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汉武帝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文化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 A.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 C.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 2.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 奏闻 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 A.“海禁”政策 3.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 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表 1 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C.发展贸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D.《辛丑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选项 史实 A B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推论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定国是诏》颁布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表 1 5.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 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他倡导了( ) A.洋务运动 6.表 2 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人均产量比较表”。面对表中所示的状况,从 1953 年 开始,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D.新文化运动 C.百日维新 B.公车上书 人均产量 中国(1952 年) 美国(1950 年) 印度(1950 年) 钢产量 发电量 2.37 公斤 538.3 公斤 4 公斤 2.76 千瓦时 2949 千瓦时 10.9 千瓦时 表 2 B.贯彻“八字方针” D.落实改革开放政策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掀起“大跃进”运动 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 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为了使农民“富起来”,最先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土地改革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在“4·20 芦山地震”救灾现场,“红十字”成为救死扶伤的象征。与“红十字”标识类 似的“十字架”却是一个宗教符号,与它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9.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对这种变化产生决定性影 响的文献是( ) A.《王位继承法》 10.烈火熊熊,炮声隆隆,法兰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获得了新生。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D.伊斯兰教 C.基督教 B.道教
B.18 世纪中期 B.达尔文 D.②③④ B.贝尔 C.马可尼 D.卡尔·本茨 C.18 世纪末期 D.19 世纪初期 B.劳动力问题 C.生产原料问题 D.黑奴制存废问题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一度把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雅各宾派掌握国家大权 11.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奇妙岛屿”为主题,其中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展 现了这块土地曾被工业污染,以及治理污染,实现经济复兴的历史。“这块土地”上的工业 革命始于( ) A.17 世纪末期 12.“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19 世纪末, 在中国出现的这种“德律风”最早发明者是( ) A.狄塞尔 13.马克思在《美国内战》中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 争。” “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焦点是( ) A.国内市场问题 14.观察右侧的邮票(图 1),根据其中的消息可以判断 出,该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 A.牛顿 D.法拉第 C.爱因斯坦 15.“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奥匈帝国外长就叫嚣:‘到了 该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 时候了’;德皇威廉二世也叫嚷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战争)就永远 没有发动的机会了’。”材料中的“事件”是指(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打响 C.列克星顿 的枪声 D.慕尼黑协定签订 16.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 程。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史实是( )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C.巴黎公社的成立 17.“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会上,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 列强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包括( ) ①《四国条约》 A.①②③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 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材料中描述 的这种状况,开始出现于( ) A.1929 年 19.“波士顿市市长带领 10 万名儿童在广场上宣誓:我要做一个美国的好公民,保证为全国 复兴运动尽自己的一份义务,买东西只在蓝鹰商店里买……我决心帮助罗斯福总统,让美 国重新过上好日子!”该誓言保证了罗斯福新政中哪一重大措施的实施?( ) A.恢复银行信用 2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是打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苏联红军对德军实施的最后 一次战略的进攻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21.二战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的一个具体表现,其目的包括( ) ①控制西欧 A.①②④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五国海军条约》 C.①②④ B.缩减农业生产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施“产业复兴法” ②《凡尔赛和约》 B.①③④ ④支持“北约” D.①③④ B.诺曼底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②对抗苏联 B.②③④ B.1931 年 C.1933 年 D.1935 年 ④《九国公约》 ③称霸世界 C.①②③
