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河南焦作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40 分)
1.草长莺飞,蛙鸣鱼跃……多彩的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世界带给我们难忘的童趣。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物特
征的是(
)
A. 生石花开花
C. 钟乳石长大
【答案】 C
【考点】生物的特征
B. 东北虎捕食
D. 运动后出汗
【解析】【解答】A.生石花开花,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A 不符合题意。
B.东北虎捕食,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不符合题意。
C.钟乳石不是生物,而钟乳石长大不能体现生物的特征,C 符合题意。
D.排汗能够排出尿素、多余的无机盐、水分等废物,故运动后出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
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小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滴加清水
B. 涂抹材料
C. 盖盖玻片
D. 碘液染色
【答案】 A
【考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
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
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故滴加的应该是生理盐水,A 符合题意。
B.将牙签在载玻片上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B 不符合题意。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以免产生气泡,该步
骤属于盖盖玻片,C 不符合题意。
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属于染色步骤,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
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
盖玻片→⑦染色。
3.怀菊花产于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境内),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等作用。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来说,
菊的花属于(
)
A. 细胞
织
官
【答案】 C
【考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B. 组
C. 器
D. 系统
【解析】【解答】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
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
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为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怀菊的
花属于生殖器官。
故答案为:C。
【分析】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
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4.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
致的是(
)
A.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珊瑚虫死亡
C. 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速草场退化
【答案】 B
【考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B. 全球变暖致
D. 野兔泛滥加
【解析】【解答】“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体现环境影响生物,只有 B 选项“全球变暖致珊
瑚虫死亡”符合题意,ACD 选项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
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
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
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
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
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5.周末,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小炒肉、蒸鸡蛋和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看,下列菜
品中最适合补充到午餐中的是(
)
A. 清炖牛肉
B. 蒜蓉青
菜
鱼
【答案】 B
【考点】合理营养
C. 油炸带
D. 红烧大虾
【解析】【解答】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
生素)。小明给爸爸妈妈准备了午餐:烧鸡翅(提供蛋白质)、小炒肉(提供蛋白质)、蒸鸡蛋(提供蛋
白质)和米饭(提供糖类)。所以,此食谱中无蔬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菜
类。
故答案为:B。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
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
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
别占 30%、40%、30%。
6.郑州市龙湖湿地公园遍布芦苇、菖蒲等植物,有天鹅、鸳鸯等多种野生禽鸟在此栖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上述植物和动物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芦苇、菖蒲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天鹅、鸳鸯在湖中捕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 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答案】 A
【考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A 符合题意。
B.芦苇、菖蒲等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它们是生产
者,B 不符合题意。
C.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因此天鹅、鸳鸯在湖中捕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 不符合
题意。
D.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
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
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7.我国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森林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C.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答案】 D
【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构成森林的植物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使土壤流失减少,使更多的水积蓄在土壤中,
就达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A 不符合题意。
B.森林能为陆生动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分和隐蔽地等,即森林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B 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 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
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8.下图为人体三类血管横切面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管壁较薄且有瓣膜,为静脉
B. 乙管壁的平滑肌较厚,弹性大
C. 丙的结构特点便于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D. 血液在三类血管中的流动方向为甲→丙→乙
【答案】 D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A.甲是静脉。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慢,有瓣膜,A 不符合题意。
B.乙是动脉。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较多,B 不符合题意。
C.丙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薄、血流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充分进行物质交换,C 不符
合题意。
D.一般情况下血管的连接方式是:乙动脉→丙毛细血管→甲静脉,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动脉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
管
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
有的较浅
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
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官组织
