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 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均属于( ) A.糖类 B.脂质 C.核酸 D.蛋白质 2.由3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直的肽链,脱去的水分子数是( ) A.1个 B.2个 C.29个 D.30个 3.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内的多糖是( ) A.糖原 B.乳糖 C.纤维素 D.麦芽糖 4.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合量最多的化合物 B.可作为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C.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D.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中充当催化剂 5.向装有2mL豆浆的试管中注入ImL双缩脲试剂A液,再滴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样液呈现紫 色,说明豆浆中含有( ) A.还原糖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6.下列实例的跨膜运输方式与右边图示一致的是( ) A.K+进入轮藻细胞 B.02进入组织细胞 C.水分子进入根细胞 D.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
7.下列示意图中,最能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是( ) 8.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溶解色素的是( ) A.无水乙醇 B.二氧化硅 C.碳酸钙 D.蒸馏水 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ATP中含两个磷酸基团 B.作为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C.一个ATP中含三个高能磷酸键 D.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10.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酒精 D.乳酸 1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代谢增强 B.细胞的衰老即为个体的衰老 C.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13.在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能够维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过程是 (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染色体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14.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15.下图是DNA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中代表脱氧核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 ) A.A-C B.A-T C.A-U D.A-C
17.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生物进化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18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直接产物是( ) A.mRNA B.DNA C.ATP D.多肽链 19.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B.是任意的DNA片段 C.可以控制生物性状 D.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特点不包括( ) A.普遍存在 B.随机发生 C.定向突变 D.突变频率低 21.在航天器上搭载作物种子,利用宇宙射线等来处理,获得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属于 (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22.人类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一个红绿色盲的女性若生育一孩 其表现型不可能是( ) A.正常男孩 B.正常女孩 C.色盲男孩 D.色盲女孩 23.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骨髓 D.神经中枢 24.人体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渴觉。渴 觉中枢位于( ) A.脊髓 B.下丘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25.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淋巴细胞 D.红细胞 26.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切断其传播途径可达到有效预防的目 的。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 A.握手 B.性接触 C.血液 D.母婴 27.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种群密度 B.垂直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 率 28.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果实衰老和脱落的植物激素是( )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29.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时产生和释放一种物质,夜间能驱赶雌蛾,使其不能在烟草 叶片上产卵,白天熊吸引蛾类幼虫的天敌来捕食。烟草植株所发出的这种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遗传信息 30.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B.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C.异地保护,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D.禁止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下图是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 序号横线上填文字)(7分) (1)图中[①] ______是细胞的边界,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_________ (2)分泌蛋白最初在[④]_________合成,经[ ]内质网和[②]________加工,最后分泌 到细胞外。 (3)在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主要来自 [⑥]________ (4)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 ]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在细胞的生命 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2.下图是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①一⑤代表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6分)
(1)图中①指的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它包含_____________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分布在 _______的薄膜上。 (2)科学家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波长 约为400 - 500nm和630 - 700nm的两个可见光区域,从而得出了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_ _______光的结论。 (3)Ⅱ是指_______阶段。Ⅱ阶段中,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 _________(填序号)还原,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等物质。 (4)图中⑤指的是____________,适当提高其浓度可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33.下图是雌性动物体内两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5分) (1).A细胞中含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正处于减数第______ 次分裂的后期。 (2).B 细 胞 中 含 有 ________ 条 染 色 体 , 该 细 胞 分 裂 后 所 形 成 的 子 细 胞 名 称 是 _______________ 34.下面是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请据图分析回答。(5分)
(1)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6的致病基因来自Ⅰ的_______个体。 (3)Ⅱ5和Ⅱ6若再生育一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4)Ⅲ7是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35.下列是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7分) (1)上述实验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_________(填“尖端”或“尖端下部”) (2)上述实验中,甲组起________作用。 (3)用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乙、丙的生长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直立生长 B.不生长不弯曲 C.向光弯曲生长 D.背光弯曲生长 (4)甲、丁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后,出现向光弯曲生长,这是由于向光侧与背光侧的某种化 学物质分布_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造成的。这种化学物质是一种植物激素, 称为____________,其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促进”或“抑制”)作用。 36.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7分) (1)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2) 植 食 性 小 鱼 属 于 第 __________ 营 养 级 , 其 与 浮 游 小 动 物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的生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无机 环境中。 (4)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具
有单向流动和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7.完成下面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图。(3分)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