B.加入 WTO C.成立欧共体 D.建立欧洲联盟 B.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D.“八一九”事件 2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 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为此,1967 年欧洲人采取的措施是 ( ) A.接受美国援助 23.苏联解体是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场悲剧,其标志是( ) A.赫鲁晓夫下台 C.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24.马克·吐温说:“印度,你只要见一眼就永远也忘不了,因为它同世界其它地方都不一 样。”当今印度“同世界其它地方都不一样”表现在( ) ①宗教单一 ③计算机和软件研究成就斐然 A.①②③ 25.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 一种艺术形式。图 2 是一幅名为《实在跑不动了》的 漫画,它反映的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主题应该是( ) A.强国主导,差距拉大 B.相互依存,相 互竞争 C.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D.增强实力,实现双赢 ②科技人才众多 ④人口数量位列世界第二 C .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 40 分) 26.(9 分)在人类历史滚滚向前的洪流中,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起着至关重要 的推动作用。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图 3 图 4 图 5 ;(1 分)作用: ;(1 分)作用: ;(1 分)作用: 请写出三幅图片中科学家的名字,并概括与其相关的科技成果的作用。 图 3 中的人名: 图 4 中的人名: 图 5 中的人名: 26.(9 分) 图 3 毕昇;(1 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有利于文化的传播。(1 分) 图 4 瓦特;(1 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众多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或使人类进入蒸汽 时代)。(2 分) 图 5 爱迪生;(1 分)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或爱迪生的发明为人类物质 。(2 分) 。(2 分) 。(2 分)
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做出了卓越贡献)。(2 分) 27.(17 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地缘相邻,友好往还历史悠久。在被动遭遇世界时,面对的都 是有了巨大科技力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文明强盗。两国国人几乎都是带着茫然与困惑来面 对坚船利炮与不平等条约。然而,痛定思痛后,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却从闭关锁国 的落后境遇中觉醒过来,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经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终于走向 强盛。而中国却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掠夺中,百空千疮,日益衰弱。雪上加霜的是,新近 加盟到列强阵容的日本,骤然挥来屠刀,回手给原本同样命运的中国以致命一击。中国近代 最悲惨的命运悲剧,由这只“披着文明的外衣,实际是长着野蛮筋骨的怪兽”的黑手拉开了 帷幕。 (据人民网《日本是如何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1)请结合唐朝时期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中日两国友好往还历史悠久”。(2 分) (2)材料一中所说的促使日本走向强盛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是指什么? (1 分)“革命”中“采取的一系列果断措施”,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5 分) (3)如何理解“中国近代最悲惨的命运悲剧,由这只‘披着文明的外衣,实际是长着野蛮 筋骨的怪兽’的黑手拉开了帷幕”,请结合具体史实(至少三例)加以说明。(6 分) 材料二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日本在甲午战争和二次大战中的表现,以及在 战后的重新崛起,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近距离的强烈刺激作用,这无疑将使中国这只雄狮 永远不敢再睡过去,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摘自郭梓林《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 (4)“闹钟”在二战后的重新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雄狮”借鉴?(3 分) 27.(17 分)(1)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僧人和留学生到中国,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1 分)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1 分) (2)明治维新。(1 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军事等方面。(每项 1 分, 共 5 分) (3)1894 年~1895 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 分)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 变,成立伪满洲国,将我国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殖民地;(2 分)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 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时间长达八年之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 分) (4)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3 分,任答项,三点即可) 28.(14 分)有梦想就有希望,梦想成就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麦哲伦的远航梦 材料一 1519 年 9 月 20 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 异的远航。按地球是圆形之理论,只要向西一直航行下去,麦哲伦船队就能到达香料群岛。 在漫长的征程中,出现了众多的反对声,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场叛乱开始了,麦哲伦凭着军 人的果敢和机智迅速平定了叛乱。1520 年 11 月 22 日,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一条神秘 的海峡,后人称之为“麦哲 伦海峡”。不久,船队驶过海峡,进入了“风平浪宁”的太平洋。 1521 年 9 月 8 日,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回到桑卢卡尔港。 (据庞天舒《麦哲伦证明大地球形说》 (1)麦哲伦远航梦的实现有何历史意义(3 分)?麦哲伦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 分) 年轻美国的宪政梦 材料二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 116 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 1787 年 9 月 17 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美国费城宪法中心历史学家斯蒂夫·弗 兰克指出:“我觉得任何一部成功的宪法必须要代表人民的真实愿望。” (据央视《大国崛起》纪录片解说词) (2)1787 年美国宪法通过哪些具体规定,体现了美国人民的真实愿望?(4 分) 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3)“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语)。结合材 料三,指出这一梦想的内涵。