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
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9.下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 M 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血管,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②中血液的葡萄糖含量高于①,则 M 可为小肠
B. 若②中血液的尿素含量高于①,则 M 可为肾脏
C. 若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 M 可为肺
D. 若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①,则 M 可为大脑
【答案】 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因此若②
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 M 可能为小肠,A 不符合题意。
B.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随尿液一起排出,②中血液的尿素含量低于①,B 符合
题意。
C.血液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若②中血液的二
氧化碳含量低于①,则 M 可为肺,C 不符合题意。
D.若 M 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②内流静脉血,①内流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故②中血液的氧气含量低于
①,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
液流经排泄器官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或尿素的含量将会减少;流经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后,血液中营养物质
的含量增加。
10.《天工开物》中有关于酿酒的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其中的
“曲”即酒曲。酒曲中含有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
)
A. 酵母菌
菌
菌
【答案】 A
【考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B. 乳酸
C. 醋酸
D. 大肠杆菌
【解析】【解答】A.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曲霉、毛霉,其中曲霉、毛霉
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
氧化碳,A 符合题意。
B.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体内不含叶绿体,我们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等,B 不符合题意。
C.醋酸菌可以用来制醋,醋酸菌为好氧菌,发酵在通气条件下进行,C 不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其中很小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
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11.生物能产生后代,使得生命世代相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蘑菇通过孢子生
殖
殖
C. 铁线蕨用种子繁
殖
繁殖
【答案】 C
B. 葡萄球菌通过分裂生
D. 月季常用扦插的方法
【考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A.蘑菇属于真菌,真菌通过孢子繁殖,A 不符合题意。
B.葡萄球菌属于细菌,细菌通过分裂生殖,B 不符合题意。
C.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不用种子繁殖,而是用孢子繁殖,C 符合题意。
D.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
出一个新的植株。而月季常用扦插的方法繁殖,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
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12.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
是(
)
A. 蝗虫
螂
蚕
【答案】 C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B. 螳
C. 家
D. 蟋蟀
【解析】【解答】蝗虫、螳螂、蟋蟀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
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黑长喙天蛾的生殖和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
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C。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
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
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3.鹅在繁殖期间,若发现卵掉落巢外,会用喙推动卵,直到把卵滚回巢中。如果在滚卵回巢过程中取走
卵,鹅仍会凭空继续做这些动作。关于鹅的上述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B. 可以通过生
C. 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D. 与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类似
【答案】 A
【考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鹅的这些行为是:生来就有;受体内遗传物质控制,属于先天性行为,A 符合题意。
B.如果在滚卵回巢过程中取走卵,鹅仍会凭空继续做这些动作,这是本能的行为,B 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复
杂的变化,C 不符合题意。
D.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由生活经验和"
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
迁徙、飞蛾扑火。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14.截至 2021 年 6 月,一群亚洲象从西双版纳“离家出走”已经一年多,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亚洲象
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雌性亚洲象正常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
A.
XX
B.
XY
C.
X
D.
Y
【答案】 C
【考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亚洲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雌性亚洲象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XX 染色体,正
常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X 染色体。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 22 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
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 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
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 精子和 Y 精子,X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5.萌萌去农村看望奶奶,观察到了以下生物的不同性状。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猫的白毛与长
毛
单冠
C. 桃的离核与黏
核
红瓤
【答案】 A
【考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B. 鸡的玫瑰冠与
D. 西瓜的黄瓤与
【解析】【解答】BCD、桃的离核与黏核、西瓜的黄瓤与红瓤、鸡的玫瑰冠与单冠,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
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CD 不符合题意;
A、猫的白毛与长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
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16.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小琳家部分成员虹膜颜色的遗传情况如图所示。若褐色由显性基因 D
控制,蓝色由隐性基因 d 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琳妈妈的基因组成为 Dd
B. 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
为 dd
C. 小琳外公的虹膜一定为褐色
D. 小琳的虹膜一定为蓝色
【答案】 D
【考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小琳外婆的基因为 dd,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则她的的基因组成为 Dd,A 不符合题
意。
B.蓝色由隐性基因 d 控制,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为 dd,B 不符合题意。
C.小琳外婆的基因为蓝色 dd,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小琳外公的虹膜一定为褐色,C 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