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福建华侨大学汉语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 9 小题,共 27 分)
1.六书(3 分)
2.本义、引申义(3 分)
3.粘、对(3 分)
4.反切(3 分)
5.汉语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3 分)
6.音位(3 分)
7.偏旁(3 分)
8.词类活用(3 分)
9.社会方言(3 分)
二、简答题(共 7 小题,共 62 分)
1.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8 分)。
2.比较下列例句,说明其中“谓之”和“谓”的具体作用及其异同(8 分)。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3.请标出下列近体诗的平仄,并说明其中句式对仗的联和整首诗的韵脚字。(平用“ー”,仄
用“丨”,请分别标注在相应字的正上方(10 分)。
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4.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9 分)。
5.普通话/a/音位的条件变体(10 分)。
6.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9 分)。
7.元音和辅音的区别(8 分)。
三、阅读论述题(共 5 小题,共 61 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如果有破读音者,请同时用汉语拼音标注破读音(解答须写
小题序号。13 分)。
(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4)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5)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6)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9)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10)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1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12)抑不知生之志……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
2.给下列短文加上标点,并将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不必抄写原文,可以在原文上直接标点。
标点 8 分,翻译 14 分,共 22 分)。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
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閼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
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
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
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
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
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与文言相比较,普通话语法有哪些特点?(8 分)
4.从符号学的角度论述句法、语义、语用的关系(9 分)。
5.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9 分)。