(2 分)举例说明,在中国近代史上,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国 人民进行了怎样的努力(任举三例即可)。(3 分) 28.(14 分)(1)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1 分)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或地 圆学说的正确性);(1 分)沟通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 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1 分)值得学习的品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勇气等。(2 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国家按联邦制组成(或联邦政府是中央政府);(2 分)实行三权分立(或立法权属于 国会;行政全属于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2 分) (3)内涵: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自由幸福。(2 分) 举例: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洋务运动;实 业救国运动;教育救国运动;抗击外来侵略的系列斗争等。(每例 1 分,共 3 分。任举三例 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给分) 三、综合探究题(共 10 分) 29.(10 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某校初三 5 班的同学开展了“在旅游中学习历史的活 动”,请你来参与。 方案一:“特区”旅游 (1)为“特区”旅游做准备,看看你是否能准确地说出图 6 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 图 6 中国经济特区示意图
称,请将字母所对应的地名填写出来。(3 分) 通过“特区”旅游,你知道“经济特区”特 殊在哪里吗?(2 分) A: 方案二:家乡旅游 ;C: ;B: 。 图 7 都江堰 图 8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2)请为上面两幅图片所示的旅游景点配上相应的解说词。(5 分) 29.(10 分)(1)A 厦门;(1 分)B 深圳;(1 分)C 海南岛。(1 分)特殊之处:在不损害主 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如答 出“国家在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支持待遇和良 好的投资环境”亦可)。(2 分) (2)图 7 是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主持开凿的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游(今成 都地区都江堰市);具有选址合理、自流灌溉、无坝引水和就地取材等特点;已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每点 1 分,共 3 分,任答三点即可) 图 8 是成都人民为纪念在保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1 分)于 1913 年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 园)内修建的纪念碑。(1 分) 参考答案 6.A 16.D 7.C 17.B 8.C 18.A 9.B 19.D 10.C 20.D 4.A 14.B 24.D 3.A 13.D 23.C 2.A 12.B 22.C 5.D 15.A 25.A 一、选择题 1.B 11.B 21.C 二、材料解析题 26.(9 分) 图 3 毕昇;(1 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有利于文化的传播。(1 分) 图 4 瓦特;(1 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众多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或使人类进入蒸汽 时代)。(2 分) 图 5 爱迪生;(1 分)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或爱迪生的发明为人类物质 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做出了卓越贡献)。(2 分) 27.(17 分)(1)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僧人和留学生到中国,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1 分)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1 分) (2)明治维新。(1 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军事等方面。(每项 1 分, 共 5 分)
(3)1894 年~1895 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 分)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 变,成立伪满洲国,将我国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殖民地;(2 分)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事 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时间长达八年之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 分) (4)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3 分,任答项,三点即可) 28.(14 分)(1)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1 分)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或地 圆学说的正确性);(1 分)沟通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 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1 分)值得学习的品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勇气等。(2 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国家按联邦制组成(或联邦政府是中央政府);(2 分)实行三权分立(或立法权属于 国会;行政全属于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2 分) (3)内涵: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自由幸福。(2 分) 举例: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洋务运动;实 业救国运动;教育救国运动;抗击外来侵略的系列斗争等。(每例 1 分,共 3 分。任举三例 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给分) 三、综合探究题(共 10 分) 29.(10 分)(1)A 厦门;(1 分)B 深圳;(1 分)C 海南岛。(1 分)特殊之处:在不损害主 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如答 出“国家在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支持待遇和良 好的投资环境”亦可)。(2 分) (2)图 7 是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主持开凿的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游(今成 都地区都江堰市);具有选址合理、自流灌溉、无坝引水和就地取材等特点;已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每点 1 分,共 3 分,任答三点即可) 图 8 是成都人民为纪念在保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1 分)于 1913 年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 园)内修建的纪念碑。(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