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湖北华中农业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湖北华中农业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温度场 2.颗粒的沉降速度 3.干燥的表面汽化控制 4.吸收的液膜控制 5.精馏操作的最小回流比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板框过滤机的工作过程主要有( )、( )和( )等。 2.物料的干燥过程一般包括( )、( )和( )三段。 3.在过渡区内,流体流动类型不稳定,可能是( ),也可能是( ),两者交替出现,与( ) 情况有关。 4.影响间壁式换热器转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 )和( )等。 5.精馏操作的进料状况主要有( ))、( )、( )、()和()5 种。 6.当间壁两侧对流传热膜系数相差较大时,应设法加大传热膜系数较大一侧的( )或()。 7.H-Q 曲线较陡峭的离心泵适用于( )的场合。 三.简答题(共 50 分) 1.常见的传热方法有哪些?试结合实例简述常见传热方式(1-2 种)的应用及特点。(15 分) 2.何用实验法确定不可压缩滤饼的过滤常数?若为可压缩滤饼,过滤常数又将如何确定?假设 过滤时滤饼空隙率不变。(10 分) 3.试简述热风干燥的基本原理。(10 分)
4.举例说明单元操作与三传理论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15 分) 四.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相对挥发度很接近,表明该混合物( )。 A.愈易分离; B.愈不易分离; C.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2.对于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 A.<,<; B.>,>; C.=,= 3.在相同传热面积条件下,逆流操作时所需加热剂用量较并流操作 ). A.多; B.少; C.相同 4.理论上,二效蒸发操作所产生的二次蒸汽为单效蒸发的( )。 A.4 倍; B.0.5 倍; C.2 倍 5.液膜控制时,要想有效提高总吸收系数,应设法增大( )的湍动程度。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6.精馏操作中,回流比愈小,完成一定的分离目的所需的()。 A.塔径愈大; B.塔板数愈多; C.塔板数愈少 7.当干燥过程处于( )阶段时,干燥速度最小。 A.平衡; B.恒速; C.降速 8.采用填料塔进行气体吸收,当操作线和平衡线相交(或相切)时,(). A.塔底吸收液浓度最高; B.吸收剂用量最少; C.吸收速率最高 五.计算题(共 54 分) 1.在常压(101.3kPa)连续干燥器中,空气经 120℃饱和蒸汽预热后送入干燥器以干燥某种 湿物料。已知空气状况为∶进预热器前空气水分分压为 1.175kPa,温度为 15℃,进干燥器 前的温度为 90℃,出干燥器时为 50℃。物料状况为∶初始水分为 0.15kg 水/kg 干料,出干 燥器时为 0.01kg 水/kg 干料。干燥器生产能力为 250kg/h(成品)。试求水分蒸发量和新鲜 空气用量各为多少?(热损失忽略不计)? 若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或温度发生变化,干燥器 的生产能力将如何变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稳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20 分)
2.在单效真空蒸发器中,将流率为 10000kg/h 的某水溶液从 10%缩到 50 原料液温度为 31℃, 估计沸点升高为 7℃。蒸发室的绝对压强为 20kPa,加热蒸汽的绝对压强为 200kPa,冷凝 水出口温度为 79℃.已知总传热系数为 1000W/(m2·℃),热损失可忽略。试估算加热蒸汽 耗量和蒸发器的传热面积。(20 分) 3.用泵将体积流量为 20m3/h 的水以 1m/s 的速度从 9m 下的贮罐中抽至水龙头处,贮罐上方 与大气相通,管路的总长度为 20m,如图所示。若λ=0.3164/R0.25,忽略管道局部阻力,试 求离心泵的能量。若在使用中发生汽蚀现象,试解释其原因,并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 决此问题。假设水的黏度为 100×10Pa-5·s,密度为 1000kg/m2。(1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