大加宣扬,而不进行
新闻封锁。这说明
A.美国总统不是选举产生的
B.美国新闻是不自由的
C.美国总统选举是被资产阶级操纵的
D.美国的民主对资产阶级也只是形式上的民主
8.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其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
B.它们都实行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C.它们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复杂情况
D.它们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9.比较英国和日本的政治制度,其共同点是
①政党制度实行两党制
②国家管理形式采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
③国家结构形式采用单一制
④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0.列宁指出:“全部问题就在于(从马克思议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
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
任务。”这表明
A.解决经济问题必须以解决政治问题为前提
B.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解决了经济问题也就解决了政治问题
1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B.现行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D.四基基本原则
12.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
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蒸汽磨代表的生产力比手工磨代表的生产力先进
B.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进步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13.如果 1 双皮鞋=2 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
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 1 双皮鞋可以换
A.1 件上衣 B.4 件上衣 C.8 件上衣 D.16 件上衣
14.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 年全国有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联合会、联
谊会等各类社团近 2000 个。它们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自主地开展活动。这一事实表明
我国公民享有
A.结社自由 B.集会自由 C.出版自由 D.言论自由
二、在下列各题的 4 个选项中,至少有 1 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
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该题不给分。(每一小题 2 分,共 28 分)
15.1991 年国际风云变幻,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内战、海湾战争、朝鲜半岛局势缓和、
安哥拉实现了和平等事件,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影响。下列对世界局势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A.苏联解体,“一极世界”正在形成
B.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矛盾趋于缓和
C.总体缓和,局部动荡
D.发展问题更加尖锐
16.在下列关于民族、宗教、国家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通过掌握国家政权来开展宗教活动的
B.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其民族、宗教政策的
C.争取占人口多数的民族的宗教的支持是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
D.民族和宗教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17.据《华盛顿邮报》报道,1991 年 4 月,负责美国政府国际广播事业的总统特别工
作小组向政府建议:“对中国居民及其邻近的共产党国家越南、北朝鲜和老挝的居民进行广
播,这将使美国现有的鼓励这个地区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外交努力更加完善。”这说明
A.思想文化渗透是国外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
B.战争的代价十分高昂,国际敌对势力已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C.美国鼓励的民主政治改革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美国现有的外交努力取决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18.某公民因笃信宗教,常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并去公园、广场、学校等场所向群
众宣传宗教教义而受到同事指责。这说明
A.在教堂以外的场所向群众宣传宗教教义是不对的
B.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同事指责是不对的
C.公民没有宣传有神论的自由
D.宗教无固定的活动场所
19.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就是说
A.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制始终是最基本的国家制度
B.在阶级社会里,被统治阶级不可能获得任何民主自由权利
C.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和专政总是统一的
D.随着国家的消亡,民主也就不存在了
20.英国前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把英国石油公司等国有企业产权卖掉,让人们购买股票,
并规定 200 股以上一律不卖,使持股人分散,从而使大部分工人拥有股份。1979 年至 1987
年,英国持有股票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三倍,从 7%上升到 20%,达 900 万人。撒切尔夫人
的口号是“把英国工人都变成资本家”。这种股权分散措施
A.改变了英国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关系
B.增强了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实力
C.改变了英国的国家管理形式
D 减少了英国工人的失业现象
21.下列正确反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的有
A.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体现前者的性质和要求
B.前者是指国家性质,后者是指国家机构
C.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D.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机关
22.“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这就是
说,人们的宗教观念也要发生变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因此,
在社会主义社会
A.宗教的本质已发生了变化
B.宗教存在的条件已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
C.宗教只是个人的私事
D.宗教已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思想认识问题
23.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
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
利。”这表明
A.一定阶级的民主民和自由,就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B.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和法制是不可分离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只是形式上的
D.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24.资本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内容是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这就是说
A.民族剥削和压迫是阶级存在的基础
B.民族压迫是压迫民族的剥削阶级对被压迫民族中的被剥削阶级的压迫
C.民族内部存在着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剥削
D.阶级剥削和压迫是民族剥削和压迫的根源
25.有人认为:“在我国,因为每个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资料和商
品分属各个企业所有,所以,全民所有制的各个企业之间也是商品货币关系。”这段话
A.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也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肯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C.赞同全民所有制企业在转让商品时要实行等价交换
D.主张各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应有自己的不同的经济利益
26.马思克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A.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金银不是唯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D.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27.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义务。这说明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
B.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互为条件的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D.公民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上都是平等的
28.某公民积极参加兴修水利的有酬劳动。他是在
A.承担公民的义务 B.享受公民的权利
B.履行公民的光荣职责 D.谋取正当的物质利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8 分)
三、在下列各题的空格内填入恰当的内容。(每一空格 1 分,共 8 分)
29.1991 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共中央领导广大军民奋起抗洪
救灾,各界人民踊跃捐助,自然灾害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因此,我国农业在受灾严重的
形势下仍然夺得历史上第个丰收年。
30.1991 年 11 月 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题为《》的皮书,阐述了中国关于
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政策。
31.1992 年 2 月 7 日,欧共体 12 国正式签的条约,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货联
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
32.一座在世界上位居第二的大跨径斜拉索桥——上海大桥,于 1991 年 11 月在黄浦
江上正式建成。
33.1991 年 10 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林荣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荣誉称号和
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34.1991 年 10 月,我国女棋手谢军战胜齐布尔达尼泽,荣获女子世界冠军。
35.1991 年 12 月 21 日,俄罗斯等 11 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
木图开会,会后宣布建立。
36.我国宪法第 55 条规定,保卫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四、简答题(共 28 分)
37.公民甲在某小商品市场做服装生意,经常采取进货不做账和场外交易等方法偷税
漏税。公民乙向税务机关检举了甲的行为。甲因此对乙怀恨在心,多次在公开场合辱骂乙,
并向有关机关写信举报乙参与流氓犯罪活动。经有关机关调查证实,乙没有任何流氓犯罪
行为。
甲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运用宪法有关规定加以说明。(4 分)
38.“平等原则又由于被限制为‘法律上的平等’而一笔勾销了。法律上的平等,就是
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即限制在目前主要的不平等的范围内的平等,概括
地说,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 648 页)(共 5 分)
(1)指出“不平等前提下的平等”的含义(2 分)
(2)平等原则为什么又被“法律上的平等”一笔勾销了?(3 分)
39.材料一:进入 90 年代后,发展中国家面临十分严峻的环境,发达国家压低初级产
品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盛行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发达国家贷款条件日趋苛刻,其
至附有政治条件。贷款利率长期居高不下。至 1990 年,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达 13410 亿美
元。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1990 年和 1991 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只有 0.6%和 0.8%,
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
来越穷,差距正在日益扩大。
材料二:美国经济学家艾丽斯·里夫林承认:“从长远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和福利
取决于全世界各地穷人的前景。富国不可能指望自己同数以十亿计的绝望的人民分隔开。”
也有的西方学者提出: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互相依赖性增加,“内政问题日益
国际化”。有的甚至主张对别国有“人道主义干预权”,这种干预包括“人权干预、外交干
预、和平干预和军事干预”。(共 6 分)
(1)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2 分)
(2)缩小这种差距的出路在哪里?(4 分)
40.国体决定政体。美、英、德三国的国体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但美国实行总统共和
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德国实行议会共和制。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实行人民
代表大会制。(共 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