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下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高中心理健康面试真题及答案
高中心理健康《欣赏本真的自己》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情景表演
1.规则介绍
教师课前邀请两名同学按照剧本进行排练,课程开始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演。
2.师生交流
师:在刚才的表演中,第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非常自卑。攀比的心理让他学
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第二个学生却把贫穷的家境看作人生的磨练,勤奋努力,成为校
学生会干部,成绩优异。大家看了刚才的表演,有什么感受?
生 1:同样的家庭条件却有不同的境况。因为第一个学生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他对自
己的评价不够客观和正确。
师:确实,第一个学生对自己只有负面的评价,可是第二个学生却能全面、客观地评
价自己。
3.提出主题
大家的内心都有对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否客观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到正确地评价
自己呢?这节课,让我们来一起《欣赏本真的自己》。
(二)主题活动一:背后留言
1.讲述规则
通过“背后留言”的活动,来看看别人眼中你。每个人会拿到一张 16 开的白纸,请大
家在纸的最上面写好自己的名字和对留言者说的一句话,例如:“你是我的魔镜,今天就请
你好好照照我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请同桌帮忙用大头针把纸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之后大
家在同学的后背上互相写留言。10 分钟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拆下背后的纸条,看看同
学们对自己的评价。
2.师生交流
师:大家因什么而欣赏你?因什么而不欣赏你?你认同这些想法吗?
生 1:大家觉得我乐于助人,都很喜欢和我做朋友。我很开心,也会听取大家的建议,
做事前深思熟虑,学会坚持。
生 2:我认为自己做事特别慢,非常拖拉。大家却评价我是办事最细致的人。听到大家
的评价,我很开心也很意外,因为和我之前想得不太一样。
3.教师小结
大家不难发现,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是不同的。而且很多时
候我们会因为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而缺乏自信。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
不断进步。下面,让我们一起尝试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接纳自己。
(三)主题活动二:爱上自己的不完美
1.活动规则
请大家以心理健康小组为单位,6 人一组,用 10 分钟的时间讨论,那些让你为之烦恼
的缺点,是否可以转变为你身上不完美的“小特点”呢?让它们成为你与众不同的“个性”。
2.交流分享
师:下面有请几位同学使用“曾经,我为自己……而烦恼;现在,我认为……”这个句
式,分享一下刚才的小组讨论结果。
生 1:曾经,我为自己遇事急躁而烦恼;现在,我认为雷厉风行就是我的性格。
生 2:曾经,我为自己内向的性格而烦恼;现在,我认为安静也是一种美。
3.教师小结
大家说的都很好,当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时候,这些不完美的“小特点”会
变成让我们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如果大家以后对自己产生了负面的评价,可以尝试
使用这个句式,学会用积极的眼光来欣赏自己。或者,大家可以找家人和朋友聊聊天,问
问在他们的眼中,你认为的缺点是否只是不完美的“小特点”呢?借助他人的帮助,学会从
不同的视角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希望大家都能发扬自己的优点,爱上自己的不完美,真实
而又自信的你们最美丽!
(四)总结升华:尝试与自己对话
课程接近尾声了,我请同学们课下完成一个任务:尝试与自己对话。以自己的名字开
头:“XXX,我讨厌你。你……”将讨厌自己的对白录音,播放给自己听,听时想象录音里
说话的是你的好朋友,想一想,如何像原谅一位好朋友那样安慰录音中的自己。然后把这
些安慰的话说给自己听。希望大家都能够以一颗柔软而温暖的心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爱上
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欣赏本真的自己!
(五)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面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参考答案】
青春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情绪非常敏感,波动性大,易走极端。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首先,老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青春期的学生已经发展出了
“成人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叛逆期”过于严苛的纪律和威严感会让他们敬而远之,
恰如其分的威信才是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要做到和学生融洽相处,做学生良师
益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自信。
其次,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老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
施教。对待外向冲动的学生,要培养他们踏实认真的品质,避免不恰当的自信表现;对待内
敛羞涩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进行自我表达,增强自信。
最后,老师需要教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
的,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善于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真实和自信才是让每个
人都闪闪发光的钥匙!
2.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参考答案】
性格是个体在现实的稳定化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每个
人的性格具有独特性,有好坏之分,具有评价意义。教师在学生的教育成长中起主导作用,
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建立积极的性格特征。学
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环境的多方面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示
范、说服教育、品德评价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关心集体、关爱同学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环
境中逐渐形成的。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组织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多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
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形成良好性格特征。
最后,性格培养重视个别化原则。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每个人的性格
都是独特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性格的自我认识和自我锻炼,从而促进积极性格的形
成。对于有不良性格品质的学生,教师需要尤其注意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全面客观地分析
学生的情况,因势利导,将学生性格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而促进良好性格的
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