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1月浙江高等教育自考仪器分析检验原理及维护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 1 月浙江高等教育自考仪器分析检验原理及维护真题 课程代码:0165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 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样品流在鞘液的环包下形成流体动力学聚焦,使样品流不会脱离液流的轴线方向,并且保 证每个细胞以相等的时间通过的区域是 A.荧光照射区 C.激光照射区 2.流式细胞仪中的光电二极管散射光检测器接收 A.散射光 C.激光 3.流式细胞仪样品和鞘液管道应用漂白粉液清洗的间隔时间为 A.每月 C.每周 4.毛细管电泳的特点是 B.散射光照射区 D.X 光照射区 B.荧光 D.射线 B.每天 D.每季
A.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小 B.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大 C.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 D.不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 5.温度对溶液的荧光强度有很大影响,一般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A.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弱 B.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强 C.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 6.酶免疫分析技术用于样品抗原或抗体的测定是基于 D.随温度的上升无变化 A.酶标记物参与免疫反应 B.固相化技术的应用,使结合和游离的酶标记物能有效分离 C.含酶标记物的免疫复合物中酶可催化底物显色,其颜色深浅与待测物含量相关 D.酶催化免疫反应,复合物中酶的活性与样品测值呈正比 7.自动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主要用于测定 A.抑菌圈 C.MIC 8.Taq DNA 聚合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 A.37℃ C.70~75℃ 9.PCR 反应的正确过程是 B.MBC D.MIC90 B.50~55℃ D.94~95℃ A.退火→变性→延伸 B.变性→退火→延伸 C.变性→延伸→退火 D.退火→延伸→变性 10.下落的水滴通过一平行板电极形成静电场时,带正电荷的水滴向 A.带负电的电极板偏转 B.带正电的电极板偏转
C.不偏转 D.前向角偏转 11.血液分析仪的库尔特原理是指 A.电导法 C.激光法 B.光电法 D.电阻抗法 12.目前血细胞计数仪定量装置中,常采用何种专用设备来确保被计量体积的精度 A.水银压力计式 C.红外检测式 B.光电检测式 D.激光检测式 13.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可能是 A.有核红细胞 C.脂质颗粒 14.血凝仪底物显色法的实质是 A.光电比色原理 C.化学法 B.蛋白质颗粒 D.异形淋巴细胞 B.免疫法 D.比浊法 15.血液黏度呈现非牛顿特性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含有 A.血糖 B.血脂 C.蛋白质 16.一般临床血液流变学规定,200S-1(S-1 为切变率单位)为高切,10S-1 以下为低切。高切 反映 D.血细胞 A.细胞的变形性 C.细胞的流动性 17.毛细管黏度计最适宜测定的样本是 A.非牛顿流体 C.血浆、血清 B.细胞的聚集性 D.细胞的稳定性 B.全血 D.蒸馏水
18.UF-100 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 A.联合使用流式细胞和电阻抗的原理 B.联合使用红外扫描和电阻抗的原理 C.单独使用流式细胞的原理 D.单独使用电阻抗的原理 19.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测量样本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极是 A.离子选择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 20.目前使用较多的无创性血糖检测方法是 A.紫外光谱分析法 法 C.红外光谱分析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B.金属电极 D.离子交换电极 B.正交偏振光光谱分析 D.激光光谱分析法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1.常压电泳多用于分离蛋白质等______物质,高压电泳则用于分离氨基酸、小肽、核苷等 ______物质。 22.根据朗伯-比尔光透射定律(E=KC),吸光度变化率与溶液的浓度成______比。 23.非竞争性酶免疫分析中最常见的三种方法是:直接法、______和______。 24.目前普遍应用的血黏度仪器是______和______。 25.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和______。 26.在白细胞分类技术“容量、电导、光散射法(VCS)”中,______可以帮助仪器将粒细胞 分开。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27.电泳迁移率 28.荧光抗体 29.色基 30.自动生化分析仪一点分析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31.简述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优缺点。 32.简述溶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 33.根据电极膜的制作材料不同,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分成哪几类?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4.电化学发光与一般化学发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5.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的原理什么? 36.试述免疫直接浊度血凝分析法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37.血气分析仪 pH 电极测定 pH 值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8.简述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