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齐国成为强国
B 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非文化交流
C 清朝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加强了对新疆的治理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人数达3000多万 人类文明遭受浩劫
8.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
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
9.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
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10.分析右图可知,导致当时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
因素有(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长达 10 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右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
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礼乐文明的确立
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
D.农牧文化的交融
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22.(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一切,但我将誓死捍卫
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材料二 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
和反抗压迫;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伏尔泰(1694—1778 年)
——《人权宣言》
(1)平等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请联系材料,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简述法国民
众是如何追求这一美好理想的。(4 分)
(2)联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理解,并说说
国家和个人应如何为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努力。(6 分)
23.(11 分)探寻治水路,共筑水城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绍兴自古就有许多精品治水工程,请写出其中的一项工程。(2 分)
绍兴自古就有许多治水英雄。据绍兴史志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
禹受命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心劳身,改堵为疏,终于治平洪水。
(2)结合材料,谈谈大禹的治水事迹对我们打造现代水城有何借鉴意义。(4 分)
(3)共筑水城梦,你我共担当。我市某校同学准备围绕“循环用水”这一主题进行问卷调
查,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要说明确定这一调查主题的理由,并为他们的问卷设计一道选
择题。(5 分)
25.(14 分)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
资料②
资料③
(1)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
请联系资料①、②,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4 分)【出处:21 教育名师】
(2)结合相关史实,从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回答资料③中抗日将士们发出上述誓言的理
由。(6 分)
(3)不止于重温,更需砥砺行。请仿照示例,依据课本知识,从不同角度谈谈下列事例带
给我们的启示。(4 分)
事
例
启
示
一名中学生浏览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发
①自觉维护正义,为国家的正义而
现网页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
奋斗。
领土不完整。他当即向“雅虎”网站发出电子邮件,
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2014 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7.D
8.C
9.C
10.D
19.D
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22.(10 分)(1)17、18 世纪,法国思想家们通过启蒙运动,传播自由平等思想。18 世
纪末,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保障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
(2)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坚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树立平等意识,学会平等待人。
23.(11 分)(1)鉴湖、三江闸、曹娥江大闸等;(2)勇于创新,科学治水;发扬艰苦
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3)理由:水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日常生活中人们
循环用水意识比较淡薄。循环用水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设计的选择题只要紧扣“循环用水”这一主题,选择项尽可能全面即可。
例:你常会用淘米水洗碗洗菜或浇灌花草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5.(14 分)(1)本小题回答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答出以下任一答案即可。
答案一:这是民族之痛。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
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答案二:这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
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他们开始寻
求新的强国之路。
(2)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
无法得到保障。l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抗
日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发出了上述誓言。
(3)增强责任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
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