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考研心理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考研心理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1.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分支学科是()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解析:此题是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考查,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 调,也就是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因此答案是 C。 2.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A. 认知、情感、行为 B.感觉、知觉、行为 C. 情感、意志、行为 D.认知、情感、意志 解析:此题考查了考生对心理现象的理解,行为不属于心理过程,因此答案选 D。 3.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 A. 脊髓 B.大脑 C.丘脑 D.小脑 解析:此题考查了脊髓的主要作用,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 缩手反射等。因此选 A。 4. 一位中风患者的右侧肢体瘫痪,其大脑皮层左半球的病变区域位于() A. 额叶 B. 顶叶 C. 颞叶 D. 枕叶 解析:此题考查了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位置是在额叶,因此选 A。 5.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注意的是( ) A. 警戒作业 B. 双作业操作 C. 双耳分听 D. 负启动 解析:此题考查了注意的品质之一——注意的持续性,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 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 因此选 A。 17.小莉活泼好动,热情大方,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但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 差。由此可以判断她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解析:此题考查了气质的类型特点,小莉表现出的特点符合多血质的特征,因此答案选 A。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生反抗心理原因的是:() A 自我意识高涨 B 独立意识增强 C 勤奋感与自卑感冲突 D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解析:此题考查了初中生出现反抗心理的原因,有三个:1、自我意识高涨;2、独立意 识增强;3、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因此答案是 C。 39. 衡量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是:( A 视敏度 B 视速度 C 临界闪烁频率 D 最大闪烁频率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普心中的感觉一章中的基本概念的记忆。 容易错选的选项:A 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题干中强调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的 C) 分辨能力,临界闪烁频率表明了视觉系统分辨实践能力的极限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p108 页 课本原话。 54.从心理测量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B ) A、兴趣测验 B、创造力测验 C、态度测验 D、投射测验 解析:本题是对于中国古代的心理与测量技术的考察 详见《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版本,p24 页,课本原话。
60.由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收集幼儿智力测验信度资料的最佳方法是(C) A、再测法 B、复本法 C、分半法 D、方差分析法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信度的估计方法的掌握,属于对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过程。 容易错选的选项:A、B 题干中所说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所以不可以使用再测,再测信度指的是对同一批被试, 再一次施测。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但是这个平行测验很难构造。 67 动觉感受路分布的部位有(BCD) A 班规管 B 关节 C 肌健 D 肌肉 解析:本题考察感觉这一章节中,内部感觉的相关知识点。 详见《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p123 页,课本原话。 71 下列学习与教学方式中,不属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有() A 精境学习 B 接受学习 C 个别化教学 D 支架式教学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于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的观点的掌握。 73 无觉察知觉存在的证据主要来自(ABCD) A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于知觉章节中典型实验的掌握,所以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心理学中 Stroop 启动实验 B 实验性分离实验 C 盲视研究 D 单侧忽视研究 重要的实验。 74 概化理论采用方差分析法分节测量数据的总体方差,通常把数据总方差分解为(ABC) A 目标主效应方差 B 测量侧面效应方差 C 各种交互效应方差 D 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的 方差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于概化理论的掌握,属于对重要知识点的熟记层面。 详见《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版本,p342 页,课本原话。 简答题 76、艾宾浩斯以自己的为被试,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对遗忘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 据此回答一下问题: (1)实验使用材料是什么? (2)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什么? (3)用简单图画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答:(1)使用的材料:无意义音节,即:由若干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 即不是词的音。 (2)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两次学习所用的时间和诵读次数的差异。 (3)
(4)艾宾浩斯用实验证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最初进展得很快, 以后逐渐缓慢。(勤思考研强化班讲义 p26,勤思考研必胜习题库 p90 简答题 1:简述艾宾 浩斯的遗忘曲线)。 77、简述内部言语的含义及特点。 答: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 生的。内部语言虽然不是直接用来和别人交际,但它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 内部语言的特点是:(1)隐蔽性。内部语言是一种不出声的语言,它以语音的隐蔽性 为特点。当我们在头脑中思考某种行动计划或希望调节自己行为时,我们就是用这种不出声 的内部语言。(2)简略性。内部语言比对话语言更简略,这和它执行的功能有关。内部语 言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此常常以十分简略、概 括的形式出现。在内部语言中,句子的大量成分常常被忽略,如只保留主语和谓语。他可以 用一个词或词组来代表一系列完整的陈述。(勤'思考研强化班讲义 p33,勤思考研必胜习 题库 p111 简答题 3:简述言语的种类和特点)。 78、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1)文化传递和行为发展功能。儿童在扬弃成人文化和创造自己新文化的同时, 会形成他们自己的群体文化,并逐代传递。 (2)认知发展功能。维果茨基指出认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际交流的结果。皮亚杰 指出,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情绪发展功能。同伴关系是满足儿童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亲密感 和归属感的重要源泉。良好的同伴关系能给儿童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出 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 (4)人格发展功能。在与同伴的交往碰撞中,个体学会了肯定自我、反省自我、发展 健康的自我概念,习得新角色、新技能、新行为,逐渐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勤思考研强化 班讲义 p84)。 79、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1、准备阶段:确定目的与制订计划 (1)确定测验目的。首先选择测验对象,其次明确测验用途,是要对被试做描述,还
