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 4 页,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锥体的体积公式: V  1 3 Sh .其中 S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S  { | x x 2  2 x  0, } x R  , T  { | x x 2  2 x  0, } x R  ,则 S T  A.{0} B.{0,2} C.{ 2,0}  D.{ 2,0,2}  【解析】:先解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取交集,选 A,5 分到手,妙! 2.函数 ( ) f x  的定义域是 1) lg( x  1 x    C.( 1,1)  ) A.( 1,   B.[ 1, )  (1,  ) D.[ 1,1)   (1,  ) 【解析】:对数真数大于零,分母不等于零,目测 C! 3.若 ( i x  yi ) 3 4   , ,x y R ,则复数 x i yi 的模是 A.2 B.3 C.4 D.5 【解析】:复数的运算、复数相等,目测 4,  x 5  2 )  B. 4.已知 sin( 2 5 A.  1 5 1  5  ,那么 cos 1 5 5  2 sin( C. 【解析】:考查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y   ,模为 5,选 D. 3 D. 2 5  )   sin(2 +   2  )   sin    2        cos   1 5 , 选 C. 5.执行如图 1 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n 的值为 3,则输出 s 的值是 A.1 B.2 C.4 D.7 【解析】选 C.本题只需细心按程序框图运行一下即可.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 2 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1 6 B. 1 3 C. 2 3 D.1 【解析】由三视图判断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棱锥的高为 2,则 V = 1 1  3 2  1 1 2=   1 3 ,选 B.
7.垂直于直线 y x  且与圆 2 x 1 2 y  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直线方程是 1 A. x y  2  0 B. x y   1 0 C. x y   1 0 D. x y  2  0 【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接由选项判断很快,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1r  ,排 除 B、C;相切于第一象限排除 D,选 A.直接法可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y    x  k k  ,再 0 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1r  ,求得 k  2 . 8.设l 为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 l , // l ,则 //  B.若l  ,l  ,则 //  C.若l  , // l ,则 //  D.若  , // l ,则l  【解析】基础题,在脑海里把线面可能性一想,就知道选 B 了. 1 2 9.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 C 的右焦点为 (1,0) ,离心率等于 F ,则 C 的方程是 A. 2 x 3 2  y 4  1 B. 2 x 4  y 2 3  1 C. 2 x 4 2  y 2  1 D. 2 x 4 2  y 3  1 【解析】基础题, 1,  c a  2, 10.设   a 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  0 ①给定向量 ②给定向量  b ,总存在向量  b 和 ③给定单位向量 3  ,选 D. b  a ,关于向量  c ,使    a   b c ;  a  a 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   c ; c ,总存在实数和,使    b 和正数,总存在单位向量    c ; c 和实数,使    b   b    c ; c ,使    a   b  a   ④给定正数和,总存在单位向量  b 和单位向量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  b ,  c 和  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解析】本题是选择题中的压轴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和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易的①是对的;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易的②是对的;以a 的 终点作长度为的圆,这个圆必须和向量b 有交点,这个不一定能满足,③是错的;利用向量
