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3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 2B 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然后改用高倍镜
B.当发现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
C.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了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2.下列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擦拭玻片;②取材;③滴清水;④放置材料;⑤染色;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3.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
)
A.二氧化碳+水
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C.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4.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表述正确的是(
)
A.检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检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C.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5.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C.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6.“谈虎色变”,这是动物没有而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下列关于“谈虎色变”的反射类型
及引起这个反射的刺激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条件反射﹣﹣具体信号 B.非条件反射﹣﹣抽象信号
C.条件反射﹣﹣具体信号 D.条件反射﹣﹣抽象信号
7.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
B.②瞳孔的大小能改变
C.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D.结构④视网膜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8.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的疾病是(
)
A.扁桃体炎 B.肢端肥大症 C.大脖子病 D.糖尿病
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0.对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
A.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
D.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体、成体
11.鸡卵中将来可孵化成雏鸡的是(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系带
1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在基因上 B.基因在 DNA 上
C.DNA 在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
13.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兔的白毛和狗的黄毛 B.人的卷发和直发
C.郁金香的不同花色 D.黄豆的圆粒和皱粒
14.下列各项变异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一只体毛为白色的母猫生了一只花斑色的小猫
B.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
C.矮茎水稻的后代出现了高茎
D.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15.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男孩,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他们想生个女儿.问第二胎生女儿的可
能性是(
)
A.100% B.75%
C.50%
D.25%
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基因型是 Bb,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问孩子的基因型
是(
)
A.BB
B.Bb
C.BB 或 Bb
D.bb
17.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森林 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
18.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ABC 都是
19.据报道,2015 年某地爆发致命超级细菌,导致一名 3 岁男童死亡.从死者身上采集到
的细菌样品中发现多数细菌具有耐药性,能让抗生素失效造成人体严重感染.超级耐药菌产
生的原因是(
)
A.抗生素使病菌产生了耐药性
B.人工对病菌的抗药性起了选择作用
C.抗生素的品质比过去差
D.长期使用抗生索,使病菌中耐药性的个体比例增大
20.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有根、茎、叶的分化
2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下列动物和蚯蚓不属同一类的是(
)
A.蛔虫 B.菜青虫 C.蜈蚣 D.蛇
22.下列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A.中华鲟 B.扬子鳄 C.褐马鸡 D.大熊猫
2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
对生物的影响.(
)
A.水 B.土壤 C.空气 D.温度
24.下列各选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
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
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
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2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是因为(
)
A.被生产者吸收了 B.被消费者吃掉了
C.被分解者分解了 D.不确定
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阳光→青草→蝉﹣螳螂→黄雀
C.青草→蝉→螳螂→黄雀
D.营养物质→青草→蝉→螳螂→黄雀
27.近年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现象,导致“沙尘暴”的直接原因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降水异常减少 C.温室效应加剧 D.大气污染
28.下列食品与微生物发酵技术无关的是(
)
A.茅台酒 B.菜油 C.甜面酱 D.面包
29.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
的是(
)
A.冷藏冷冻 B.脱水处理 C.真空包装 D.添加防腐剂
30.生物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应用叙述错误
的是(
)
A.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C.利用醋酸杆菌酿造酱油 D.利用酵母菌酿造葡萄酒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
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31.如图是动物细胞结构图.
(1)请填写图中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
(2)能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是
(填序号).
32.如图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排泄途径 A 是
,B 是
.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
的滤过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两大过程.
(3)如尿检时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3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这里提到了哪些生物?
(至少答 3 个)
(2)它们的生存需要哪些非生物条件?
(至少答 3 个)
(3)这里既可以生活在陆地,又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是
,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的角色.
34.酸雨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
形成的 pH 小于 5.6 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学生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A
组为清水培育小麦种子萌发,B 组为模拟酸雨培育小麦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设计实验方
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该实验中实验组是
.(填 A 或 B)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A、B 两组实验均用了等量多粒小麦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
(5)B 组小麦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受
的影响.
(6)为进一步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该同学重复了多次实验.
(7)结论:
.
2017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3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 2B 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然后改用高倍镜
B.当发现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
C.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了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越小,物象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
亮;放大倍数越小大,物象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解答】解:A、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容易找到物像,然后改
用高倍镜,A 正确;
B、要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载玻片,不能用餐巾纸,否则会在载玻片上留有纸纤维而影响观
察,B 错误.
C、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物像与原物像相比视野
暗,细胞数目少,细胞变大,物像较模糊,C 正确.
D、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因此,向右上方
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 正确;
故选:B.
2.下列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擦拭玻片;②取材;③滴清水;④放置材料;⑤染色;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考点】1A: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解答】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 2~3 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
的全部.
所以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①擦拭玻片;③滴清水,②取材;④放置材料;⑥盖上盖玻片;⑤
染色故选:
故选:B.
3.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
)
A.二氧化碳+水
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C.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考点】94: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分析作答.
【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
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
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
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故选:B
4.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表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