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题卷 I、试题卷 II 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8 页,有 4 个大 题,33 个小题。
满分为 18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 I 的答案在答题卷 I 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涂满。将
试题卷
II 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 II 各题目规定区域
内作答,
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C:12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0:16
Cl:35.5
Ca:40
Fe:56
Br:80
试题卷 I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第 1l0 小题,每小题 4 分,第 11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5 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6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
治水污染
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来源:学§科
§网 Z§X§X§K]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2.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
层次关
系的是( )
3.下图是小科完成 C02 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4.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
B. 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
C. 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
D. 100ml 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 18
g
5.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
A. —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
B. 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来源:Zxxk.Com]
C. 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D. 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
)
6.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7.如图所示是利用磁悬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体,底座内装有
电磁铁。给盆栽浇水前后( ) .
A.盆栽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
B.底座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
C.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
D.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
8.2016 年巴西暴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
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C.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
群
9.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
法错误的是( )
A.反危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D.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0.如图,用 5N 的力 F 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在 6s 内匀速上升 0.3m。这
一过程中( )
A.物体上升速度为 0.lm/s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0.5W
B.拉力所做的功为 1.5J
D.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11.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氢气
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
12.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
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
)
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
牙刷像“错位”(
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
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
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
)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14.如图所示,干路上的电流 I 恒为 1A 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15Ω 1A”,小灯泡 L
上标有“6V
3W”字样。忽略温度对小灯泡阻值的影响,则( )
A.小灯泡 L 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6Ω
B.当滑片 P 移到最左端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1A
C.在滑片 P 向左移动过程中,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会减小
D.在滑片 P 向左移动过程中,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会增大
1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
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杯,测量加人的金属质量 m 和相应的烧杯
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 曲线 oac 和 obc 的示意图,如
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m2=3:7
B.m1-△M1
B,则 B
c.
19.宁波公交车上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
火初期
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3)这种灭火毯我们家庭中也可以备用。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使用灭火毯前应先
等特性
.
,
以防
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而引起电源短路,造成二次火灾。
20.2016 年 1 月 21 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
东钱湖
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
(1)1 月 2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
(2)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
半球
成冰凌。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
⑶寒潮过后,有些“枯萎”植物的地上部分被园林工人剪除。一段时间后,这些植物抽出
新芽重
焕生机。在被剪去地上部分后到刚长出新芽的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会
。
21.甲车两侧远光灯的规格均为“12V 60W”,供电的蓄电池电
压为 12V,最大容量为 60Ah。某天晚上,该车熄火时忘记关
闭远光灯,则车上蓄电池最多能供两个远光灯正常工作
h.由于蓄电池的电能耗尽,甲车无法启动,需要借用乙
车的蓄电池“搭电”启动,如图所示。“搭电”时,先用电线
将甲车蓄电池的正极与乙车蓄电池的
极相连,再将另两
个电极用电线连通(如果误接,蓄电池会被短路)。
22.已知 A〜I 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 A、C 两种气
体的元素相同,且 C 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D 是单质,F 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
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D 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若反应②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
.
是
。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一、
23.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
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
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 闭合阀门 3,打开阀门 1 和 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 A 闭合阀门 2;
2 打开阀门 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 B,闭合阀门 1;
3 打开阀门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 A 变大,肥皂泡 B 变小。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
【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
。
球时,
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
的原因。
24.“一般不用 K、Ca、Na 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
一句话。
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0====2Na0H +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
沉淀
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①
②
③
④
绿豆大小
稀溶液 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 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豌豆大小
稀溶液 10ml
浓溶液 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
(1) 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2) 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旒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 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
.
.
25.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
物分解。”
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1 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
2 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
相同的
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
3 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
(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
。
乙组土壤中
敌百虫
的浓度。
26.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
1A”,
AB 间接入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25Ω。
【实验步骤】
1 连接电路:完成图甲中的连线,使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最大;
2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电压表示数为 3.0V,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此时滑
片 P 在中点附近;
3 断开开关,在 AB 间换接 20Ω的定值电阻;
4 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5 断开开关,在从间分别换接 15Ω、10Ω和 5Ω的定值电阻,依次重复步骤④。
【实验数据】
电阻 R/Ω
25
20
15
10
电流 I/A
0. 12
0. 14
0, 16
0. 20
5
★
AB 间接 5Ω的定值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中“ ★”处的数值为
。
【数据分析】小科找不出上述数据的定量关系。而其他同学都通过实验得出了“电压不变
时,通
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1)小科得不到正确结论的原因是
(2)根据小 科的实验数据,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可以 发现,当间的阻值变小时,电池组两
,需要重新实验。
端的电
压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
解答题(本题共 7 小题,第 27、28、29、30 小题各 6 分,第 31 小题 7 分,第 32
小题 10 分,
第 33 小题 9 分,共 50 分)
27.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右图是某厂商设计的 T 恤,T 恤上有
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
(1)邻二溴苯属于
(2) 邻二 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3)236g 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
g.
。
28.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
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
(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
压,外界气体进人肺.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
(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的氧化
分解.
29.实验的成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为“观察惯性现象”
的活动,在抽出纸条的过程中,为了使文具盒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
态,请你从实验的器材选择和操作两方面,至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30.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
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 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
是
.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蔬菜莲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
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3)—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
,蔬菜莲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
光合
作用.
31.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人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
面,如图甲所示。
(1)B 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
作用。
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 A
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32.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家庭水箱水位测量装置示意
图,电源电压 18V 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 0〜
15V,电流表量程 0〜3A,R0 是阻值为 10Ω的定
值电阻,R1 是长 20cm、阻值为 20Ω的电阻丝,
滑片 P 把电阻丝与轻质弹簧的指针连在一起。圆
柱体 M 长 80cm,底面积为 200cm2。当水位处于 最
高处时,M 刚好浸没在水中,滑片 P 恰好在 R1 的
最上端。轻质弹簧阻值不计,M 全部露出水面前,
弹簧的伸长长度△L 始终与受到的拉力 F 成正比,
如图乙所示。
(1) 当水位下降时,电路中示数会随之减小的电
表是
.
(2)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当水位下降,圆柱体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 50cm 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g 取 10N/kg)
33.活性碳酸钙(CaC03)和炭黑(C)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
胶制品
中,对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投料比有不同的要求。现有一份由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组成的橡
胶填
充料样品,为测定其中活性碳酸钙的含量,小科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来
源:Z,xx,k.Com]
实验步骤如下:
1 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取样品 4.0g,置于甲中的硬质玻璃管内,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 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稳定在 150.0g;
4 继续保持氧气通入,点燃酒精喷灯,加强热;
5 充分反应后(C 被完全氧化,CaC03 被完全分解),最终电子秤的示数稳定在 152.2g;
6 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所用的氧气可以在实验室中利用
(2) 步骤③中先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3) 计算样品中活性 CaC03 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
分解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