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心理健康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心理健康 《高中生价值观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心灵故事
1.讲述故事
据说老子骑青牛越过函谷关的时候,一位年逾百岁的老翁前来府衙找他。这位老翁对说道:
“老朽听说先生您博学多才,故特来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我今年已经 106 岁了,然而与我同
龄的人都纷纷作古而去了。你看他们,耗尽心血所追求的荣华富贵却不能享受这种富贵,尽
管我不置只砖片瓦,可我仍然能够居于华丽的房舍中。因此,我的问题是:现在我是不是可
以嘲笑他们徒劳一生,而只能落到一个不能享受生活的地步呢?”老子微微一笑,然后对身
边的徒弟说:“你去找一块木头和一块石头来。”当木头和石头拿来时,老子问道:“如果木
头和石头只能择一个,您是选择木头还是石头呢?”“当然是木头。”老翁得意地拿起木头说
道。”为什么?”老子抚须笑问。“因为这石头还没有打磨,所以它没棱没角的,我取它何用?
而木头多少还能有点用处。”老子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还是木头寿命长呢?”老
翁犹豫了一下说:“自然是石头。”老翁恍然大悟。
2.交流讨论
(1)师:这个故事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 1:石头与木头相比,虽然石头寿命长,但却不如木头作用大,所以人们都选择有用的木
头。而这个故事中,一生享受荣华富贵、长命百岁的老翁就代表石头,其他耗尽心血、拼搏
一生的人代表木头。
生 2:人的一生如果只是享受而没有真正做出贡献的话,即使是长寿,也没有任何用处,所
以做人应如木头。
(2)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石头还是木头?为什么?
生 1:我会选木头,理由和老翁一样,木头比石头有用。
生 2:我会选择石头,石头比较坚固,以现在的科技,石头的实用性远远大于木头。
3.教师小结
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石头和木头有不同的用法,但是人们在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对自己来
说有用的,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思维接近成年人,但是缺少生活
阅历,在价值观上容易出现偏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高中生价值观形成中存在的问题,
学着解决问题。
(二)主题活动一:生命之舟 1
1.活动规则
你和 5 个人被困在大洋中的一个小救生艇里,其中有一个 3 岁大的小孩,一个 65 岁的老人,
小孩子 30 岁的母亲,一个 20 岁的年轻男子和一个青少年。你们的食物仅能够维持其中五个
人支撑到一个附近的小岛。如果你们其中的一个必须离船以确保其他人能够生存,你会选择
谁?为什么?
2.完成活动
3.交流讨论
师:请先独立思考,不与其他人讨论,你选择什么?为什么?
生 1:我选择 65 岁的老翁,因为他人近古稀,而其他人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 2:我选择自己,65 岁的老翁有经验,遇到事情可以帮助大家,年轻人和青少年有体力,
可以帮助大家到达小岛,妇女和孩子象征生命。随意我选择自己离开。
师:接下来,请各位回到心理小组中,与组员讨论你的选择,并形成最终答案。你们是如何
选择的,为什么?
生:我们依旧选择 65 岁的老翁,毕竟其他人的生命还很长,也有体力,孩子更是未来的栋
梁,所以我们选择老翁。
4.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选择了 65 岁的老翁,原因都是他的年龄大了,在选择的时候仅仅以年龄来判断。
仅根据一方面来做判断,很容易使我们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这是我们中学生经常碰到的问
题。
(三)主题活动二:生命之舟 2
1.活动规则
现在如果下面的情况是真的,你会怎么决定?
(1)那位老人是个水手。
(2)年轻男子是个罪犯。
(3)青少年是个跛子。
(4)小孩是个智障。
(5)小孩的母亲惠艾滋病。
2.交流讨论
(1)师:如果这些情况都是真的,你会怎么决定?
