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上海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上海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 1. 观察蜗牛的实验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触碰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角 B. 对声音的刺激反应敏感 C. 对光的刺激有反应 D. 对醋的气味刺激有反应 2. 生命的起点是( ) A. 精子 B. 卵细胞 C. 受精卵 D. 胚胎 3. 以下对四种动物进行分类的依据( ) 甲类 丹顶鹤金丝猴 乙类 蜗牛蜘蛛 A. 是否有脊柱 B. 是否会生长 C. 是否会呼吸 D. 是否有羽毛 4.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 C 的是( ) A. 牛奶 B. 馒头 C. 鸡蛋 D. 猕猴桃 5. 下列器官中,能维持人体内水分平衡的是( ) A. 心脏 B. 肾脏 C. 肺 D. 胃 6. 下列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回答的问题( ) ①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 ②佩戴口罩,是否有助于减少病菌传播? ③对做出贡献的员工,怎样根据规章制度予以奖励?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都不可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0 分) 7.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视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后,再调节______(粗 /细)准焦螺旋至清晰。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下的细胞图片,该细胞是 ______(动物/植物)细胞,其中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填 图中的字母)。
8.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______;如果在该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间内几乎全部死 亡,则该食物网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0 分) 9.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将天竺葵整株植物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两昼夜。 第二步:用黑卡纸对叶片乙作局部遮光处理:用装有碱石灰(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 袋,将叶片丙包裹密封;叶片甲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植株放置于阳光下 3-4 小时。再分别摘取叶片甲、乙、丙,按图 2 的步骤进行检验。 (1)实验步骤中第一步的作用是通过______(光合 /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图 2 中去除叶片内叶绿素的是步骤______( a/b/c)。 (3)分析图 3 的实验现象,未遮光部分变蓝表明______(有/无)新淀粉生成,遮光部分不变蓝表明 ______(有 /无)新淀粉生成,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4)若要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叶片甲与叶片______进行对照分析。 10.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 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步骤 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 6 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 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 第2页,共9页
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 25 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 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 48 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 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结果(cfu/g) 菜名 餐后 餐前 公筷 非公筷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咸菜八爪鱼 60 30 20 53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注:efu/g 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1)专家是基于什么问题进行这项研究的?______。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______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未经过高温杀菌 B.黄瓜易滋生细菌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______(多 /少),证明使用公筷______(能/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 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11. 特殊时期我们不得不通过“空中课堂”来继续我们的学习,但这又对我们惯常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挑战。 怎样合理安排我们的营养、运动和休息呢? 如图是小明同学原在校与今年 3 月份居家学习期间的作息时间分类统计。图 1 是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 对照;图 2 是居家学习期间自主活动中各项内容的时间安排。
(1)据图 1 可知,在居家学习期间,小明在作息时间的分配上,与其在校期间相比,时间减少最多的 是______,时间增加最多的是______。 (2)在居家学习期间,小明发现自己明显发胖了,他认为这主要是运动时间减少造成的。你是否同意 他的观点?请你结合图 1 说明理由:______。 (3)近期,小明觉得看远处物体有点模糊,于是到医院进行了检查。 ①据图 3 判断小明可能患了______(近 /远)视。你判断的依据是物体发出的光进入眼球后,成像在 视网膜______(前/后)。 ②医生建议小明佩戴眼镜,应选用______(凹 /凸)透镜矫正视力。 ③小明的视力发生变化可能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变长有关,据图 1 和图 2 分析可知,小明每天用于观 看电子屏幕总时长______(大于/等于) 3.3 小时。 ④请你为小明提出保护眼睛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第4页,共9页
1.【答案】B 答案和解析 【解析】解:A、用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蜗牛的触角最敏感,具有触觉和嗅觉作用;A 正确; B、蜗牛没有(听觉神经),对声音的刺激不能作出反应。B 错误; C、在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时,当用书本遮在爬行的蜗牛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时,蜗牛会往阴影 处移动。该实验说明蜗牛对光的刺激有反应。C 正确; D、在蜗牛的周围放上醋等刺激物,发现蜗牛会收缩触角,D 正确。 故选:B。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 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据 此解答。 熟记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 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 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因此,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故选:C。 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单细胞生物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3.【答案】A 【解析】解:丹顶鹤属于鸟类,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它们体内都没有脊柱;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蜘蛛属 于节肢动物,它们体内都没有脊柱。可见 A 符合题意。
故选:A。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 理分布情况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的分类依据。 4.【答案】D 【解析】解:A、牛奶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钙,A 不符合题意; B、馒头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B 不符合题意; C、鸡蛋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C 不符合题意; D、猕猴桃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维生素 C,D 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物质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成了现代入愈来愈重视的问题之一,这种社会热点也必是 中考热点,特别是营养物质或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存在形式、食品中毒原理等,在 历年中考中都会有所涉及。 5.【答案】B 【解析】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跳动时能够产生血液循环的动力。A 不符合题意; B、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的器官。人体通过排尿调节体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 胞正常的生理功能,B 符合题意。 C、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C 不符合题意; D、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器官的作用。 6.【答案】A 【解析】解:①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 pH 值(pH 值越小,酸性越强)的模拟酸雨为变量设 置了对照实验。 ②分别在相同时间和空间、相同温度下,佩戴口罩和不佩戴口罩,看病菌传播的情况。 第6页,共9页
③对做出贡献的员工,怎样根据规章制度予以奖励?可以根据规章制度予以奖励,不能通过实验验证。 故选:A。 科学实验是人们为实现预定目的,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 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实践形式。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科实验作用的认识,属于基本技能考查。 7.【答案】细 植物 A 【解析】解: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时,应微转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判 断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只要有其中之一就是植 物细胞,图中的细胞图片有细胞壁,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活细胞的 A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 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 故答案为:细;植物;A。 图中示植物细胞:A 细胞质、B 细胞核、C 细胞壁。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8.【答案】草 蛇 【解析】解: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鼠类是 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如果鼠类全部死亡,次级消费者就会因食物 短缺而数量锐减。图中鼠是蛇的唯一食物来源,鼠类在短时间内几乎全部死亡,蛇受影响最大。 故答案为:草;蛇。 鼠类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对次级消费者的影响进行分 析。 在生态系统内,一种生物数量的剧烈变化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 9.【答案】呼吸 a 有 无 光(或阳光); 丙 【解析】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 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此实验将装置放在小黑屋中 48 小时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 的淀粉运走耗尽。 (2)图 2 中的步骤 a 叶绿素会溶解在酒精里。 (3)实验现象: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有新淀粉生成,
制造有机物──淀粉;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说明无新淀粉生成。所以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 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丙装置培养皿内盛碱石灰,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是为了设置一组变量因素与甲装置进行对照, 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呼吸; (2)a; (3)有;无;光(或阳光); (4)丙。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 →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 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 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0.【答案】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对照 A 少 能 倡议使用公筷 【解析】解:(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对照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原因是餐前的凉拌黄瓜未经过高温杀菌。 (4)由表中数据可见: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少,由此说明使用公 筷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所以倡议大家使用公筷。 故答案为:(1)使用公筷能否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2)对照; (3)A (4)少;能;倡议使用公筷或支持使用公筷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 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 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第8页,共9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