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 年四川南充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文科综合试卷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部分,满分 200 分。其中道德与法治 100 分(按 50 分 折合计入总成绩),历史 100 分(按 50 分折合计入总成绩)。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中填涂你的选择项。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 2021 年 2 月 21 日,“十四五”时期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 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定为总目标。这有利于( ) ①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③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 ①③④ 【答案】B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 2021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要深入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 )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①②③ 【答案】A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 2021 年 3 月 29 日,南充市举行 2021 年全市行政执法培训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根据 各部门行政权力事项,推行清单式工作法,加大对行政执法部门常态化监督力度。这有利于( ) ①建设法治政府,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④政府依法行使权力,规范政府的执政权 A. ①②④ 【答案】C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 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人人有责。下列能体现“勤俭节约”
这一传统美德的诗句是( )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答案】D 5. 2021 年 5 月 1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全国人口较 2010 年增加 7206 万人, 增长 5.38%;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5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 套支持措施。关于我国人口问题,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 由于老龄化加剧,解决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B.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C. 生育政策调整表明计划生育不再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D. 表明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答案】B 6. 漫画《选择》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③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④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 ①②③ 【答案】D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 “饮水思源,感谢党恩!”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怒江州各少数民族从生存维艰、与世隔绝到快速融入 现代社会。各民族群众以升国旗、张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怒江州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的图片、创作歌曲 等形式,表达爱国爱党的朴素情感,表达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和对党的感谢。这说明( ) ①我们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各民族差异已完全消除
④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 ①②④ 【答案】C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8. 针对全球日益恶化的新冠疫情,中国通过疫苗助力全球抗疫斗争。截至 2021 年 2 月 19 日,中方已向 53 个提出抗疫救援请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经向 22 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人民深知:疫情面前,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 ①中国对推进全球抗疫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所有人的共识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④和平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A. ①③ 【答案】A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2021 年 4 月 22 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视频会议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 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全球合力应对。中国承诺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 五”时期逐步减少。这表明我国( ) A. 重建国际秩序,改变世界格局 B. 领导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C. 积极承担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D. 维护世界公平,扩大中国影响 【答案】C 10. 2021 年 5 月 14 日至 15 日,中国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 台,共享合作成果。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这表明( ) ①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②我国发展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③中国已经成为最具全球影响力的超级大国 ④中国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二、非选择题(60 分)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种形式?除此形式以外,请再说出两种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2)在现代社会,公民不仅需要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而且需要具备参与民主生活的能 力。请你回答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备哪些能力? 【答案】(1)民主决策另外两种形式: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 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12.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做了深入阐释:“科 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袁隆平院士一 辈子潜心研究杂交稻,毕生扎根在稻田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号召,纪念和致敬袁隆平的最好方式,就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使之光耀中华大地、烛照美好未来。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科学家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2)新时代,我们为什么更加需要弘扬和培育这一伟大民族精神? 【答案】(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 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3. 对于中西文化,在具体事例上,我们不免会发现许多差异之处,例如:别人赞扬时,中国人谦虚, 西方人感激;做饭做事,西方人总是弄清几斤几两几时几刻,中国人多用少许、片刻之类的词;在饮茶习 惯上,中国人喜欢喝热茶,而西方人则偏爱冰茶等等。如果这些差异不复存在,生活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 气。文化存在差异,但不分优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2)面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答案】(1)文化多样性积极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 包容,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 并蓄的文明交流。 14. 2021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砥砺奋进,百年春风化雨。 材料一 10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取得了令 世界惊叹、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材料二 2021 年 2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 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材料三 2021 年 2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 的人间奇迹。 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 续。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今时代的中国正重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应当更有自信。请回答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是什么? (2)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请你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共享成果促发展,全面小康赢民心。请简要分析党和政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 理由。 (4)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青春心向党, 启航新征程”的主题班会,请你拟一份发言要点。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 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①增强爱党意识,弘扬民族精神②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③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④树立理想信念,承担社会责任⑤努力学习知识,提高文化素养⑥规范自 身行为,积极参与实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