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河北保定徐水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0.5 分,共 10 分)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
【答案】√
【解析】略。
2.政府在公共管理中要更多地发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作用。(
)
【答案】√
【解析】我国政府职能重心由政治统治转向公共管理,管理方式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
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3.我国的民主党派属于在野党。(
)
【答案】×
【解析】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
党,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也不是在野党。
4.认清我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
【答案】√
【解析】略。
5.今年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爆发 80 周年。(
)
【答案】√
【解析】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6.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答案】√
【解析】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
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
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答案】√
【解析】略。
8.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答案】×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9.“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重要主张。
【答案】√
【解析】略。
10.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
径。
【答案】×
【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11.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墼的教育。(易错)
【答案】√
【解析】略。
12.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就失去了职业自由。
【答案】×
【解析】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是职业自由获得的重要前提。
13.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
的特点。(
)
【答案】√
【解析】略。
14.教师的良心修养仅仅是教育理想单方面的修养。(
)
【答案】×
【解析】教师的良心修养的重要内容应当是社会理想、教育理想和教育信仰等方面的综
合修养,而不仅仅是教育理想单方面的修养。
15.教案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答案】√
【解析】课时计划(教案)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16.师德规范体系是由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组成的。(
)
【答案】×
【解析】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三个领域。师德规范体系是
由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
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
系。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
校的总体系。(常考)(
)
【答案】√
【解析】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伞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
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是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
本手段(易错)(
)
【答案】×
【解析】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
他学科教学。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
高教育质量受良好义务教育。
【答案】√
【解析】略。
20.课程资源筛选过程中的优先性原则是指课程的特殊情况。
【答案】×
【解析】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考虑特定学生的具体特殊情况指的是课
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适应性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
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6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
2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坚持“老虎…‘苍蝇”
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指出: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违法案件,又切实
解决(
)
A.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
B.侵占群众利益问题
C.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D.人品修养问题
【答案】C
【解析】略。
22.我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其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它的性质是一场新的伟
大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3.下列行为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A.员工要求公司老板发放交通费
B.工人要求工厂加工资
C.群众要求电视台报道生态环境恶化现象
D.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答案】D
【解析】略。
24.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
)
A.法律部门
B.上级机关
C.部门领导
D.法定作者
【答案】D
【解析】略。
25.某单位制发公文,王局长签发后,办公室李主任发现其中有错,于是修改后印制,
该实例的错误是(
)
A.违反分层签发的原则
B.违反合理分工的原则
C.违反先核后发的原则
D.违反党政分工的原则
【答案】C
【解析】公文必须“先核后签”。需审核的公文必须审核完毕后再签发,而不得先签发
再审核,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文有效。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B
【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
A.外部性
B.内部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答案】A
【解析】略。
28.法律的权威源自(
)
A.依宪执政
B.科学立法
C.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D.司法公正
【答案】C
【解析】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9.丝绸之路以古长安为起点,西至古城(
)
A.开罗
B.雅典
C.罗马
D.君士坦丁堡
【答案】C
【解析】略。
30.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答案】D
【解析】延安时期,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正确的哲学基础。
31.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32.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刺激消费者的购买
欲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以下供给侧改革发挥作用的传导途径,正确的是(
)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B.生产消费的水平——发挥供给单向拉动作用——促进生产发展
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同步富裕
D_消费是生产的动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答案】A
【解析】略。
33.商业利润来源于(
)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销售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答案】D
【解析】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
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
34.要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萤要内容,促进良好道
德风尚与(
)的进一步形成。
A.和谐社会
B.和谐氛围
C.和谐人际关系
D.和谐发展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