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2008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第一部分(共 20 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一(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吮(yǔn)血 慰藉(jí) 差(chā)强人意 B.泯(mín)灭 和煦(xù) 苦心孤诣(zhǐ) C.缜(zhěn)密 埋(mán)怨 戛(jiá)然而止 D. 迸(bìnɡ) 发 莅(lì)临 呕(ōu)心沥血 2.对下列句中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俗话说“众口难调”,即使再优秀的家装设计,也不可能合乎所有客户的胃口。 胃口——比喻对家装设计的兴趣爱好。 B.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彝族区时,红军首长与彝族首领歃血为盟,建立了手足之情。 手足——比喻两人的关系像弟兄。 C.鲁迅先生把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称为“中国的脊梁”。 脊梁——比喻在中华民族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D.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乐以特有的音乐旋律,表达了他“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心声。 咽喉——比喻生命的安危。 3.在下面两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写语句,前后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郁郁葱葱的国槐是北京的市树,“国槐绿”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掩映在绿 树丛中的四合院民居的灰色,是北京城传统建筑中的重要颜色, 。 ②长安街上的国家大剧院壳体上面的“蘑菇灯”散发着点点光芒, ,它们映现在一池 盈盈碧水之中,倒影、灯岸与当空的圆月构成国家大剧院别具一格的美丽夜景。 A.①“奥组委”把它们列入北京奥运色彩系列 ②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B.①它们被“奥组委”列入北京奥运色彩系列 ②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C.①“奥组委”把它们列入北京奥运色彩系列 ②如同繁星闪烁在夜空 D.①它们被“奥组委”列入北京奥运色彩系列 ②如同繁星闪烁在夜空 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天高风急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明。 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雷雨》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 造成的矛盾冲突。 B.《羊脂球》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成名之作,他的代表作品还有《项链》《最 后一课》等。 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视为宋词 豪放派的代表作。 D.《滕王阁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文学史上 并称为“初唐四杰”。 二、阅读《陈情表》,完成 6—10 题。(10 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 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 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 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 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 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 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门衰祚薄 祚:zuò 福分 B.常在床蓐 蓐:rú 草席 C.责臣逋慢 逋:pū 逃脱
D.不矜名节 矜:jīn 怜惜 7.下列语句分为 4 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组是 ( ) ①慈父见背 ②舅夺母志 ③猥以微贱 ④愿乞终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 A.(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逮奉圣朝,(自己)沐浴清化 C.(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 9.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 A.臣具以表闻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谨拜表以闻 10.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早年多遭不幸,是祖母不顾年迈体弱,抱病将其抚养成人,所以作者要为她养 老送终。 B.作者非常愿意进朝做太子的侍从官,但苦于祖母无人照料,因此希望太守能为他解 决后顾之忧。 C.作者深知当政者讲究以孝治国,所以借为祖母尽孝之由,达到自己辞不就职的目的。 D.作者请太守和刺史转告朝廷,在为祖母送终之后,一定接受朝廷的委任去做太子的 侍从官。 第二部分(共 30 分) 三、阅读《胡同文化》(节选)。完成 11—13 题。(11 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 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 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 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 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 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 “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 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
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 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 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 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 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 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 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 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 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 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 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11.阅读选文,根据表格内容填空。(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4 分) 胡同文化的特点 北京人的生活表现 [注] 封 闭 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有窝头,就知足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有棒子面就行 [注]每空写出一种表现即可。 12.朴实而富有表现力是选文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请你结合画线语句加以说明。(3 分) 13.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留恋、叹惋的复杂感情,请你结合文章第二段作简 要分析。(4 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5 题。(7 分)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科学家将目光 投向了地球的近邻——月球,因为月球上蕴含着丰富的氦-3。
