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1. 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为防治飞机噪声污染,应优先分析的是( ) A. 机场飞行架次调整的可行性 B. 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隔声的数量 C. 机场周边环埂保护目标搬迁的数量 D. 机场位置跑道方位选择飞行程序和城币总体规划的相容性 2. 某企业厂界背景嗓声监测结果为 50 dB(A).企业两个声源单个开启时在厂界测得的 声级均值为 53 dB(A)(含背景噪声值),该企业厂 界噪声排放值为( )。 A. 53 dB(A) B. 54.8 dB(A) C. 56 dB(A) D. 57dB(A) 3. 某铁路改扩建工程沿线有 6 个居民点位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环境噪声现状 监测结果见下表.则昼间噪声超标排放的环境敏感点数量为( )个。 居民点 123456 Ld dB(A)606166586249 A. 1 B. 3 C. 4 D. 5 4. 某电厂锅炉排气噪声的 A 声功率级为 125 dB(A),距离排气口 100m 处的 A 声级是( )dB(A) 。 A. 74 B. 77 C. 85 D. 94 5. 下列利用某时段内瞬时 A 声级数据系列计算等效连续 A 声功率级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调和平均法 B. 算术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 D. 能量平均法 6. 某厂房结构内靠近护围结构处的室内声级为 90 dB(A) (1000HZ),透声面积为 100 平方米,护围结构的隔音量为 30 dB(A) (1000HZ)。该厂房室外等效声源的声功率 级是( )dB(A) (1000HZ)。 A. 54 B. 60 C. 74 D. 80 7. 已知某敏感点昼间现状声级为 57 dB(A),执行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企业拟新 增一处点声源,靠近该声源 1 米处的声级为 77 dB(A),为保障敏感点昼间达标,新增声 源和敏感点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米。 A. 2.8 B. 4.0 C. 10 D. 100 8. 某声源最大尺寸为 2 米,可利用公式 LA(r)=LA(r0)-20Lg(r/r0)预测不同距离处 声级的条件是( )。A. r0≥2 米,r>2 米 B. r0>4 米,r>4 米 C. r0≥4 米,r<4 米 D. r0<4 米,r>4 米 9. 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Q= 5(Z-50)1.4, A=100(Z-50)1.0。在枯水期设计流量 Q=5m3/s 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 )。 A.0.048 B.0.050 C.0.057 D.0.066 10. 某河道控制断面 BOD5、氨氮、DO 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 4mg/L、1mg/L、 5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 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 是 8mg/L,则 BOD5、氨氮、DO 的标准指数应为( )。 A. 1.33 2.00 2.80 B. 1.33 1.00 1.20 C. 0.75 2.00 5.5 D. 0.75 2.00 2.80 11. 某入海小河赶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 供的实测期间 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 0.01m/s,两断面间距 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 X2,远河口断面 X1 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 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 该河口实测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m2/s。 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 向海为正)
A. 66 B. 80 C. 132 D. 160 12. 某河流总磷浓度为 0.2Omg/L,拟建水库水体滞留时间预计为 180 天,假设同等 流量条件及入库负荷条件下,水库建成后水库总磷浓度预计为 0.15mg/L,建库将使水体类 别从 Ⅲ 类变为( )。 A. Ⅱ类 B. Ⅲ类 C. Ⅳ类 D. V 类 13. 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 已知河流流量Q=100m3/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m3/s,则断 面最大浓度为断 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 2 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 )处。 A.995m B.1989m C.3979m D.5967m 14. 河口水质模型的解析解如下: 该模型的类型是( )。 A. 零维稳态模型 B. 一维动态模型 C.零维动态模型 D. 一维稳态模型 15. 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 Q1、Q2、Q3 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TN1=5mg/L、TN2=12、 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 Q4、Q5 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
A. TN1=10mg/L、TN2=9mg/L B. TN1=5mg/L、TN2=10.5mg/L C. TN1=10mg/L、TN2=8mg/L D. TN1=5mg/L、TN2=8mg/L 16. 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下列单元对 NH3-N 具有硝化作用的是( )。 A. 调节池 B. 初沉池 C. 曝气池 D. 二沉池 17. 建没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对于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 律的排放源,应 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2 个周期,每个周期内采样次 数最少为( )。 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6 次 18. 用色谱仪测定废气中苯浓度时,所用监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O2mg/m3,以下数据中分析结果表述合理的是( )。 A. 0.080 mg/m3 B. 0.088 mg/m3 C. 0.09 mg/m3 D. 0.090 mg/m 19. 含油废水浮选处理过程中,分散到废水里的小气泡的主要作用是( )。