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结合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必须      = +  b c a ,所以④是 假命题.综上,本题选 B.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考前还强调过,不懂学生做得如何. 【品味选择题】文科选择题答案:ACDCC BABDB.选择题 3322 再次出现!今年的选择题很基础,希 望以后高考年年出基础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考生作答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一)必做题(11~13 题) 11.设数列{ }na 是首项为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则 1 a  | a 2 | a   3 | a 4 |  【解析】这题相当于直接给出答案了15 12.若曲线 y  2 ax  ln x 在点 (1, )a 处的切线平行于 x 轴,则 a  . 【解析】本题考查切线方程、方程的思想.依题意 ' y  2 ax  1 x , ' y x 1   2 a 1 0,     a 1 2 13.已知变量 ,x y 满足约束条件 03 x y  1 1 x  1 y       ,则 z   的 x y 最大值是 .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最优解为 1,4 ,故填 5 ; (二)选做题(14、15 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  2cos  .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 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 【解析】本题考了备考弱点.讲参数方程的时候,参数的意义要理解清楚.先化成直角坐标方程  x  2 1  2 y  ,易的则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1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  x    y 1 cos   sin  (为参数) 如图 3,在矩形 ABCD 中, AB  3, BC  , BE 3 AC ,垂足为 E ,则 ED  . 【解析】本题对数值要敏感,由 AB  3, BC  ,可知 3 BAC   60 从而 AE  3 , 2  CAD  30  ,
DE  2 AE  2 AD  2 AE AD   cos30  21 2 . 【品味填空题】选做题还是难了点,比理科还难些.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80 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 ) f x  2 cos  x  12      , x R  . (1) 求 f   3     的值; (2) 若 cos    , 3 5     3  2 ,2     ,求 f     6   . 【解析】(1) f     3     2 cos      3 12      2 cos     4     1 (2)  cos   3 5 ,      3  2 ,2     , sin    1 cos  2    , 4 5  f         6  = 2 cos         4    2 cos cos     4  sin sin     4    1 5 . 【解析】这个题实在是太简单,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不要记错了. 17.(本小题满分 13 分) 从一批苹果中,随机抽取 50 个,其重量(单位:克)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分组(重量) [80,85) [85,90) [90,95) [95,100) 频数(个) 5 10 20 15 (1) 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苹果的重量在[90,95) 的频率; (2)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80,85) 和[95,100) 的苹果中共抽取 4 个,其中重量在[80,85) 的 有几个? (3) 在(2)中抽出的 4 个苹果中,任取 2 个,求重量在[80,85) 和[95,100) 中各有 1 个的概率.
【解析】(1)苹果的重量在 (2)重量在 85,80 的有 4  95,90 的频率为 5 =1 个; 5+15 20 =0.4 50 ; (3)设这 4 个苹果中 85,80 分段的为 1, 100,95  分段的为 2、3、4,从中任取两个,可能的情 况有: (1,2)(1,3)(1,4)(2,3)(2,4)(3,4)共 6 种;设任取 2 个,重量在 中各有 1 个的事件为 A,则事件 A 包含有(1,2)(1,3)(1,4)共 3 种,所以  85,80 和 100,95 3 1 2 6   . (A) P 【解析】这个基础题,我只强调:注意格式!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 如图 4,在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 ABC 中, ,D E 分别是 ,AB AC 边上的点,AD AE ,F 是 BC 的中点, AF 与 DE 交于点G ,将 ABF  沿 AF 折起,得到如图 5 所示的三棱锥 A BCF  ,其 中 BC  2 2 . (1) 证明: DE //平面 BCF ; (2) 证明:CF  平面 ABF ; (3) 当 AD  时,求三棱锥 F DEG  2 3 的体积 F DEG V  . 【解析】(1)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 AD AE   AD AE EC DB  也成立, / /DE BC BC  平面 BCF , ,在折叠后的三棱锥 A BCF  中 , DE   平面 BCF , / /DE 平面 BCF ; (2)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 F 是 BC 的中点,所以 AF BC ①, BF CF  在三棱锥 A BCF  中, BC  2 2 ,  BC 2  2 BF  CF 2   CF BF ② 1  . 2  BF CF F CF     平面 ABF ; (3)由(1)可知 / /GE CF ,结合(2)可得GE  平面 DFG .
