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10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封 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6 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16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阔绰.(chuò) B.亲.家(qìn) C.聒.噪(ɡuō) D.浣.妆(huǎn) 赔偿.(chánɡ) 羼.水(chàn) 系.(jì)鞋带 悖.谬(bó) 恣睢..(zìsuī) 溺.爱 (nì) 惴.惴不安(zhuì) 露.出马脚(lòu) 倔强..(juějiànɡ) 分道扬镳.(biāo) 惘.然(wǎnɡ) 肆无忌惮.(dàn) 2.下面句子的书写和对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历过孤陋寡闻....的时代,引进外国艺术是新鲜事,但外国传统有如中国传 统,都 是在不断地反传统中积累形成的。(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B.陈市长一片赤诚,往驾来访,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 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比喻自己的清高、迂腐。)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署就不会过去。(形容心中充 满了愤怒。) D.在资阳市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 掌声。(给力:形容精彩、酷、棒。)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 花争妍。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4.下面各句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3 分)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在自己长期的浏览中间,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这就是自始至终的阅读过程,都必 须贯彻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 准确抑或 、正义抑或 、美丽抑或 、高尚抑或 ?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 方法和习惯,才容易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如果不是从这样的阅读中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而是盲目地追随着别人的爱好和主 张,别人炫耀和宣扬什么,自己就亦步亦趋地去阅读,并且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可能是谬误 的捧场,像这样..不开动自己的大脑,就犹如叔本华所说的“ 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长 此以往,“思维能力必将逐渐丧失”(读书与书籍)。这种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只能 是极大地糟蹋了自己珍贵的精力,而无法获得应有的长进。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在文中空格上依次填入的反义词是“谬误、邪恶、丑陋、庸俗”。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 C.“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是一个述宾短语。 D.文中括号中的“读书与书籍”应加书名号。 6.下面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B.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是对自己正在阅读的书自始至终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 分析,要深思熟虑,并要质疑所宣扬的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 C. 作者认为盲目读书的后果是:别人在替我们思想,我们思维能力必将丧失,我们 无法获得应有的长进。 D.文中两个加点的“这样”所指代的内容不同。前者指代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和习 惯,后者指代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4 分) 注意事项 :本卷共 8 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22 分) 7.用楷书将下面短语工整的抄写在田字格内(3 分)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8.默写(6 分 。①—④题,每小题 1 分;⑤⑥题任选填一题,2 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④《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⑤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苏轼的“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古诗中,“柳”常被诗人用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郑谷在诗句“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中,借“柳”抒发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采薇》 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柳”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 9.名著阅读(4 分) 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 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 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 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 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 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 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 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 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 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 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 于地上。其酒尚温。 该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我们熟 知 文 中 主 人 公 “ 忠 、 义 、 勇 、 谋 、 傲 ” 的 故 事 还 有 千 里 走 单 骑 、 华 容 道 义 释 曹 操 、 ____________________、水淹七军、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语文实践活动(共 9 分) 50 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 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雷锋 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50 年来,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他们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用雷锋式的行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 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 【学雷锋】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 材料一: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 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 1963 年 3 月 2 日出 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 月 17 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 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 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 月 2 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 日,新华社 发通稿。5 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后来,中央决定, 把 3 月 5 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 开,迅速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
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 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 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 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颂先进】请你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位你熟知的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并为他写一段颁奖 词(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⑴人物事迹:阿里木 10 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 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 年来,阿里木把卖出 30 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 10 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 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⑵颁奖词:快乐的阿里木,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却他的热心, 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⑴人物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⑵颁奖词: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斥谬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 谐的杂 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 过时了。” 请针对上面文中个别人的错误言论,写出两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 误言论的论据。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话幸福】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奋不顾身,解救 了他人的生命;也许,幸福是你的义举,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也许,幸福是你的爱心, 帮 助 失 学 儿 童 圆 了 大 学 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是,你要有一副热心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你 才能感受到幸福。 请在文中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三、(32 分) (一)月到中秋(12 分)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 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 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③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 工了。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 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 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④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月到中秋, 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 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 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⑤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 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 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 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 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 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 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 开始发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 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⑥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 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 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 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 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 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 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 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 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⑦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 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 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 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qió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 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 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⑧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 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 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
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 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 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 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 ⑨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 小院,带入梦乡。 (文/一竿烟雨 有改动) 11.选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四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选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3.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简略说说第⑦段中加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选文结尾说“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 带入梦乡”,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云南松怕冷的秘密(10 分) 罗红里 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 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 松树怕冷,自是奇闻。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 折磨着呢。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 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可 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 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 0℃时就结 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 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 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 -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水是植物的血液,血液涌动着,不会析出冰晶,生命组织形态正常, 松树能怕冷吗?
偏偏冰核细菌这两个恶少,有一手被科学家称作催冻致凝基因的真传:当气温急剧下降, 它们会在叶面形成一个特殊的晶核,引起植物体内的超冷水结晶。科学家叫它们冰晶种子。 植物的血液凝固了,这命还能保吗?许多像松树这样的好汉都被这两个病魔缠倒了。这 植物冻害,也直接打击了人类。 俗话说“助人如助已”。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 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 再也不能致冻了。树木生长季节到了,人们把经过改造的细菌喷射到大片树林上,它们以全 新的面目取而代之,将那些没经过改造的丑恶的同类排挤掉。于是,致冻菌不致凝了,气血 顺畅,云南松不怕冷了。这就是遗传工程在防霜冻灾害上的应用。 16.云南松为什么怕冷?(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7. 选文第一句中的“岁寒三友”是指松树和另外的哪两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 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8.简析选文的说明顺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9.选文中两次引用俗话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0.请品味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 分) 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 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10 分)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
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宋人或得玉,献 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 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以示玉人,以为..宝也( 22.【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 分) ) )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当之.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 分)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请结合现实生活,有 理有据地简要说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3 分)(字数 50 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 分) 25.认真阅读下边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的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的一笑,这是一种 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豁达;处于窘境的时候能自嘲的一笑,这是一种 智慧;无奈的时候能达观的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 不管为了什么事情,为了什么原因,我们每天都要开心一笑。 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能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②字数 600 以上。③书写工整,正确使 用标点符号。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