A. 气提 B. 降低油颗粒的视密度 C. 中和油颗粒表面的电荷 D. 起小油粒的架桥作用 20. 按固定污染源延期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技术要求,颗粒物 CEMS 24 小时零 点漂移范围不得超过满量程的比例是( )。 A. ±2.5% B. ±2.0% C. ±1.5% D. ±1.0% 21. 含尘废气中水汽接近饱和,取出其中颗粒物的使用工艺技术是( )。 A. 洗涤 B. 吸附 C. 布袋除尘 D. 旋风分离 22. 某浓盐水深度处理回用设施拟采用首次工业化的分盐结晶技术,其措施有效性分析 的基础数据来源 应是( ) A. 中试试验数据 B.文献资料数据 C. 建成后实际检测数据 D.类比其他项目数据 23. 某乙烯裂解炉年运行时间 8000 小时,每年计划清焦作业 5 次,每次 36 小时,烟气 排放量 42000m3/h, 氮氧化浓度 240mg/m3。单台裂解炉在正常工况时年排放氮氧化物总 量是( ) A. 0.01 t/a B. 0.36 t/a C. 1.81 t/a D. 14.51 t/a 24. 某炼油企业常减压装置加热炉废气排放筒,按其运行时间频率和总图位置关系,可 以确定该源的分 类属于( )。 A. 连续排放固定源 B. 间断排放固定源 C. 连续排放移动源 D. 间断排放移动源 25. 下列处理工艺,适用于芯片制造项目产生的含氟废水预处理的是( ) A. 隔油 B. CaCl2 混凝沉淀 C.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D.生物接触氧化法 26. 某煤油输送管道设计能力为 12t/h,运行温度 25℃,管道完全破裂环境风险事故 后果分析时,假定 5 分钟内输煤油管道上下游阀门自动切断,则煤油泄漏事故的源强估算为( )
A. 60t B. 24t C. 12t D. 1t 27. 某项目制氢对比研究了煤、石油焦、渣油、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方案,对制氢装置而 言,最符合清 洁生产理念的原料路线是( )。 A.石油焦制氢 B.水煤浆气化制氢 C. 天然气制氢 D. 渣油制氢 28. 某燃烧废气中含有氯、重金属元素 Cd 等,且氯浓度较高,在废气治理中应优先考 虑的是( ) A. 用碱液吸收去除酸性气体 B. B.用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属 Cd C. 用酸液洗涤法去除酸性气体 D.用过滤法法去除重金属 Cd 29. 某园区现有 20 家企业,SO2 年排放总量已达到规划环评许可量 1000。现拟建 SO2 年排放量 100t 的项目,该项目环保措施达到园区现有企业治理水平。环评总量核算在区 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基于公平原 则,该项目 SO2 年排放总量和园区原 20 家企业排放总 量合理的分配方案是( )。 A. 100t 和 900t B. 100t 和 1000t C. 80t 和 820t D. 90.9t 和 909.1t 30. 某锅沪烟气烟尘粒径较小,须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宜优先选用的除尘器类型 是( )。 A. 旋风除尘器 B.水膜除尘器 C.静电除尘器 D. 电袋除尘器 31. 关于地下水天然路头调查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确定包气带水文地质参数 B. 确定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范围
C. 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和等级 D. 确定区内含水层层位和地下水埋藏条件 32. 关于分布连续稳定的包气带防污性能(σ)与包气带厚度(B)和包气带垂直渗透系 数(K)之间的关系 描述,正确的是( )。 A. σ∝B/K B. σ∝K/B C. σ∝BK D. σ∝1/BK 33. 某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前地下水污染调查,垃圾渗滤液向地下水渗漏的过程中, “三氮”沿地下水 流向出现峰值的先后序列,正确的是( )。 A. NH4+ → NO2- → NO3- B. NO3- → NO2- → NH4+ C. NH4+ → NO3- → NO2- D. NO3- → NH4+ → NO2- 34. 某污水处理设施下伏潜水含水层监测时,发现该污水的特征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上升 趋势,立即修复 污水处理设施的泄漏点。下列关于泄漏点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随时间 变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污染羽中心浓度不变,且位置不变 B. 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小,且位置不变 C. 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小,且向下游迁移 D. 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大.且向上、下游扩展 35. 在紧邻某污染物场地(500m×500m)下游有一平行于污染场地边线且垂直地下水流向 的排水渠,该排 水渠切割浅层地下水深度 2.5m,地下水水力坡度为 0.5%,渗透系数 8m/d,则受污染场地污染的地下水排入渠道的水量估算值是( )。 A. 25m3/d B. 50m3/d C. 100m3/d D. 200m3/d 36. 某油罐因油品泄漏导致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在污势物迁移模型的边界条件划定 中,积累油类污染 物的潜水面应划定为( )。 A. 定浓度边界 B.与大气连通的不确定边界 C. 定浓度梯度或弥散通量边界 D. 定浓度和浓度梯度或总通量边界 37. 下列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中,不属于水力控制技术的是( )
A.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 B. 抽水系统控制技术 C. 注水系统控制枝术 D. 水动力屏障系统控制技术 38. 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引发的生态风险主要是( ) A. 植被破坏 B. 水土流失 C. 移民安置 D. 生物入侵 39. 油气开采项目退役期工程分析应重点关注的是( ) A.钻井作业 B.泥浆处理 C.封井作业 D.生物入侵 40. 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 20m3/s, 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 2m3/s,农业用水量为 1.5m3/s。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 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 A.20m3/s B. 3.5m3/s C. 5.5m3/s D. 6.5m3/s 41. 西南山区某拟建铁路须穿越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最大限度 减轻铁路建设对 野生动物的影响,穿越自然保护区路段应优先考虑采取的措施是( )。 A. 生态补偿 B.架设桥梁 C. 放缓路基边坡 D. 隧道穿越 42. 下列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 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是( ) A. 猕猴 B.巨晰 C. 小般猫 D. 穿山甲 43. 关于辐射逆温日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出前辐射逆温最强 B.中午辐射逆温最强 C.下午辐射逆温最强 D. 傍晚辐射逆温暇强 44.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气象资料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收集近 3 年高空探测资料 B. 收集近 3 年连续 1 年的地面资料 C. 收集 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资科 D. 收集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格点资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