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图 1 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3.《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脍炙人 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4.“……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 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 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5.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如果我们上网搜索图 2 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遵义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A.国民革命 B.红军长征 C.战略大决战 D.渡江战役 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D.各民族共同繁荣 8.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 A.武力统一 B.“一中一台” C.“一边一国” D.“一国两制” 9.图 3《乔的笑》拍摄于 1971 年,让时任外交部长乔冠华开 怀大笑的事件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0.英国历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 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波斯 11.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 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12.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 A.俄罗斯走出低谷 B.中国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 D.日本、西欧的崛起 13.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这 位先贤是 A.大禹 B.神农氏 C.李冰 D.郑国 14.“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 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田园生活自然祥和 1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是 1978 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行 D.土地改革运动 16.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条电报线架设于 A.北京 B.台湾 C.山东 D.新疆 17.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 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扩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 18.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图 4 中不能..反映 1929-1933 年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黑色星期四的纽约华尔街 等待求职的失业者 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 A B C D 19.阅读下表,1920-1925 年苏俄(苏联)农业总产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1925 年俄国农业总产值情况表 项目 时间 1913 年 1920 年 1925 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赫鲁晓夫改革的推动 D.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推动 20.汉代以来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它是 A.心学 B.佛学 C.理学 D.伦理学 2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影响巨大。其中,蔡伦最大的贡献是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 D.发明火药 22.图 5 所示著作的核心思想是 A.科学与民主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师夷长技以制夷” 23.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献是 A.《狂人日记》 B.《孔子改制考》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24.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把封建礼教斥为“吃人的礼教”的人物是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25.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 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袁隆平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为此他 A.研制了“银河”系列计算机 B.培育了杂交水稻 C.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D.研制出氨基酸 27.“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 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 A.研制彩色电视 B.发明电灯 C.研制内燃机 D.改良蒸汽机 28.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
的最重要条件是 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C.因特网的发展 B.遗传工程的发展 D.航天事业的发展 29.音乐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把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音乐先 河的音乐大师是 A.舒伯特 B.舒曼 C.莫扎特 D.贝多芬 30.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之一是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唐璜》 D.《十日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 分) 31.200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60 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诞生”为主题 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 围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问题: (1)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1 分) 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1 分) (2)经过查找资料,有人认为选择这条道路是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也有人认为取决于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农民占大多数。你认为哪种观点最准确?(1 分) 小组二 围绕“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展开调查: (3)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 分) 小组三 围绕“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证: 有人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 兴,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的主要贡献。(3 分) 32.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 材料二 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 募或维持常备军; …… ——《权利法案》 材料三 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元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 的象征。她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君主相比,她在英国政治 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很大的不同。 (1)材料一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 分)由此奠定了什么政
体的基础?(2 分) (2)材料二的漫画反映了英王统治的什么特点?(2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英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2 分) 3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近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 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 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 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 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材料二 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1)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 工业上的主要贡献。(2 分) (2)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张謇考中状元却弃官办实业,你对此有何感想?(2 分) (3)“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难以实现。根据材料二说明理由。(4 分) 34.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 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 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 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材料二 1967 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 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 体 12 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 年 1 月 1 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 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 6 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 分)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特点?(2 分) (3)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2 分)你认为欧洲 一体化有什么积极意义?(2 分) 35.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
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 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 ① ② 上心文化人的学派”…… ③ 材料二 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材料三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 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 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 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1)根据材料一,按序号写出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派名称。(2 分) ① ② ③ (2)材料三中,莎士比亚宣扬了什么精神?(1 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2 分) (4) (4)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过程中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3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B 6.B 11.D 16.B 21.C 26.B 2.A 7.A 12.C 17.A 22.D 27.D 3.B 8.D 13.B 18.C 23.B 28.C 4.D 9.C 14.A 19.A 24.A 29.D 5.C 10.A 15.C 20.C 25.D 30.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 分) 主观题答案表述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不拘泥于本参考答案,酌情给分。
31.(1)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1 分。答井冈山根据地或井冈山亦可)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 分。答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亦可) (2)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1 分) (3)中共七大。(2 分) (4)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建立新中国;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形成毛泽东思想。(3 分。任答其中三点言之有理 即可) 32.(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2 分。或确立议会权力至上) 政体:君主立宪制。(2 分) (2)统而不治。(2 分) (3)国家元首:民族团结的纽带;国家统一的象征。(2 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33.(1)倡导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2 分) (2)如实业救国;身体力行;爱国;淡泊功名等。(2 分。言之有理即可)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或三 座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缓慢;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等。(4 分。任答其 中两点并言之有理即可) 34.(1)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2 分。任答其中两 点即可) (2)结成政治经济联盟(或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2 分) (3)趋势: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2 分。答区域经济一体化或经济区域化亦可) 意义: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世界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 分。任答其中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35.(1)①道家 ②法家 ③儒家。(2 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人文主义。(1 分) (3)天赋人权;追求自由。(2 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4)智者运动(或智者学派);(1 分)文艺复兴运动;(1 分)启蒙运动。(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