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上半年甘肃教师资格初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1.组成人体关节的三个主要结构是()。
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B.关节盘、关节囊、关节腔
C.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唇
D.关节内软骨、关节囊、关节腔
2.心脏的四个腔室都有血管相连。直接与右心室相连的大血管是()。
A.下腔静脉
B.冠状动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3.排球扣球时,完成“压腕”动作的原动肌群是()。
A.上臂前侧肌群
B.上臂后侧肌群
C.前臂前侧肌群
D.前臂后侧肌群
4.视网膜上有视杆和视锥两类感光细胞,其中视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分辨颜色
B.感受强光刺激
C.分辨细微结构
D.感受弱光刺激
5.下列哪一选项是人体肩胛骨的主要代表标志?()。
A.内侧缘、下角、肩胛冈、肩峰
B.内侧缘、上角、肩胛冈
C.外侧缘、外角、肩胛冈、肩峰
D.外侧缘、下角、肩胛冈
6.在运动生理学中,通常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依次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A.分化、泛化、巩固和自动化
B.分化、泛化、改进和自动化
C.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
D.泛化、分化、改进和自动化
7.学生完成 800 米测试后,多数指标是上升的,但下列哪一项指标会下降?()。
A.心率
B.呼吸频率
C.血液 pH 值
D.血乳酸
8.人体减压反射的感受器是()。
A.颈动脉体、主动脉弓
B.颈动脉窦、主动脉弓
C.颈动脉体、颈动脉窦
D.颈动脉窦、主动脉体
9.足球罚点球时,守门员利用哪一种调节机制才能做出准确的扑球动作?()。
A.前馈
B.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
10.中长跑比赛中,“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哪种状态的结束?()。
A.赛前状态
B.进人工作状态
C.真稳定状态
D.假稳定状态
11.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包括()。
A.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环境
B.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C.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环境
D.运动频率、运动类型、运动强度
12.下列关于糖酵解系统供能特点,正确的描述是()。
A.输出功率低
B.生成 C02 和 H20
C.消耗氧气多
D.生成较多的乳酸
13.运动饮料通常不含下列哪种物质?()。
A.二氧化碳
B.维生素
C.低聚糖
D.钠离子
14.下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
A.牛肉
B.苹果
C.馒头
D.牛奶
15.造成运动性贫血的原因可能是()。
A.血浆容量减少
B.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C.铁摄入量增加
D.红细胞破坏增加
16.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症状是()。
A.管腔变窄
B.组织变性
C.组织坏死
D.局部酸胀
17.运动时如果出现肘关节损伤,正确的包扎方法是()。
A.环形包扎法
B.螺旋形包扎法
C.转折形包扎法
D.“8”字形包扎法
18.儿童少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宜过早进行()。
A.速度性练习
B.灵敏性练习
C.专项力量性练习
D.柔韧性练习
19.“不懂体育的人,不应该当校长”是我国哪一位教育家的名言?()。
A.梁启超
B.蔡元培
C.张伯苓
D.杨昌济
2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目标、选择内容、规划步骤、完成学习
任务,这种学习模式属于()。
A.探究学习
B.发现学习
C.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
21.学生通过观看录像获得自己的操作特征信息,这种反馈方式属于()。
A.自然反馈
B.结果反馈
C.绩效反馈
D.生物反馈
22.属于开放性运动技能的项目是()。
A.武术套路
B.健美操
C.跳远
D.散打
23.教师用手推顶学生髋部,让学生体会铅球技术的蹬转动作。这一教学手段属于()。
A.定向与领先
B.助力与阻力
C.讲解与示范
D.保护与帮助
24.“85%的学生能够完成 1 分钟跳绳 100 次”,这一体育教学目标属于()。
A.运动参与目标
B.运动技能目标
C.身体健康目标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25.学生在体育课上所承受的心理负荷,通常采用下列哪一选项来评定?()。
A.兴趣、态度和习惯
B.认识、情感和意向
C.注意、情绪和意志
D.兴趣、情绪和态度
26.在足球技术中,要求摆动腿踢球后做出“随前动作”,其目的是()。
A.降低球的飞行速度,控制球的飞行距离
B.降低球的飞行速度,控制球的飞行方向
C.进一步提高球的初速度,控制出球方向的稳定性
D.进一步提高球的初速度,控制飞行的旋转速度
27.篮球比赛中,下列哪一项应判违例?()。
A.违反体育道德
B.脚踢球和拳击球
C.戏弄对方球员
D.无视裁判员的警告
28.排球比赛中,3 号位队员参与两侧拦网时,常用的移动步法是()。
A.交叉步
B.滑步
C.并步
D.跨步
29.队列练习中,属于“步伐移动”正确口令的是()。