氦-3 是氦的同位素,是核聚变燃料的最佳选择。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建立了核电站。 但是目前的核电站利用的还是核裂变的能量,而核裂变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具有放射性的中 子和质子,防范措施稍有疏漏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 泄漏事故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近年来,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建造一种发电能量更高的可控核 聚变电站,其单位质量产生的能量是核裂变的几百倍。但是,困扰他们的还是“核污染” 问题。因为使用氘—氚反应的核聚变装置,会产生大量高能中子,形成强大的中子辐射, 而且氚本身也具有放射性。氦-3 的出现给核聚变电站带来了福音。如果使用氘—氦-3 反应 装置,对环境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氦-3 没有放射性。因此,月球上的氦-3 作为核聚变发 电燃料,受到青睐是当之无愧的。 氦-3 存在于月球的什么地方呢?氦-3 是一种气体,它随太阳风直达月球。由于月球几 乎没有大气层,太阳风离子可以直接注入月球表面,而月球接受太阳风的拍打至少有 40 亿 年的历史。此间,月球还不断遭到各种陨石的“轰炸”,炸翻的月壤被上下翻腾搅拌,附 着在月壤上的氦-3 随之被搅拌得很均匀。日积月累,富含氦-3 的月壤厚度已有 5 米—10 米。据科学家估计,月球上的氦-3 有 100 万吨—500 万吨,可供地球能源需求达数万年。 因此,开发月球丰富的氦-3 资源,对人类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4.氦-3 作为核聚变燃料,与核裂变的燃料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和□□。(将答 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5.阅读第三段,写出氦-3 在月球存在的三个决定性条件。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12 分) 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李白有一首《长相思》,诗中说:“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 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这是一首闺人思念征夫的诗,相思之苦,以至于到了“昔 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的程度。美妙的眼睛变成了一口泉眼,这当然是有些夸张;却还 不能说就怎么不合理,还可以算在合理的夸张之列。但也有其不合理处,这不合理处在于 她还要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现在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并要求那面镜子到时候为 她作证。因为如果真到那征夫回来的时候,她即使还很憔悴,即使是当时快乐得又哭了起 来,那神情毕竟会大不相同。要证明她真正肠断的情形,只有那面镜子才最清楚。可是除 非那面镜子是一面魔镜,否则又怎能重现她那已经成为过去的容颜呢?也许今天有了录像 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如果真有一位妻子录好了像专等她丈夫回来证明这一切,恐怕她的 丈夫反而会更不相信呢;何况古代并无录像这种先进技术。假定真能录像,也许看来是合 理的,却反而近于荒唐。假定镜子可以证明过去,看来好像是不合理的,却反而更近于真 实。我们读这首诗,读到这里时早已忘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人。[甲] 那么所谓艺术的夸张到底该怎样来理解呢?“白发三千丈”,这是人们谈到李白诗歌 夸张时最爱引的名句,在这首《秋浦歌》中乃是轮到李白自己面对着一面镜子了。所以说: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从日常的尺度来说,这个“三千丈”简直是违背常识;从 夸张的尺度来说,也未免无边无际。如果这样的夸张也算合理,那么究竟夸张到什么程度 才算不合理呢?李白有一首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望庐山瀑布》,诗中说:“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瀑布仿佛是一道银河自天而降,也不过才夸张到三千尺,而 白发从头上算起,却竟能达到三千丈。[乙] 有些人认为夸张似乎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可能有些道理,可也不尽然。夸张既 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只不过是一种通用的表现手法而 已。如果说夸张与浪漫主义之间也存在着某些特殊缘分的话,那只能说夸张的手法到了浪 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中,似乎可以尽情发挥到完全不合理的程度。这并不是夸张手法有什么 特别之处,而是由于本质上浪漫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宏观”的创作方法;正如现实主义乃 是一种近于“微观”的创作方法;并由此自成不同的局面。《秋浦歌》中的白发,从日常 尺度来看,那白发只不过是映在咫尺明镜之中,而它却能直达三千丈。用日常的尺度去衡 量微观或宏观世界中的一切,有时常会出人意外。[丙] (选自林庚《唐诗综论》,有删改) 16.下面三句话应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 处应填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 分) ①日常范畴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两相对照,也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为 之深思神往。 ②从日常的尺度来说乃是不合理的,从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 ③艺术的夸张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 17.作者说“假定真能录像,也许看来是合理的,却反而近于荒唐”,联系上下文说出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8.选文第③段中说“夸张的手法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中,似乎可以尽情发挥到 完全不合理的程度”,请你从熟悉的诗句中,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第三部分(50 分) 六、作 文(50 分) 19.在许多中国人看来,随地吐痰就像打喷嚏和打饱嗝一样自然,他们没觉得不好意思。 随地吐痰会传播病菌,所以谁都不会在自己家里随地吐痰,而在北京的公共场所却常见明 显痰迹。即便政府加大惩罚力度,对随地吐痰者施以高达 50 元的罚款,但这种现象仍然存 在。北京一位政府官员认为,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将首都居民的文明程度提高到国际水准, 可能比建设新的运动场馆还困难。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张发强先生也认为,举办“文明奥运” 关键在于人的素质。 要求:请就上面一则材料的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议论文。
2008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共 20 分) 一(10 分)题 号 1 C 2 D 3 B 4 D 5 B 二(10 分)6 A 7 A 8 A 9 C 10 C 第二部分(共 30 分) 三(12 分) 11.“北京胡同”的特点 北京人的生活表现 ××× 舍不得挪窝 易满足 ××× ××× 看着“闹学生”,不以为意 能 忍 ×××(4 分。共 4 空,每空 1 分) 12.①运用生活化的语言(选择北京人熟知的事物),朴实亲切,平白如话。②运用 联想、夸张,描写形象生动。(3 分。共 2 个要点,每点 1 分,语言表述 1 分) 13.答案示例:作者对“北京胡同”充满既留恋又叹惋的复杂感情。例如,作者留恋 胡同中北京人的为人方式。 “‘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 ‘份子’”,表达了对那种互助、互敬、互爱的邻里关系的怀念。同时作者又叹惋胡同中 北京人的封闭。“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表达了对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 人瓦上霜”的处世态度的遗憾。(5 分。从“留恋”“叹惋”两方面作答,每方面 2 分;语 言表述 1 分) 四(6 分)14.高效(高产、高能) 安全(清洁、环保、“绿色”)(2 分。共 2 空, 每空 1 分) 15.太阳风携带氦-3 注入月球表面;月壤被翻腾搅拌,氦-3 得以存留。(4 分。共 2 个要点,每个 2 分) 五(12 分)16.[甲]处:① [乙]处:②(2 分。共 2 空,每空 1 分)
17.答案示例:因为只有自然流露的感情,才是真实可信的;如果妻子有意做给丈夫 看,采取“录像”手段,就反而不真实了。(4 分。从两方面作答:“自然流露”,2 分; “有意做给丈夫看”,2 分) 18.答案示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浪漫主义的写法,运用 了夸张;黄河之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为了更好地表现黄河之水奔流而来的那种壮美的气 势,诗人把夸张推到了极致;这才产生了黄河之水仿佛从天上奔流而来的艺术效果。(6 分。举出“浪漫”与“夸张”结合的诗句,1 分;说明“浪漫”与“夸张”结合达到 极致,2 分;说出艺术效果,2 分;语言表述 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