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河南许昌长葛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河南许昌长葛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 1.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里强调的是 ()。 A.环境的作用 B.教育的作用 C.遗传的作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2.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过母”。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中()。 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B.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 C.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D.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体具有多维性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政治教育 B.教学 C.劳动教育 D.课外活动 4.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方法是( )。 A.参观法 B.情景教学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5.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实现人口的控制 C.为繁荣文化服务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6.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 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 7.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要素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对象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法 8.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C.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D.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9.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 在于()。 A.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B.不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知识 C.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 10.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遗传因素 B.早期营养 C.环境 D.实践活动 11.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12.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13.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备课 C.辅导答疑 D.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4.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15.“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1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的是教师的()。 A.合作精 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 D.自律精神 17.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18.最重要的记忆品质是()。 A.记忆的敏捷性 B.记忆的准确性 C.记忆的持久性 D.记忆的准备性 19.司机利用工具检查,修理出故障的卡车发动机,其思维类型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常规性思维 20.胖人宜穿竖线条图案的衣服,瘦人易穿横线条图案的衣服,这是利用( )来改变他人 的印象。 A.空间知觉 B.错觉 C.平衡觉 D.运动知觉
21.动机产生的基础是()。 A.感知 B.实践 C.需要 D.教育 22.气象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反映了思维的()特性。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 D.系统性 2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了人格的()特性。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24.我们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时,在头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形 象,这是属于()。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5.记忆容量大约是 7±2 组快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情绪记忆 26.1879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心 理学家是( )。 A.铁钦纳 B.冯特 C.巴普洛夫 D.苛勒 27.()的人往往表现出不爱与人交往,动作迟缓,孤僻,胆小,敏感,深沉的特质。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杜甫当时的()。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 30.“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相互作用 D.感觉联想 3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策略。 A.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B.多种方法复习 C.及时复习 D.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32.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的想象是()加工策略。 A.粘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33.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社交能力 B.操作能力 C.认知能力 D.模仿能力 3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的()特点的要求。 A.终身性 B.公平性 C.大众性 D.未来性 35.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地方文化 C.人文文化 D.精神文化 3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7.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3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课堂教学 C.个别教学 D.分组教学 39.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40.学生能够“一题多解,一物多写”,说明其()能力强。 A.形象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41.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总脑中会重现长城的形象,这是()。 A.后象 B.表象 C.想象 D.复述 42.教师讲课时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具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 情,手势,这容易使学生产生()。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感情共鸣 43.为了保证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理论课、隐形课和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4.“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45.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 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46.下列( )情况下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 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47.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48.能够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49.(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 精神 5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学生自愿选择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51.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5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要具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5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5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