 V F DEG   V E DFG    1 1 3 2  DG FG GF     1 1 1 3 2 3       1 3  3 2  1     3  3 324 【解析】这个题是入门级的题,除了立体几何的内容,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个平面几 何的内容. a a a 构成 , , 且 2 5 14 19.(本小题满分 14 分) 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满足 4 S n 2 a  1 n  4 n  1, , n N   等比数列. a (1) 证明: 2  14 a  ; 5 (2) 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3)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 n ,有 1 a a 1 2  1 a a 2 3    1 a a  1 n n  1 2 . 【解析】(1)当 1n  时, 4 a 1  a 2 2  5, a 2 2  4 a 1  , 5  na    a 0 2 4 a 1  5 (2)当 2 n  时, 4 S   1 n a 2 n  4  n 1   , 1  4 a n  4 S n  4 S n 1   a 2 1 n   a 2 n  4 a 2   1 n a 2 n  4 a n   4  a n  2 2  , a n   0 a n 1   a n  2 当 2 n  时, na 是公差 d  的等差数列. 2  , a a a 2 14 , 5 构成等比数列, 2 a 5   a a 2 14  , a 2  2 8   a 2   a 2  24  ,解得 2 3 a  , 由(1)可知, 4 a 1  a 2 2  5=4,   a 1 1  a 2 a 1    3 1 2   na 是首项 1 1 a  ,公差 d  的等差数列. 2 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为 na 2 n 1  . (3) 1 a a 1 2  1 a a 2 3    1 a a n n 1   1 1 1 3 3 5     1 5 7     1  1 2 n  1   2 n 
 1    1   2 1 2     1       1     3   1   1 n         1 5  1 7        1  1 2 n  1 1 n        2  1 1 3 5 1 2  . 2 【解析】本题考查很常规,第(1)(2)两问是已知 nS 求 na , na 是等差数列,第(3)问 只需裂项求和即可,估计不少学生猜出通项公式,跳过第(2)问,作出第(3)问.本题易错点在 分成 1n  , 2 n  来做后,不会求 1a ,没有证明 1a 也满足通项公式. 20.(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  F 0, c  c  到直线 : l x 0  y   的距离为 2 0 3 2 2 .设 P 为直线l 上的点,过点 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 ,PA PB ,其中 ,A B 为切点. (1) 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 当点   , 0 0 P x y 为直线 l 上的定点时,求直线 AB 的方程; (3) 当点 P 在直线l 上移动时,求 AF BF 的最小值. 【解析】(1)依题意 d  2 0 c   2  3 2 2 ,解得 1c  (负根舍去) 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 x y ; 4 (2)设点 1 ( A x y 1 , ) , ( B x , 2 y , 2 ) ( xP , 0 y 0 ) , 由 2 x  4 y ,即 y  21 x , 4 得 y  1 2 x . ∴抛物线C 在点 A 处的切线 PA 的方程为 y  y 1  x 1 2 ( x  x 1 ) , 即 y  xx 1 2  y 1  1 2 2 x 1 . ∵ y  1 1 x 4 2 1 , ∴ y  xx 1 2  y 1 . ∵点 ( xP , 0 y 0 ) 在切线 1l 上, ∴ y 0  xx 1 2 0  y 1 . ①
同理, y 0  xx 2 2 0  y 2 . ② 综合①、②得,点 1 ( A x y B x y 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 ( ) , , 2 2 1 y 0  xx 2 0  y . ∵经过 1 ( A x y B x y 两点的直线是唯一的, ), ( ) , , 2 2 1 ∴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0  (3)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xx 2 AF  y x x ,即 0 0  2 y  2 y 0  ; 0  y 1  1, BF  y 2 1  , 所以 AF BF    y 1   1 y 2  1   y 1  y 2  y y 1 2  1 联立    2 4 x y  2 x x y  0  2 y 0  0 ,消去 x 得 2 y   2 y 0  x 2 0  y  2 y 0  , 0   y 1 y 2  2 x 0  2 , y y y 0 1 2  y 2 0  x 0 y 0   2 0  AF BF   y 2 0  2 y 0  x 2 0  1= y 2 0  2 y 0   y 0  2 2  1 =2 y 2 0  2 +5=2 y 0 y   0  2 1 2    + 9 2 当 0 y   时, AF BF 1 2 取得最小值为 9 2 【解析】2013 广州模直接命中了这一题,广一模 20 题解法 2 正是本科第(2)问的解法,并且广 一模大题结构和高考完全一致. 紫霞仙子: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 来娶我,我只猜中了前头,可是我却猜不中这结局……形容这次高考,妙极! 21.(本小题满分 14 分) 设函数 )( xf  3 x 2  kx  x  Rk  . (1) 当 1k 时,求函数 )(xf 的单调区间; (2) 当 0k 时,求函数 )(xf 在 k k , 上的最小值 m 和最大值 M . 【解析】:  f ' x   23 x  2 kx  1 (1)当 1k  时  f ' x   23 x  2 x 1,     4 12    8 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