是做诊断,或是选拔和预测,然后分析测验目标,将目标转换成可操作的术语,即将目标具 体化。 (2)拟定编制计划。实际就是编制测验的蓝图,通常是一张双向细目表,指出测验所 包含的内容和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个内容和技能的相对重视程度。 2、正式编制阶段:产生测题以及预测与合成测验。 (1)产生测题。包括收集有关资料,资料要丰富,有普遍性;选择测题形式,是纸笔 测验还操作测验;编写并修订测题,包括写出、编辑、预试和修改等过程,在获得一个令人 满意的测题之前,这些步骤是不断重复的。 (2)预测与合成测验。要做以下几项工作:预测和复核,实际就是进行项目分析;再 测和复核,选取来自同一总体的另一样本再测一次,并根据其结果进行第二次项目分析,看 两次结果是否一致;项目选择和编排,选出性能优良的题目加以适当的编排,组合成测验; 等值副本的编造。 3、完善阶段:将测验使用标准化与编制使用说明。 (1)测验使用的标准化。包括测验内容标准化、测试过程的标准化、评分计分标准化 和分数解释标准化。测试过程包括指导语的要求和时间限制。 (2)测验的使用说明。包括鉴定测验的基本特征和编写测验指导手册。(勤思考研强 化班讲义 p201,勤思考研必胜习题库 p567 简答 1 原题)。 80、研究者欲研究某城市居民环境保护的动机类型(A 因素:短暂类型,长远动机)和 环保行为(B 因素:宣传、批评、治理)对所在社区环境的影响,研究者采用组间设计,每 种处理方式下研究了 10 位成年居民。下面尚未填写完毕的研究结果的方差分析表,请给出 方差分析表中①②③④⑤对应的数值。 答:①=988 ②=2 ③=54 ④=10 ⑤=28 论述题 8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发现智商高的人在婚姻关系、子女养育、职场适应等 方面并不一定成功,请根据萨洛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观点加以分析和阐述。 答:(1)智力是一种一般的心理能力,与其他事物一样,包含推理、计划、问题解决、 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 ( 2 ) 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 ,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萨 洛 维 和 梅 耶 首 次 把 情 绪 智 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从人类的智慧中离析出来,并把它界定为人的社会智能的一 种类型。情绪智力与加德纳的多种智力理论中的社交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它们就是情绪智力的前身。 理论观点:梅耶和沙洛维(Mayer & Salovey,1997)对情绪智力的内容与结构进行 了修订,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四个主要成分:
①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②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③理解 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④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这一定义反映了情感在智力功能中起积极作用的新观点,即情感可以使思维更聪明,人 们也可以聪明地思考他们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3)题干中的智商高的人在婚姻关系、子女养育、职场适应等方面不一定成功,此处 的智商指的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 能力,这种智商高并不代表是情绪智力高,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智商高但是人际关系处理中能 力不强的现象。 82、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原理来培养和塑造儿童 的良好应为。 答:斯金纳认为,除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外,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操 作条件反射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 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 (1)在斯金纳看来,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即得不到强化的行 为是易于消退的。如果儿童长时间地哭闹、发脾气,父母对这些行为可以采取"冷处理",不 予理睬,直到他停止胡闹,久而久之,儿童就不会那么做了,这就是消退。 (3)斯金纳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教育者要及时 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 其作用都是增加反应的概率。积极强化是一种刺激的加入或增强导致了特定行为出现概率提 高的过程;消极强化是一种刺激的排除或减弱导致了特定行为出现概率提高的过程。举例: 如果儿童按时完成作业,就奖励他饭后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这属于正强化;如果儿童按时 完成作业,父母就减少他 10 分钟练琴的时间(假设该儿童不喜欢练琴),这属于负强化。 (勤思考研强化班讲义 p104)。 83、人们发现大脑两个半球对情绪性信息的加工是不对称的,在脑功能指标上存在着偏 侧现象。有两个理论对此加以解释:半球优势假说认为,只有右半球负责对情绪的加工;效 价假说认为不同效价的情绪是有不同的大脑半球进行加工的,右半球主要加工消极情绪,左 半球主要加工积极情绪。 (1)请设计一个混合实验验证这两种假说,并简要说明需控制哪些主要额外变量。 (2)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支持半球优势假说? (3)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支持效价假说? 答:(1)实验采用 2(被试类型)×2(刺激类型)混合设计。 实验包括两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包含两个水平。被试间变量为被试类型,包括两个水 平,接受左侧视野呈现刺激的被试与接受右侧视野呈现刺激的被试。被试内变量为刺激类型, 包括三个水平,愉快刺激、厌恶刺激与中性刺激。 因变量:图片再认的成绩。 控制变量:被试的情绪状况;被试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年龄,性别,学历水平,健康状 况);刺激材料的相互影响;材料呈现的顺序;被试:被试分为实验组 A(左侧视野呈现刺 激)与实验组 B(右侧视野呈现刺激)各 10 名。20 名健康大学生,男 10 名,女 10 名。年 龄在 18-30 岁之间,都为右利手。 材料:情绪图片库选取美丽的风景画 40 张作为愉快刺激,选取交通事故现场图片 40 张厌恶刺激,中性刺激为模糊图形。 器材:刺激呈现的计算机一台。 程序:给实验组 A 呈现左侧视野呈现三类情绪刺激(愉快/厌恶/模糊),要求被试再认
图片,考察被试对刺激反应的差异。给实验组 B 呈现左侧视野呈现三类情绪刺激(愉快/厌 恶/模糊),要求被试再认图片,考察被试对刺激反应的差异。 (2)如果实验结果发现,不管是积极图片,还是消极图片,右侧呈现刺激时(实验组 B),被试的再认成绩与中性刺激有显著差异,而左侧呈现(实验组 A)情绪图片对三类图 片的再认都没有影响,就支持了效价假说,表明只有右半球负责情绪加工。 (3)如果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 A(左侧呈现)呈现愉快图片时,再认成绩与中性有 显著差异,而厌恶图片没有影响;而对实验组 B 呈现厌恶图片时,再认与中性图片的再认有 显著差异,而愉快图片没有影响,那就支持了效价假说,说明不同半球负责不同效价的情绪。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