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电子设计竞赛》
设计总结报告
参赛作品编号:
设计题目及编号: 无线充电小车 ( B 题 )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与班级: 机械工程 2016-7
组长姓名: 学 号: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与班级: 机械工程 2016-1
组员姓名: 学 号: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与班级: 机械工程 2016-7
组员姓名: 学 号:
作品完成时间: 2018 年 3 月 24 日
评阅教师: 成 绩: 日 期:
目录
正文 .................................................................................................................................................. 1
一.
课题任务 ........................................................................................................................... 1
1.任务....................................................................................................................................... 1
2.要求 ..................................................................................................................................... 1
3.说明 ..................................................................................................................................... 1
二.方案比较与选择 ....................................................................................................................... 2
1.1 主控板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 2
1.2 无线充电模块的选择 ....................................................................................................... 2
1.3 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 2
1.3.1 无线接收端模块的选择 ......................................................................................... 2
1.3.2 无线接收端的整流电路选择 ................................................................................. 3
1.4 电动车小车运动的能量存储与控制方案论证 ............................................................... 3
1.4.1 小车储能元件的选择 ............................................................................................. 3
1.4.2 小车运动控制电路的选择 ..................................................................................... 3
1.4 电机驱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 4
三.电路设计 ..................................................................................................................................... 5
3.1 无线发送端原理图 ............................................................................................................. 5
3.2 无线发送端 PCB ................................................................................................................. 5
3.无线接收端原理图 ................................................................................................................ 6
3.4 无线接收端 PCB ................................................................................................................. 6
3.5 继电器原理图 ..................................................................................................................... 6
3.6 继电器 PCB ......................................................................................................................... 7
四.程序设计 ..................................................................................................................................... 7
五.测试方案 ..................................................................................................................................... 8
1. 硬件测试 : ............................................................................................................... 8
2. 软件测试 : ............................................................................................................... 8
六. 系统调试 ................................................................................................................................... 8
七.数据测试与处理 ....................................................................................................................... 8
7.1 调试方案 ............................................................................................................................ 8
7.2 测试结果 ............................................................................................................................ 8
7.2.1 电容数量的测试 .................................................................................................... 8
7.2.2 发射端与接收端距离确定 .................................................................................... 9
7.2.3 斜坡角度确定 ........................................................................................................ 9
7.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9
八.总结........................................................................................................................................... 9
参考文献......................................................................................................................................... 11
附录: ............................................................................................................................................ 12
相关实物图 ..................................................................................................................... 12
正文
一. 课题任务
1.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充电电动车,包括无线充电装置一套。电动小车机械
部分可采用成品四轮玩具车改制。外形尺寸不大 30cmX26cm,高度重量不限。
2.要求
(1)制作一套无线充电装置,其发射器线圈放置在路面。发射器采用具有恒流
恒压模式自动切换的直流稳压电源供电,供电电压为 5V,供电电流不大于 1A。
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在小车底盘上。每次充电时间限定 1 分钟。 (10 分)
(2)制作一个无线充电电动车。电动车使用适当容量超级电容(法拉电容)储
能,经 DC-DC 变换给电动车供电。车上不得采用电池等其他储能供电器件。(10
分)
(3)充电 1 分钟后,当电动车检测到无线充电发射器停止充电时,立即自行启
动,向前水平直线行驶,直至能量耗尽,行驶距离不小 1m。 (20 分)
(4)充电 1 分钟后,电动车沿倾斜木工板路面直线爬坡行驶,路面长度不大于
1m,斜坡倾斜角度 θ 自定。综合多方因素设计,使电动车在每次充电 1 分钟
后,电动车爬升高度 h=lsinθ 最大。式中 l 为小车直线行驶的距离(50 分)
(5)其他。 (10 分)
(6)设计报告:(20 分)
3.说明
(1)DC-DC 变换建议采用 TI 公司 TPS63020 芯片。
(2)超级电容的容量可根据充电器在 1 分钟时间充入的电荷量及小车行驶所需
电流、时间和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
(3)行驶距离以小车后轮触地点为定位点。倾斜坡度 θ 自定。
(4)测试时,要求小车先充电、放电运行数次。保证测试时,小车无预先额外
储能。以保证测试公平性。正式测试允许运行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违规车
辆不予测试。
(5)无线充电电动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通过提高充、放电效率,减
轻车重,优化电机驱动,适当选取超级电容(法拉电容)容量及路面倾斜角度
θ 等,提高电动车的爬升高度。
(6)通过设置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 5V,最大输出电流为 1A,确保发射
器供电为 5V,电流不大于 1A。
(7)路面倾斜角度 θ 可以采用具有角度测量功能 APP(如“指南针”)的手
机,平放在斜坡上测量。
1
二.方案比较与选择
1.1 主控板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 : 采用由 ST(意法半导体)开发的一种高性能微控制器 ,此款单片机
功耗低,接口较多,内部外设较多,中断较多,操作比 51 系列单片机复杂,价
格稍贵,性能远大于 51 系列单片机,集成了新的 DSP 和 FPU 指令,168MHz 的高
速性能使得数字信号控制器应用和快速的产品开发达到了新的水平。提升控制算
法的执行速度和代码效率。
方案二 : 采用 ATMAL 公司的 STC89c52 单片机,价格低廉,应用普遍,操作
简单,但是外设端口较少,多适合于初学者。
方案三:采用 Arduino,它是一款便捷灵活、方便上手的开源硬件产品,具有丰
富的接口,有数字 I/O 口,模拟 I/O 口,同时支持 SPI,IIC,UART 串口通信。它
没有复杂的单片机底层代码,没有难懂的汇编,只是简单而实用的函数。而且具
有简便的编程环境 IDE,极大的自由度,可拓展性能非常高!
