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湖南娄底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
1.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那亘.______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②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______。
③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______,美不胜收。
④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______。
A.①gèn ②yú ③花团锦簇 ④轻歌曼舞
B.①gèng ②yǔ ③花团锦蔟 ④轻歌蔓舞
C.①gèn ②yǔ ③花团锦簇 ④轻歌蔓舞
D.①gèng ②yú ③花团锦蔟 ④轻歌曼舞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升空,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
天员各司其职....,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旅。
B.五一长假,天气晴好,同学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家乡周边的浮光掠影....令人陶
醉。
C.开学第一堂语文课,九(4)班新来的老师强聒不舍....,出众的口才征服了全班同学,
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D.1936 年 2 月,毛主席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
后,写下了栩栩如生....的经典之作《沁园春•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娄底“材料谷”拥有规模以上材料企业 247 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 1526 亿元左右。
B.阅读课堂不但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C.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优秀教师队伍的关键。
D.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一入夏季,各校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防溺水宣传活动。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
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礼记》、《周易》、《尚书》、《春秋》
合称“四书五经”。
C.大雨过后,云雾缭绕的九峰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见到如此美景,游客们不禁感叹道:
“多美啊,雨后的九峰山!”
D.从“雪游龙”到“雪如意”,再到“雪飞燕”“冰丝带”……等每一座冬奥场馆,都是
一处与众不同的景观。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树树海棠,枝枝红梅,在雨中绽开或红或粉的笑颜,细雨滋润后的锦官城,穿越千年
光阴而来,将春的信息写在枝头、湖畔,似乎在向踏春者招手。
②亭南,鹭雁飞掠,鸳鸯戏水,一壶清甜的暖茶入胃,即便不懂诗的人们,也会一不留
神滑入那些瑰丽多姿的唐诗意境。
③春日的雨,笼盖住湖边的桃红柳绿,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让这些花花草草在
雨中更加清脆欲滴。
④邀上三五好友,在湖畔寻一茶亭坐下,梨花枝头白,树下盖碗绿,真乃人生一大惬意
之事。
⑤在成都赏雨,真有诗和远方的感悟。
A.②⑤③①④
B.③②①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②④③⑤①
6.(10 分)填空。
( 1 )《 登 飞 来 峰 》 中 , 表 现 王 安 石 变 法 革 新 的 远 大 抱 负 和 大 无 畏 精 神 的 诗 句 是 :
“
,
。”
(2)《桃花源记》描绘的小农社会,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语句是:
“
,
。”
(3)鲁迅告别挚友,赴异域途中见到“日暮里”驿站名时,兴起了去国怀乡的览物之情,
这与崔颢《黄鹤楼》中“
?
”的感触与深情是一致的。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
”是苏轼的美好祝愿,熔古铸金,
堪称奇绝。
(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心有所乐而不知生活之窘的语句是:“
,
。”
7.(4 分)从下列三个语段中,找出你喜欢的一段,并说出你的理由(至少三点),不超 80
字。
①行者接水在手,念动真言,望那虎劈头一口喷上,退了妖术,解了虎气。长老(唐僧)
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一把搀住道:“悟空!你从那里来也?”沙僧侍立
左右,把那请行者降妖精,救公主,解虎气,并回朝上项事,备陈了一遍。三藏谢之不
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
第一。”行者笑道:“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紧箍咒),足感爱厚之情也。”
(吴承恩《西游记》第 31 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
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
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
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
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
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傅雷《傅雷家书》)
③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
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那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之许久,
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付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那里肯依,
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
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唐、多二人不觉暗暗点头。
(李汝珍《镜花缘》第 11 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8.口语交际。
九年级(1)班开展了“班干部与学习”的辩论主题活动,正方观点是“当班干
部不会影响学习”,反方观点是“当班干部会影响学习”。假如你是正方,请陈述至少一
条反驳的理由。
9.(4 分)请看如图,按要求作答。
(1)概述画面的内容。
(2)谈谈漫画的寓意。
二、阅读(60 分)
10.(17 分)文言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教然后/知困
D.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下澈.(清澈)
B.可.百许头(可以)
C.凄.神寒骨(凄凉)
D.佁然.不动(……的样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
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B.第①段开头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
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文章②③④三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对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渲染出
幽僻凄清的氛围。
D.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寓情于景,奇丽的小石潭风光中始终流淌着喜悦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永州山水的热爱。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小石潭本是永州一无名小潭,却因柳宗元诗情画意的笔调而闻名古今。结合全文说
