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2.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秦统一六国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立
D.宣政院的设立
3.如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百家争鸣
B.秦始皇巩固统一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
(
)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5.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
里指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6.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
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7.电影《锦农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
)
A.秦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8.1860 年,火烧圆明园的军队是(
)
A.英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军
9.1894 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痛失宝岛。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依据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取消“二十一条”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1.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国民党政权在中国 22 年统治的战役是(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图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
13.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现化城市,主要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哪一项重大决策?(
)
A.建立了直辖市
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4.下列人物中,被誉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华罗庆
15.公元 2 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
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
16.1789 年 7 月 14 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
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C.拿破仑颁布《法典》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参与国家
死伤人数
经济损失
4 年多
30 多个
3000 多万
3400 多亿美元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8.面对 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而摆脱困境的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19.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为加强经济合作与提高国际地位建立的组织是
(
)
A.华沙条约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
D.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二、列举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21.(4 分)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2)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22.(4 分)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
(2)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3)18 世纪在英国改良蒸汽机的是
(4)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是
。
。
。
。
三、材料解析题(共 2 小题,第 23 题 7 分,第 24 题 8 分,共 15 分)
23.(7 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舞台上的焦点,两国关系一波三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签暑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
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联合起来,共同对敌……
--1942 年 1 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1954 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
表握手……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未和我握手一-25 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三 北京时间 2018 年 3 月 23 日,美国宣布将对 600 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对中国实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行贸易限制
(1)材料一所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美国和中国是否同属于“签署
--摘编自《中国网》
国”?
(2)材料二所说杜勒斯的失礼,与当时美国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而双方握手标志着什么?
(3)材料三所指美国的做法与当今世界哪一经济趋势相违背?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应对?
24.(8 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
义的指引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8 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三篇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
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材料一所列的是哪两位杰出人物?他们在哪一年发表了什么重要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
--材料二,材料三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生?
(2)材料二所指李大钊发表三篇文章时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运动?
(3)结合材料三,分别列举中国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道路。(不阐释,
各写一例即可)
四、探究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5.(6 分)根据你对中国历史上教育发展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举制的正式诞生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科举制发展到哪个朝代得到了完善?
(2)洋务运动期间,受西方影响,洋务派创办了什么形式的学校?请写出中国近代最早一所体制完
备的高等学府的名称。
(3)自 2000 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断提高,2016 年超过了 3.8 万亿元。党和政府如此重视
教育,有什么重大意义?
26.(6 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制度会根据国情不断进行演变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
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
不再高高在上,“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的韩非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哪个国家?韩非与《汉漠拉
比法典》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它出自英国哪部历史献?概括颁布这部历史文献的主要原因。“打开了通向
议会君主制大门”是指英国由此确立了什么制度?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知识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思路分析】本题以生活在异乡的海外华人常自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华夏子孙”为切入点,考
查的是黄帝的贡献。
【解答过程】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
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
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故
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文初祖”黄帝。
2.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秦统一六国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立
D.宣政院的设立
【知识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知道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新
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解答过程】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
政府统辖的开始。故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西域都护的设立。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
识。
3.如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百家争鸣
B.秦始皇巩固统一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
施。
【解答过程】题干给出的知识卡片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由于平城气候干旱,所产粮食不能满
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而且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
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
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
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
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改革
内容。
4.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
(
)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知识考点】开元盛世.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
增加。
【解答过程】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
绘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
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
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史
实。
5.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
里指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知识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思路分析】本题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则极为神速”为切入点,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解答过程】“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发明
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史实。B 符合题意。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
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知识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行省制度。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
一的封建王朝。
【解答过程】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行省制。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开始于元朝。元朝将西藏、云南、辽阳、
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
立了行省制。
7.电影《锦农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
)
A.秦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
【知识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思路分析】本题以电影《锦农卫》为依托,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过程】电影《锦农卫》涉及到的史实发生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
放心,为了加强君权,特别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
8.1860 年,火烧圆明园的军队是(
)
A.英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军
【知识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过程】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英法
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
林。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9.1894 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痛失宝岛。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依据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知识考点】《马关条约》.
【思路分析】本题以台湾问题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过程】据所学知,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
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直到 1945 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收回了台湾,日本侵占中国台湾长达
50 年。所以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依据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