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6 分)
1.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在校园周围植树
B.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
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
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A.
B.
C.
D.
将菜炒熟的过程中,分子热运动加剧,香味越来越浓
将活塞迅速压下时,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蘸了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
1Kg 的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汽油的热值
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小,导致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
5.下列四幅图中,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
)
A.
B.
C.
D.
铁轨下的路枕
推土机的土铲
破窗锤的锤头
篆刻刀的刀刃
6.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 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 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 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C.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 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8.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
B.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 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
D. 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9.下列四幅图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
B.
C.
D.
电动机
扬声器
话筒
电磁继电器
11.如下图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图象,将它们并连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 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 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D. 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12.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 3N 的飞
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 10m
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 12s 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 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
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 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 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 2.5W
D. 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 3W
二、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40 分)
13.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 微米=
﹣6 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
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
时
10
14.今年 5 月 21 日黎明时刻,在我国许多地方能观察到如图所示的“金环日食”天象,这是由于光沿
播,当月球运行至
环日食”,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
传
之间时,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金
现象.
15.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
此时应向
(2)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横梁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调节
旋动平衡螺母.
,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把金属块浸没在装有 50ml 水的量筒中,这时量筒中的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1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运动.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
水平方向做
(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
力计固定在长方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线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
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表面状况
压力/N
摩擦力/N
木块的速度/m/s
1
2
3
4
木块﹣﹣﹣﹣﹣﹣木
板
2.0
同上
同上
4.0
4.0
木块﹣﹣﹣﹣﹣砂纸 2.0
0.6
1.2
1.2
1.0
0.1
0.1
0.2
0.1
②分析
③分析
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Ⅱ
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Ⅲ
17.某同学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 2.5V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
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8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当它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最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7V,电流表的示数为 0.29A,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
W.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
18.如图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
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
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
实验次
数
1
2
3
4
接触面粗糙程度
物块重 G/N 物块上升的
较粗糙(木块﹣木板)2.0
同上
同上
2.0
5.0
较光滑(铁块﹣木板)5.0
高度 h/m
0.25
0.35
0.35
0.35
沿斜面的拉
力 F/N
物块移动的
距离 L/m
机械效率
1.2
1.4
3.5
3.1
0.80
0.80
0.80
0.80
52%
63%
63%
②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19.武汉市某小学的学生发明的电热课椅获得了国家专利.有一种电热课椅主要由坐垫和脚踏组成,它的
电路示意图如图.坐垫内的电热丝 R1、R2 的阻值分别为 260Ω、150Ω,脚踏内的电热丝 R3 的阻值为 400Ω.闭
合开关 S1,调节开关 S2,可以使脚踏分别处于“低温档”、“中温档”、“高温档”(不考虑温度的变化
对电阻的影响)
(1)该电热课椅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瓦?
(2)当脚踏处于中温档时,电热课椅在 10 秒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20.如图甲所示,我国“向阳红 09”母船正在进行投放“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试验,调控两根伸缩杆,使
“∩”形架绕固定在甲板上的转轴转动至图甲所示位置时停止,然后由固定在“∩”形架顶部的绞车通过
钢缆释放深潜器.
处在图甲所示位置的“∩”形架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 O 为支点的杠杆,OB 表示“∩”形架,CD 表示两根伸
缩杆,O 到 CD 的距离为 2m,OD、OE 的长度分别为 3m、6m.不考虑“∩”形架、两根伸缩杆和绞车的重力.
(1)请在图乙中画出投放深潜器时“∩”形架的动力和阻力示意图
(2)深潜器的质量为 25t,总体积为 24.5m3.在绞车缓慢向下释放深潜器至刚浸没的过程中,两根伸缩杆
的总拉力最多减少多少牛?
2012 年武汉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6 分)
1.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周围植树会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会增大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
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2.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
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
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解: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卡车的位置
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
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本选项错;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
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正
确.
故选 D.
点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
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3.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
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
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
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
解答: 解:
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
会后移;
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
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
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故选 C.
点评: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凹透镜,像将远离
透镜移动;若在凸透镜前放一凸透镜,像将靠近透镜移动.
4.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燃料的热值。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热值的定义是: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4)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
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解答: 解:A、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香味,这种现
象叫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香味散发得快.不合题意.
B、活塞迅速向下压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
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不合题意.
C、汽油的热值是 1kg 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符合题意.
D、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
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
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不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子扩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值的含义、水的比热容大的运用,都
是热学知识中常考的内容,要理解会运用.
5.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