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河北省廊坊市中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河北省廊坊市中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卷Ⅰ(选择题,共 50 分) 2012 年 11 月 8 日,中学生小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词:“云淡风高秋风劲,北国霜晨。雁阵欢鸣, 不尽红叶壮京城。神州大地展美景,盛会喜临。亿众同庆,继往开来乾坤新。”回答 1~2 题。 1.诗词中的“盛会”是指 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三十届奥运会 D.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实现“继往开来乾坤新”必须坚持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小辉依据下列人物的事迹及影响,概括了以下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弘扬民族精神 B.加速经济腾飞 C.推动科技进步 D.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越来越受青睐。一时间,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充斥市场。回答 4~5 题。 4.假冒伪劣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①影响诚信社会建设 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A.②④ B.①③ ②败坏社会风气 ④侵犯消费者的智力成果权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对生活中形形色色造假现象的治理,下列网友提出的做法可行且有效的是 ①水中月:重罚造假者,让其自食其果 ②安之素:要形成对造假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③思无邪:加大打击力度,依据刑法处罚所有造假者 ④漫游者:增强消费者防范意识,提高识假能力 A.①②③ C.①③④ 观察右边漫画,回答 6~7 题。 B.①②④ D.②③④ 6.对“中国式剩宴”说“不”的理由是 ②产生大量垃圾 ④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 ①浪费可耻 ③耗费宝贵资源 A.①④ C.①②④ B.②③ D.①②③ 7.下列做法对杜绝和减少“中国式剩宴”有益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尽快制定反浪费方面的法律法规 A.①② 高山之宗,江河之源,神圣之地,歌舞之乡……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是发展的西藏,美丽的西藏,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④通过媒体曝光浪费现象 D.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幸福的西藏。回答 8~10 题。 8.右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藏地理位置独特 ②西藏地区社会稳定 ③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④党和国家的关怀及全国各地的支援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9.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也越来越重视向 游客展示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之美。能够体 现西藏文化之美的是 ①庄严的布达拉宫 ②欢快的泼水节 ③别具一格的藏族服饰 A.①③ B.②④ ④独具魅力的藏族歌舞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率先建立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率先 建立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政策的实行 ①保障了西藏中小学生的受教育权 ③消除了西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②提高了西藏人民的健康水平 ④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D.①③④ 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 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 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 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 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 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抗美援朝 14.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 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15.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时 间 留 学 情 况 1871~1889 年 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 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 年起,清政府又先后 1896~1911 年 1912~1927 年 派遣了 4 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 近两万名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东渡扶桑,留学日本。 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俭学以更大的声势出现,此后寻求革
命道路的留苏浪潮也盛极一时。 A.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C.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B.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D.都由政府公派留学 16.按照欧洲的传统,人在成为君主之前,只能使用家族姓氏,不称教名,称帝后才可使用教名。拿破仑 这一教名的使用,应该始于他 A.1799 年发动“雾月政变” C.1804 年 12 月加冕称帝 B.1804 年 3 月颁行《民法典》 D.1812 年进军俄国 17.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18.尼克松 1971 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 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 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 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 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 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 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19.右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 全球化 A.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造成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D.使发达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 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 之奋斗。回答 20~23 题。 20.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2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 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 指 A.大庆油田 C.“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 D.“863”计划 22.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的宏伟目标。下列对我国当
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理解正确的是 ①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③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A.①② B.③④ ②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④城乡发展差距还较大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①② D.③④ 卷Ⅱ(非选择题,共 70 分) 24.走进生活,简要回答。(6 分) (1)图一和图二中的行为人被罚的共同 原因是什么?(2 分)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 度对图一中的行为人提出劝诫。(2 分) (2)图二中的行为人应增强哪些意识来 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2 分) 25.关注生态,分析说明。(9 分) 材料一: 材料二:自 1989 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 部环保法律。2013 年,国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重点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和技 术体系。 材料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舒适的人居环境……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哪方面的不协调?(2 分) (2)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不协调采取了哪些策略?(4 分) (3)材料三中的“需求”反映出人与自然应是什么样的关系?(1 分)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在处理 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应有怎样的反思。(2 分) 26.感受法治,探究实践。(10 分) 2012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 30 周年纪念日。冀华中学九年级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 门,开展了以“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第一组来到当地政府,看到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在手持《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进行就职宣誓。 探究一:手持宪法宣誓意味着什么?(4 分)
第二组分头采访了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售盗版光盘的消费者、按 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 探究二:在这些人身上,体现出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哪些要求?(4 分) 第三组来到某高中,观看高中学生手捧宪法在成人仪式上宣誓。 探究三:手捧宪法,心有宪法。请以“我的成长与宪法”为题,写出你的内心 感言。(2 分) 27.读图,回答问题。(6 分) (1)图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又一伟大思想的诞生。该思想的诞生与图二所示的党的指导 思想的确立相距多少年?(2 分) (2)上述思想的成功实践各自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 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 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 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 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 年 1 月, 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 10 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 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 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2 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3 分)
29.探究问题。(12 分)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 年在位)是日本战时的最高统帅。日本发动战争和在战争中的重大决 策,都是在御前会议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迷恋带病真菌、杆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 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731 部队(化学和细菌战部队)1936 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 年裕仁天皇又 颁布新的敕令,将部队扩充到 3000 人,并将主要基地由黑龙江肇东县、五常县移到哈尔滨南郊的平房镇。 731 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放撒播。1937 年 12 月 1 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 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京的日本 军官……对南京大屠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材料三:由于日本政府与美国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实现所谓“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因 此得到了庇护,逃过了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但是,无论国际社会还是日本国内,对裕仁 天皇应该接受战争罪行审判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知识》2012 年 22 期康狄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战争罪行。(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对裕仁天皇的看法。(4 分)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 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 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 鹰”标记(右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 80 年代初开 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90 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 年代末,围绕 加入 WTO 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 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突出表现 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 2013 年 2 月初,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该意见确立了“城 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8 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4 分) (3)分析材料三,从起因和目标两方面,概括出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4 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2 分)
题号 答案 1 C 2 B 3 A 4 C 5 B 6 D 参考答案: 卷Ⅰ 7 B 8 B 9 D 10 11 12 A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C B C D A D D C C A 24.(1) 答:违法。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或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卷Ⅱ 作为司机,既享有驾驶机动车的权利,也有遵守交通法规的义务。 (2) 答: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生命意识;安全意识。 25.(1)答: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不协调;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之间不协调。 (2)答:运用法律;依靠科技。 (3)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珍爱自然。 26.探究一: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 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 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 探究二:答: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国家和他人的利益。 探究三: 答:示例 1:宪法赋予我权利,我的健康成长与宪法息息相关。 示例 2:宪法保护我权利,宪法护我健康成长。 示例 3:自觉遵守宪法,宪法伴我健康成长。 27.(1)答:97 年。 (2)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中国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28.(1)答:资产阶级 (2)答:经济困难;政治腐败;丧失民心;军队士气低落。 (3)答:未能获得广大农民支持。 29.(1)答: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 (2)答:进行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平民。 (3)答:裕仁天皇是战犯;必须受到审判。
30.(1)答:通过立法,避免企业盲目竞争;通过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表彰鼓励遵 纪守法的企业;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整;罗斯福的个人作用等。 (2)答: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或改革开放解放、 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 程。 (3)答: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深化改革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深化改革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深化改革是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4)答: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有正确的领导;有制度的保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