说柳宗元描写山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11.(8 分)古诗类。
燕子来舟中作①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②。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①此诗为唐代宗大历五年(770 年)杜甫漂泊在潭州(今长沙)附近的湘江上所作。
②两度新:杜甫来到潭州已是第二个春天。
(1)请赏析颈联“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2)从形象描写和感情表达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的理解。
12.(9 分)说明类。
【材料一】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 4.8 万公里。在我国,特高
压是指交流 1000 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 800 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1000 千伏输电线路
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现有 500 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 4—5 倍,输电距离增加了 2—3 倍,
电阻损耗只有其 25%—40%,而且可节约线路走廊土地资源约 ,具有大容量、长距离、
低损耗、占地少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特高压已被列为国家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材料二】特高压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效益明显。与输煤输电相比,西部北部大型
煤电基地的电力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到网电价比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
低 0.06—0.13 元/千瓦时。从 2009 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投运至今,充分验证了特高压的
安全性,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
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另外,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噪声明显
低于 500 千伏输电工程。
【材料三】中国 76%的煤炭、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北部,80%的水能分布
在西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距离东中部电力需求中
心 1000 到 4000 公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
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自称“电工班班
长”的刘振亚亮出“高招”:建设“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电网。未来特高压的发展
将有良好的前景,对减少装机容量、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等起到明显效果。
【材料四】在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
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
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
碳转型。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
(贤集网、机电之家网,有删改)
(1)下列各句的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特高压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将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
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B.从 2009 年至今,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
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
C.我国存在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
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
D.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
“主动脉”,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2)①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特高压的特点。
②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我国特高压的发展前景。
13.(9 分)议论类。
让事业激励人才
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
实力。新春已至,许多行业在聚才引才兴才上出真招实招,为虎年的奋斗铆劲蓄力。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
事业而聚。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观照现实,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成就伟业更仰赖于大
批人才涌现。与此同时,人才成长也离不开事业所提供的舞台。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
相成、相互促进。
③事业是磁场,吸引汇聚人才。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往往拥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远大
的理想抱负,自觉将报效祖国与实现人生价值紧密联结在一起。伟大的事业具有强大吸
引力、感召力,让天下英才同向汇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愿景,吸引着朱光亚、钱学森、
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召唤黄大年等优秀科学家
坚定理想追求、矢志科技报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为发挥才智、绽放光彩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机遇,推动各类人才奔赴干事创业的星辰大海,成就了“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
贤”的气象。
④事业如沃土,孕育培养人才。人才如粒粒种子,事业似广袤沃土;种子离不开土壤,
向上生长需要悉心栽培。厚植事业发展的土壤,遍洒阳光雨露,才能更好助力人才成长。
“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众多科技领军人才;载人航天工程,
造就了大量专门人才。纵横的现代交通网络,震撼的大型基建工程……成就的背后,是
一批批优秀人才的接力奋斗、茁壮成长。如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正值人才
辈出、尽显其能的伟大时代。
⑤事业似熔炉,考验锻造人才。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干事创业往往意味着筚路蓝
缕、以启山林,也是淬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过程。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多少崇山峻岭需
要跋涉,有多少风险挑战需要攻克,有多少矛盾难题需要破解。艰苦创业的环境,磨砺
出无数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李保国不求名利、不畏辛劳,把科技成果和论文写
在太行山上;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回乡奉
献,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凡的征程、艰苦
的创业,历练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英才。
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