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席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 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在这一制度下,政治权利的分配主要依据 A.才能的高低 B.血缘的远近 C.军功的大小 D.财产的多少 2.小明同学在北京旅游期间参观某一景点。讲解员是这样讲述的:这一景点曾是清朝某一 机构的办公场所,设置于雍正皇帝时期,它的设置,使皇权专制空前加强。这一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军机处 D.内阁 3.在鸦片战争发生 170 周年到来之际,某班围绕“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这一问 题展开热烈讨论。下面是同学们的一些看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林则徐销毁了英国人的鸦片 B.英国向中国传播近代思想文化 C.英国要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 D.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4.右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的发生标志着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C.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D.朝鲜战争爆发 5.民族区域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下面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B.是一项宗教制度 C.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6.达赖喇嘛长期从事分裂活动,是“藏独”势力的总代表。2010 年 2 月 19 日是,美国总统 奥巴马不顾中国强烈反对,会见达赖。美国总统这一举动 ①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②违背了 1972 年《中美上海公报》的精神 ③导致了中美断交 ④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以下对其表述错误的是 A.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产物 B.完全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是罗马成文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又可以以2/3的多数 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美国宪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 A.分权制衡的原则 C.民主共和的原则 B.人民主权的原则 D.中央集权的原则 9.右边是某同学在搜集到的两幅图片。根据图片所包 含的历史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同学正在学习的历史 知识是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巴黎公社的建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在一起工作 封面 10.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实力的增强,世界格局逐步发生变化, “苏美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反 映了 A.美苏仍牢牢控制着世界 B.苏联独霸世界局面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局面形成 D.世界多级化趋势出现 11、在小强同学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中,出现了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 “北约”④“华约”等一些概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小强同学研究的内容是 A.美苏关系的缓和 C.中苏关系的紧张 B.中美关系的恶化 D.“冷战”对峙的世界 12.我国古代有著名四大商业市镇,其中盛产瓷器并有“瓷都”之称的是
A.景德镇 B.佛山镇 C.汉口镇 D.朱仙镇 13.我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主要分布于 A.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B.上海、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地区 14.下面是“1958—1961 年全国主要农产品量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农产品 产量总体上呈迅速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58 1959 1960 1961 粮食产量(万吨) 棉花产量(万吨) 油料产量(万吨) 糖料产量(万吨) 20000 17000 14350 14750 196.9 170.9 106.3 80.0 477.0 410.4 194.1 181.4 1563.1 1214.7 985.5 506.5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5.下面是同学们在探究中国近代服饰演变的问题时收集到的四张图片,其中人物的着装以 孙中山名字命名的是 A B C D 16.同学们在学完了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这一内容后,就其首先发生的领域 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回答是 A.工业领域 B.金融领域 C.农业领域 D.交通领域 17.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的政治经济危机,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 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属于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8.支撑“二战”后世界经贸和金融关系的三支柱不.包括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 19.毕升是我国古代一位平民科学家,他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的科 技成就中与其相关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20.戊戌变法期间,有人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该观点应属于 A.维新派 B.顽固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2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不. 包括 A.“一国两制” C.“两个凡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新华社 2010 年月 10 日消息:中国将在 2011 年发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 八号载人飞船,并实现两者对接,这将是中国把宇航员成功送上太空后,在航天领域又一 重要里程碑。下面属于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23.十分重视道德问题并提出“知识即美德”(“美德即知识”)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莎士比亚 C.普罗泰(塔)哥(格)拉 B.苏格拉底 D.马丁·路德 24.下面有关欧洲启蒙思想家及思想主张关联正确的是 A.伏尔泰——“天人感应” B.康德——“社会契约论” C.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D.卢梭——“君权神授” 25.小马在求职应聘时,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某公司发送了一份个人简历,不久就从自己的 电子信箱中收到来自该公司的面试通知。这一信息交流方式依托的技术设备是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 非选择题(共 3 小题,第 26 小题 18 分,第 27 题 16 分,第 28 题 16 分,计 50 分) 26.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两 场革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下面是某班同学制作的这两场革命相关内容的展板,请你补全其中空缺的部分。(8 分) 展板一: 辛 亥 革 命 1905 年, 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 命政党。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浪潮席卷全国。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 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 展板二: 新 民 主 主 义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依据国情,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是 。 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占领 ,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革 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命 这两次革命都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194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并通过。请同学们 阅读下面两段文献引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引文: 第一章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一章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言论、集会……各项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文: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请你根据引文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4 分) (2)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根据这一宪法的规定, 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 分) (3)这两部宪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27.高二(1)班历史学习小组准备办一期有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墙报,下面是他们在 准备过程中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① ② 材料二: 1750 年、1860 年和 1900 年 德国、美国、中国的制造业 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 量的份额,如右图示。
材料三: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 的方面,我们要发挥全球化有利于资本、知识、技 术、人才的流动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这是积极的 方面;同时要注意防止由于全球化造成的发达国家 掠夺或剥削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用……经济 上的优势制定一些不平等的规则来使得发展中国家 权益受到更大损害…… 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思危 回答下面问题: (1) 依据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写出①、②航线开辟者的名字。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新航路 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6 分) (2) 观察材料二中的柱状图,德国、美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份额呈现了怎 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和利与弊。(4 分) (4) 面对经济全球化,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2 分) 28.2010 年寒假,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文化采风”。开学初,同学们带回了 丰富的“采风”作业。其中一个惹眼的话题——“热乎乎的孔子”引起了师生们的好奇。 在新学期历史必修Ⅲ第一课学习中,老师引导同学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很快就梳理 整合了下面几份资料: 资料整合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均引自《论语》
资料整合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诵读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语录均出自《论语》。 资料整合三: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 资料整合四: 2010 年 2 月 25 日《人民日报》刊载了 傅谨的文章——“找回失落的‘孔子’”,并 附有漫画——“哪一个像我?”文章说:“从 正讨论得热闹但尚未出炉的电视剧《孔子》, 到春节热映的国产电影大片《孔子》,再到不 久前以孔子为主人公的越剧《大道行吟》,孔 子这一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一时间成为当代 文艺的热点人物。” 根据上述整合资料,回答下面一些问题: “哪一个像我?” (1) 祁明同学说:“整合一”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你认为“整合一”体现了孔子的 哪些思想?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西汉时获得了怎样的地位?(6 分) (2) 叶诚同学说:“整合二”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学经验。请你利用“整合二”的资料 和所学知识,介绍一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4 分) (3) 郭全同学问:既然孔子和他的思想很有影响,陈独秀为什么反对把代表儒家思想的 孔教定为国教?请结合“整合三”中李大钊的观点回答。(2 分) (4) 李丽同学问:从“整合四”可以看出,步入 2010 年,中国文艺界的视线齐集到孔 子身上,为什么呢?漫画“哪一个像我?”传递给我们一个信号——怎样看待孔子 及其思想。请你回答李丽同学的这两个问题。(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