生 1:我会选择年轻男子,因为他是个罪犯,留在小艇上可能会为了生存危害其他人。
生 2:我会选择小孩,因为他的情况会影响他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在这放弃他可能是对他
最好的选择。
(2)师:你觉得从这个游戏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 1:我们在做价值选择的时候,不能片面的依赖于表面的东西来判断,还需要看到本质。
生 2:我们必须依靠社会认可的价值观来做决定,不能盲目判断。
3.教师小结
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价值偏差是正常的,但是也告诉我们,在
做价值选择的时候应当依靠某种社会认可的价值观来决定,也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最
终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总结升华
1.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即为了什么,你可以奉献自己的一生?思考自己想在墓志铭刻下哪些话
语?与同桌交流讨论。
2.课后,询问几个年长的亲友,是什么曾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又是怎样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了解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首先,热身活动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人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别人在进行价值判断
的时候依赖的是什么,从而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其次,主题活动通过生命之舟的形式,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仅告诉学生活动内容中主
人公的年龄,让他们进行价值选择,第二个阶段再告诉学生每个主人公的性质,再让学生进
行选择。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学生知道,在进行价值选择的时候,不能只看片面、表面的东
西,还要依赖于某种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来判断。从而纠正学生在价值观形成时候,看事物
只看片面,或者依赖主观意识的问题。
最后,总结升华,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墓志铭,思考自己的追求,并向年长有经验的请教,了
解身边人的价值观。这样有助于巩固本堂课的内容。
2.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参考答案】
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
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
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
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
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高中心理健康 《做学习习惯的主人》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你说,我说
1.讲述故事
小浩喜欢钻研数学难题,很有成就感。考试时候喜欢先难后易做题目,最近一次考试中,小
浩被一道题目难住,用时很久,容易题目也没有期望的那么简单,最终考试不理想,成了他
难以解开的心结,压力很大,备受打击。
2.交流讨论
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 1:曾经自己为了钻研一道难题,结果没有解答出来,也导致了第二天的迟到。
生 2:小浩的做题习惯有问题,前几次没有出状况是因为运气。
3.教师小结
故事中的小浩做题顺序不很理想,良好的学习袖管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主题活动一:习惯不等于最优
1.活动规则
请前两排的同学站起来,脱掉外衣。然后重新穿上,穿的时候注意自己先穿哪只袖子和系扣
子的顺序。再脱掉外衣,重新穿一遍,这次要先穿另外一只袖子,按相反的方向来系扣子。
其他人观察这些人的表现。
2.交流讨论
穿外衣颠倒顺序感觉如何?打乱顺序是否有好坏之分?
生 1:颠倒顺序感觉自己都不会穿衣服了,有点手忙脚乱的。打乱顺序会让做事情的速度变
慢。
生 2:颠倒顺序感觉还挺好玩的,我觉得没有好坏之分,尝试新的方法有一种新鲜感。
生 3:我以前从上往下系扣子,经常系错扣子,把第二个扣子系到第一个扣眼上。颠倒顺序
就不会出错了,我觉得以后可以改一改系扣子的顺序。
3.教师小结
我们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一定是最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主题活动二:走出心理舒适区
1.活动规则
(1)请你进行自我评估,填写以下内容:
我进入复习阶段后是怎样做的?我原来的复习方法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有哪些不足,我有
哪些改进的方法?
(2)小组就这些答案进行讨论交流。
2.交流讨论
师:通过小组讨论,你学到了什么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生:睡前总结每天学习内容很适合我,这样可以对每天内容进行反思达到巩固作用。
3.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对自己的复习方法进行了反思,好的方法继续保持,不好的加以改进。
(四)总结升华
本次课程就要结束了,请大家闭上眼睛,安静地想一想,这节课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
么,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感想。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存在心理舒适区,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②走
出心理舒适区。③完善学习习惯。
高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增多,学习任务变的更加繁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中生非常重要,
所以教学目标中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舒适区,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然后,
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舒适区的方法,通过对之前旧习惯的改进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2.简单叙述学习习惯不良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习习惯不良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因素
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唯分数论,导致学生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了良
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家庭因素
①家长的认知错误,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就可以不闻不问,忽略了作为家长应履行的
义务。
②家庭教养方式不正确,采用专制性、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3)教师因素
①教学方法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②中小学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在制定相应的规则
并严格执行。
③很多教师没有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4)自身因素
①智力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先天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自制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诱惑;
③注意分散,精力无法专注在学习上。
高中心理健康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大仲马的故事
1.规则介绍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成名之前,是一个生活潦倒,无所事事的青年。有一次,他跑到巴黎
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个工作。当父亲的朋友问他有什么长处时,他连连摇
头。对方不得不让他留下地址,以便联系。当他写下地址转身要走的时候,父亲的朋友拉住
他,说:“年轻人,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到一份糊口
的工作。”听完父亲朋友的话,大仲马立刻轻松了起来,他感到自己肯定会有所作为的。数
年后,他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成为法国著名的作家。
2.交流互动
师:大仲马从穷困潦倒到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