由于本赛题对单片机性能要求不是特别的高,我们选择比较容易操控的 Arduino,
便于简化程序设计。
1.2 无线充电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对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手机无线充电器进行改造,然后进行加
入单片机的控制,使得时间控制精度在 1min 以为,但因手机无线充电器体积较
大,要求输入的电压和电流的数值较大,所以在本设计中不适合。
方案二:采用无线充电模块,通过对其进行改造,与我们设计的充电小车
的接收端正好相匹配。输入端的充电电压电流要求均符合,然后再次基础上加
入 1min 控制电路的设计,这样便就可以完成对本设计中电动车的 1min 无线充
电了。
综上所述,采用方案二作为本设计的主要方案。
1.3 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1.3.1 无线接收端模块的选择
采用现在市面上最为流行的无线充电手机中的充电接收线圈,通过初步改
造然后自制能够跟无线充电发射端想匹配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模块。从而使得无
线充电的接收端的电源转化效率达到一个很高的百分比。
2
1.3.2 无线接收端的整流电路选择
方案一:运用倍压整流的方式对无线充电的接收端电源进行整流处理,倍
压整流的方式适合运用在一些需要高电压、小电流的地方,通过倍压整流能够
整流出高电压。
方案二:采用桥式整流的方式作为处理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电源整流处理方
式,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时对二极管半波整流的一种本质上的改进,同时桥式
整流在大多数电源电路里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对电压电流没有限制。
综上所述,采用方案二作为在本设计中的第一选择方案,方案二作为备选
方案。
1.4 电动车小车运动的能量存储与控制方案论证
1.4.1 小车储能元件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单个普通大容量电容进行组合在一起,然后将其安装在电动
小车上。因普通电容的容值较小,需要组合的数量较大,应用在本文所设计的
电动小车上是不适合的。
方案二:选用超级电容(法拉电容)作为电动小车的储能电路元件,该储
能元件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并且容量较普通电容容值大,
所以在设计时组合量少,体积重量小。
所以采用方案二作为本设计小车储能元件的主选方案。
1.4.2 小车运动控制电路的选择
方案一:直接利用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电压信号作为继电器的控制端输入信
号,当接收到磁场信号的时候,输入端通入高电平,继电器常开端口接通,继
电器对电容充电当磁场信号消失的时候,输入端接入低电平,继电器常闭端口
接通,电容开始对小车电机供电。
方案二:选用一个小型单片机进行定时一分钟的设计,因小车的充电过程
能量转化效率并不是很高,加用单片机会增加小车能量的损耗,同时单片机的
外围电路也会增加小车上面的空间。
综上所述,所以采用方案一作为主选方案,方案二作为备选方案。
3
1.4 电机驱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使用集成电机驱动芯片 L298N,该芯片采用桥式驱动电路,内部包
含四通道逻辑驱动电路,可以直接驱动两个直流电机,并且体积较小,需要接的
外部器件也比较小,因此板子可以做的比较小,方便在小车上安装与使用,但是
会有一定的损耗。
方案二:由于只要求小车直线前进,不需要驱动来控制小车运行方向与速度,
所以可以去掉驱动,输出直接连接电机,这样能够减小损耗,同时又能减重,综
上分析,采用方案二
1.6 小车选择
方案一:设计小车为四轮小车,小车采用四轮驱动,每一个车轮都由一个直
流电机控制。底盘为坚固的亚克力板,以防止小车变型;该小车优点在于抓地性
比较好,直线行驶过程中方向不易改变,但耗费电量速度较快,影响其爬坡能力。
图 1-4 四轮小车模型
方案二:设计小车车体为三轮小车,小车采用两轮驱动,两轮各用一个直流
电机执行,前轮为一万向轮。耗费电量速度慢,但方向容易改变,我们将万向轮
固定住,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
1.7 自动开关的选择
方案一:使用 PMOS 管 IRF9540 作为开关,优点在于基本没有损耗,经过
测试,IRF9540N 栅级电压不够,mos 管的 DS 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升高电压即
可,但充电小车无法达到其启动电压,IRF9540 做开关电路图如下所示
方案二:使用继电器作为控制开关,当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
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从而实现超级电容
充电的目的,当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超级电容开
始供电给电机,从而实现控制小车断电后自动前进的目的。
综上分析,采用方案二。
4
三.电路设计
无线充电发射端由震荡电路产生交流信号,经波形电路处理后,最后由功率放大
器将波形放大,形成交流电,发射端线圈以交流电推动而产生交流电磁场,电路
图如下所示 :
3.1 无线发送端原理图
3.2 无线发送端 PCB
5
3.无线接收端原理图
3.4 无线接收端 PCB
3.5 继电器原理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