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3年云南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3 年云南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备选答 案中,只有 1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后的括号内。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训练:()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映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2.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 属于:()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3.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 B.情境教学 C.发现学习 D.程序教学 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 联系”,这种学习就是() A.记忆学习 B.尝试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人了哪类需要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7.懂得了(a+b)2 展开,就会解(2a+3b)2 等,属于:() A.顺应迁移 B.同化迁移 C.重组迁移 D.逆向迁移 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 意。这符合:() A.效果律 B.近因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9.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范 D.学校人际关系 10.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1.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的:()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苟勒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 性的什么特征?()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选进性 14.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连锁学习 D.命题学习 15.学生希望得到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关心,这是哪一种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16.布鲁纳的学习论是:() A.完形—顿悟说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D.建构主义 17.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A.道德目标 B.动作技能目标
C.发展目标 D.健康目标 18.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生活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环境 D.健康的心理 19.论理道德发展走向成熟,可以较自觉地运用道德原则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出现在学生发 展的:()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高中阶段 D.初中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10 个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等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为效应。 2.标准化成就测验具有、计划性和。 3.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和这样三种直观方式。 4.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道德情感和道德等三大成分。 5.学习动机的两种基本成分是学习和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2.心智技能形成要经过哪些阶段?
3.学习策略的特点有哪些? 4.常用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哪些? 5.有的学生总把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说成任务(作业、考题)太难,这是一种什么归因? 有什么坏处?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满分 10 分。 结合教学实际,说说怎样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