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海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 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nm B.18mm C.18cm D.18dm
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
具有不同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
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
)
A.顾客本身 B.扶梯
C.大楼地面 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结成冰后下
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
5.如图所示.将重为 G 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F.则铝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
)
A.G B.F C.G+F D.G﹣F
6.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过程
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运动员站在地面用力竖直下抛乒乓球,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开始下落时动能为零
B.球弹跳到原抛球位置时仍具有动能
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8.为了便于研究光现象,我们引入“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下列研究问题的
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通过磁感线来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的分布
)
B.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
C.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来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D.通过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平面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9.如图所示的几种器件,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电铃 B.
电风扇 C.
风力发电机 D.
门吸
10.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海口街头配置了公共自行车,下列与自行车有关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车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C.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车的重力做功
D.停止蹬车后车仍继续前行,是由于车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题 4 分,共 28 分)
11.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
“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
(选填“同种”或“异
种”)电荷而相互
(选填“吸引”成“排斥”)的结果.
来传递信息.而汽车
与卫星联系来传递信息,以确定汽车所处的位置.(选填“电磁
12.汽车上常安装一些设备来传递信息,如倒车雷达利用
导航仪则利用
波”或“超声波”)
13.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时要穿抗压潜水服,这是由于海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
而
; 若 不 考 虑 海 水 密 度 的 变 化 , 则 潜 水 员 在 水 中 下 潜 过 程 中 , 所 受 浮
力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 轨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 10cm,则人应在
(选填“蜡
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时,在
(选填“煤油”或
“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中插入一段金属,使温度计两端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当温度
达倒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磁铁具有
,将衔铁吸引过来,使电铃发出报
警信号.
16.如图所示,工人通过动滑轮把 50kg 的水泥从地面缓慢提升到 4m 高的楼顶,所用拉力
为 300N,此过程中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
.(g
取 10N/kg)
J,机械效率约为
17.一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有“220V 2000W”字样,在额定电压下用它对质量为 2kg 的水
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50℃,用时 6min.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此过程中电热
水壶消耗的电能为
kW•h,(C 水=4.2×103J/(kg•℃)
三、作图和实验题(第 18 题 4 分,第 19 题 6 分,第 20 题 10 分,共 20 分)
18.按照要求规范作图(作图时请用刻度尺).
(1)图甲为某人用手托起一金属球时的情景,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支点为 O,球对
手的压力为 F,请画出 F 的力臂 L,
(2)如图乙所示,请将开关和灯泡正确连入家庭电路.
19.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
序进行:
( 2 ) 测 量 过 程 中 , 温 度 计 在 某 一 时 刻 的 示 数 如 图 乙 所 示 , 此 时 该 物 质 的 温 度 为
℃;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
热到 8min 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
(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
20.小华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电源电压
恒为 6V.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所示实物图的连接;
态,该物质为
(2)电路安装并调试好后开始实验,小华在调节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A,
的示数,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流值为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3)小华刚准备拆除电路结束实验时,同组的小红提出,在调节变阻器滑片使灯泡正常发
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很难准确达到 3.8V,由此可能造成一定的测童误差,她认为小华可以
在前面(2)操作的基础上,对电路稍作改动,就能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请你帮小红补
全测量步骤(补全步骤时必须准确阐述接法和操作要点):
W;
;
①断开开关,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表的示数;
③计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V,并读出此时电流
四、练合应用题(第 21 题 10 分,第 22 题 12 分,共 22 分.答时在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公式和具体的计算步骤)
21.如图所示是某餐厅出现的一款服务机器人,它是一种新型的能电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机器人不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其受到
力的作用,
二者的关系为一对
(2)机器人送餐时,总质量为 42kg,它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10﹣2m2,则它对地面
的压强是多少?(g 取 10N/kg)
(3)送餐过程中,机器人在 1min 内沿直线匀速移动了 15m,若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
为 200N,则驱动力对它所做的功及功率分别是多大?
力和
;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 的阻值为 20Ω,R2 为滑动变阻器,其规格能够满足电
路要求.电流表 A、A1 的表盘均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 12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在保持电路元件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求:
(1)电流表 A1 的示数;
(2)电路中的最大电功率为多少?此时通过 R2 的电流 I2 是多少?
(3)若 R2 为一个规格为“3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化的最大值△I 是
多少?
(4)联系家庭电路,并结合以上计算结果,类比说一说对合理使用家用电器的启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nm B.18mm C.18cm D.18dm
【考点】长度的估测.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
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
在 18cm=1.8dm=180mm=1.8×107nm 左右.
故选 C.
)
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
具有不同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
调越低.
(2)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答】解: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
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选 A.
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 梯上.当我们说该顾
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顾客本身 B.扶梯
C.大楼地面 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
破此题.
【解答】解:
A、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 A 错误;
B、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顾客相对扶梯是静止的,故 B 正确;
CD、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大楼地面、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的位置发生
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大楼地面、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运动的,故 CD 错误.
故选 B.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结成冰后下
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在质量、密度和比热容、内能四个量中,只有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
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而密度、比热容、内能都与温度有一定
关系,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解答】解:A、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
状、温度无关,因此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故 A 正确;
B、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冰的密度是 0.9×103kg/m3,因此水结成密度变小,故 B
错误;
C、水的比热 4.2×103J/(kg•℃),冰的比热容 2.1×103J/(kg•℃),因此水结成比热容变小,
故 C 错误;
D、水结冰需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 D 错误.
故选 A.
5.如图所示.将重为 G 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F.则铝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
A.G B.F C.G+F D.G﹣F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已知物体重力和物体浸没在水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者之差就等于物体所受的
浮力(称重法测浮力).
【解答】解:
物体浸没在水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加上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
即:F 浮+F=G,
所以,铝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F 浮=G﹣F.
故选 D.
)
6.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过程
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输出功,其它三
个冲程依靠飞轮惯性完成.
【解答】解: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故选 B.
7.运动员站在地面用力竖直下抛乒乓球,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开始下落时动能为零
B.球弹跳到原抛球位置时仍具有动能
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弹性势能的影
响因素是弹性形变的程度,据此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由于乒乓球不是自由下落,是运动员向下抛的,所以球在开始下落时的速
度不是零,故动能不是零,故 A 错误;
B、据题目可知,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所以当乒乓球反弹至原位置时仍是
运动的,即此时仍有动能,故 B 正确;
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同时高度增加,势能增大,
所以是将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故 C 错误;
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会与空气、地面摩擦,故会损失掉一部分机械能,故机械能减少,
故 D 错误;
故选 B.
)
8.为了便于研究光现象,我们引入“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下列研究问题的
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通过磁感线来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的分布
B.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
C.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来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D.通过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平面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考点】物理学方法.
【分析】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
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解答】解:光线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是利用的模型法:
A、由于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所以通过磁感线来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的分布,这是一种模型法,
选项 A 正确;
B、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即利用的类比法,选项 B 错误;
C、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来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采用的是转换法,故
C 错误;
D、通过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来比较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是
利用的转换法,选项 D 错误;
故选 A.
9.如图所示的几种器件,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