A.向前四步——走
B.向前一步——走
C.向前七步——走
D.向前两步——走
30.在短跑途中跑阶段,人体躯干应保持哪种姿势?()。
A.稍前倾
B.较大前倾
C.稍后仰
D.保持正直
31.下列武术动作中,含有擒拿技法的是()。
A.搂手勾踢
B.砸拳侧踹
C.缠腕冲拳
D.搂手冲拳
32.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距离,教师应采用()。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镜面示范
33.“测量到的一定是所测定的属性和特征”是对下列哪一术语的解释?()。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4.一节体育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为()。
A.一般密度
B.练习密度
C.专项密度
D.运动密度
35.“问题提出一验证性学习一集体讨论一归纳问题一得出结论”的教学过程属于哪种教学
模式?()。
A.身体锻炼模式
B.发现式教学模式
C.快乐教学模式
D.情景式教学模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36.简述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
37.体育课程有哪些特点?请给予解释。
38.简述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39.案例:
李老师在跳远课堂上,只重视动作的示范,而忽略了技术动作的讲解与要求,特别是对于助
跑起跳的步点丈量方法,他只是一带而过。在考试时,他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结果大多
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因犯规没有成绩。
问题:
(1)分析李老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9 分)
(2)举出两种跳远助跑步点的丈量方法。(6 分)
40.案例:
初一(3)班有 35 名同学,正在上“山羊分腿腾越”的体育课。场地布置和教学设施见图 1。
王老师让张同学做动作示范时,他对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进行了讲解示范,要求其他同学认真
听讲、仔细观摩。
问题:
(1)分析该教学案例中存在的问题。(8 分)
(2)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的教学改进方案。(7 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20 分)
41.初三(2)班学生 42 人,教材内容为“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该单元共 3 次课。本次课为
第 1 次课,场地器材能满足教学需求。该班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体育活动兴趣高,部分学
生有一定的垫球基础。
要求:
请指出本次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按下表格式设计基本部分的主要教学步骤与组织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关节的结构包括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关节的主要结构由关节面、关
节囊及关节腔组成;关节的辅助结构由韧带、关节内软骨、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组成。
2.【答案】D。解析:心脏主要由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两半。每半各分为心房和心室,心房
和心室之间借房室口相通,左边为左房室口,右边为右房室口。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
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3.【答案】C。解析:排球扣球的“压腕”动作中,使腕关节屈的肌肉为原动肌。“压腕”过
程中,前臂前侧的屈肌群使腕关节屈,因此前臂前侧肌群是原动肌。
4.【答案】D。解析:视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数量多,能合成感光物质
——视紫蓝质,能感受强光和色光的刺激。视杆细胞数量相对较少,能在维生素 A 的参与下
合成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能感受弱光的刺激,但不能辨别颜色。
5.【答案】A。解析:肩胛骨贴于胸廓的后方上外侧,介于第 2—7 肋,为三角形扁骨,可于
皮下触摸到。肩胛骨的骨性标志为内侧缘、肩胛骨下角、肩胛冈、肩峰。内侧缘长而薄,对
向脊柱;肩胛骨下角位于内侧缘和外侧缘的结合处,相当于第 7 肋或第 7 肋间隙的高度,可
在皮下触知,是测量胸围的骨性标志;肩胛冈为肩胛骨背侧面的横嵴;肩峰是肩胛冈向外侧
延伸的扁平突起,是测量肩宽及上肢全长的骨性标志。
6.【答案】C。解析:在运动生理学中,通常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
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
7.【答案】C。解析:800 米跑以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代谢产物为乳酸。故在完成测试后,
心率与呼吸频率均上升,但血液 pH 值因乳酸的大量积累而下降。
8.【答案】B。解析:减压反射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在颈动脉窦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